1934年10月,由于我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苏区因此进一步缩小,以至于到了危殆的地步,无奈之下中央只能下令全军战略转移。

我军这次转移是在仓促下被逼迫的决定,这也就致使了大军路上的军需到了异常短缺的程度。甚至大军一路行到了陕北,整个中央红军都要面临渡不过冬季的情况了,还好这时徐海东同志选择了将自己军队的军费借给了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国焘另立政府

在长征史上三军会师是一个重要的节点,而与张国焘来说却是他堕落的开始。当时汇合的三个方面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的总人数是约6万人,其中张国焘所带领的红四方面军就占了3.8万人。

见中央势弱,他的心便开始浮动,先是在与彭德怀司令会晤时耍小心眼,再是中央下令让他北上阻敌的时候,他选择了南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张国焘看来,北上固然对共产党解放军有利,可以为长征中的红军争取更多的时间,但这样的话,他就没办法取到苏联允诺的在河对岸的军事援助了。这份军事援助可谓是非常可观,据10月18日中央的电报中提到的,这份军事援助足足有“五百五十吨至六百吨”。

徐海东一心向党

毛主席带领的红军到了陕北时,就只剩下8000余人了。张国焘的决定,本就让毛主席处于被动状态,如今又听到下属来报,说军费只剩1000多大洋了,如果不想办法借钱,剩下的这些战士根本撑不过这个冬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事给了主席又一次沉重的打击,据后来毛主席的回忆说:当年他差点就要把这8000人的队伍打散,给安排去做地下工作去了。连一贯能打硬仗、能打苦战的毛主席当年都有这样的想法,可见这条长征路是真的难。

但好在在接到毛主席亲手写的借条后,徐海东直接就叫来了管军费的干部。干部统计了一下军里的军费后,告诉徐海东只有7000多大洋可用。冬天里军费本就紧缺,但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徐海东还是只留了2000多大洋,剩下的全划给了毛主席带领的军队,而且数量比毛主席借条里提到的数额还多了2500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雄不会被遗忘

徐海东的一颗红心,毛主席和党中央自然看在眼里记在心间,后来毛主席在公开场合都多次提到了徐海东为党和人民作出的巨大贡献。只是可惜的是后来徐海东同志,由于早年征战留下的伤痛,陆续养病了十五年之久,久未在人前出现。

群众的记忆是有限的,十五年足够人们对这个英雄陌生起来,但党和国家不会忘,凡是一切为国家为民族做过贡献的同志都不会被忘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在1955年新中国的授衔仪式上,徐海东将军获得了属于他的大将军军衔,以及闪闪发光的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军勋章。这次所有授衔的将军中他排名第二,仅次于素有“战神”美名的粟裕将军,这是党和国家赋予他的也是他应得的荣耀。

可能是看到了国家和人民没有忘了自己,想到新中国还需要自己,徐海东将军久病的身体竟然逐渐好转起来。身体一有起色,徐海东将军就迫不及待地向中央申请,希望重新参加组织工作,为党和国家发光发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央看在徐海东同志确实在逐渐好转的状态后,也自然没有辜负老同志的期望,安排了徐海东同志重新回到了岗位为人民服务。不仅如此,在后来的“九大”上,国家也郑重地邀请了徐海东同志出席,并且安排的是主席团的位置,据说还是主席亲自点的徐海东同志的名。

彼时,徐海东同志由于身体原因再次卧床。可即使如此,在大会工作人员来询问其是否还能到场时,徐海东同志还是激动万分地回答:“主席点我的名,就是死,我也要去!”大会开始前,会场的众人看着坐在轮椅上进场的徐海东同志无有不为之感到动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

1970年3月25日,为国为民为党奉献了一生的徐海东同志,与当日逝世于郑州死前他的愿望还是再见毛主席。

徐海东同志的一生都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国家是永远都会铭记,那些为国家为人民为中国共产党的英雄的。唯有铭记英雄,英雄才会在民族血脉中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