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以水代兵”的战斗范例不少,而尤以围绕着黄河的为多。

而在近代史中,发生在黄河上的最为令人震惊的“以水代兵”战例,还是要数在1938年前后,蒋介石下令炸毁黄河以求阻挡日寇的那一次战例。

时至如今,郑州市黄河花园口景区里,还留着一块写有“民国堵口合龙记事碑”的石碑、以及一块河南省政府在1997年所立的“黄河花园口决堤渡口记事碑”。

两块石碑一前一后,但不约而同地都在展示着那次震惊中外的“炸黄河”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8年6月,日寇逼近郑州,毫无战力的国民党望风而逃。

为了能够“挽回颜面”,蒋介石想出了“扒开炸毁黄河大堤”、以求“以水代兵”的计策——

然而,他自以为的“妙计”,却最终导致黄河决堤,洪水倒灌入豫皖苏三省数万公里的土地之上,致使高达八十九万同胞受难,更是让“花园口决堤”和“长沙大火”、“陪都防空隧道窒息”一起,并称为抗战期间的三大惨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就在惨案发生后不久,国民党中便有传言,称蒋介石当时下令炸毁黄河时,曾经亲眼在黄河当中看到“三条蛟龙翻滚不休”。

这一传言亦真亦幻,甚至还有人称,宋美龄的日记也同样记载了这一异状,这更让许多人都将信将疑。

多年以后,传闻中的宋美龄日记被公布于世,这一传说才似乎真正真相大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放“黄龙”

1938年5月底,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部接到了一个电话。

来电的人是位于前线作战指挥的待从室第一处主任林蔚,而接电话的,则是长官部的代参谋长。

面对林蔚对于作战计划的询问,代参谋长含糊其辞地东拉西扯了半天,终于说出了最近国民党内部高层正在商讨着的一件事情:如何放出“黄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龙”指的正是那条常年奔涌不息滚滚黄河,而彼时的国民党,也正面对着日寇的步步紧逼——

1938年4月,在台儿庄战役之后,日寇另择他路,计划集结了十多个师团、将近30余万兵力开始了对徐州地区的夹击,并分出数万兵力强渡黄河,试图沿陇海路向西进犯,严重威胁郑州及开封两城的安全。

为了阻拦日军,蒋介石匆匆乘飞机抵达了郑州第一战区指挥部当中,为国民党军队坐镇指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彼时率领日军侵袭徐州的,正是在战场上已经“大名鼎鼎”的土肥原贤二,而当时作为第一战区参谋长的程潜,更是因为手中有着十二万人马,而笑称:“吃也能把土肥原贤二吃掉!”

可笑又可惜的是,程潜信心满满,可是他手下的几个下级指挥官却是色厉内荏的草包,虽然身后有长官坐镇,远远看见日军气势汹汹而来,顿时吓得仓皇逃窜,兰封和商丘也因此先后失守。

随着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已经获得喘息之机的土肥原立即率兵向开封进攻,这也导致郑州越发变得岌岌可危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州,原是十省通衢之地,乃是中原腹地中连通南北的枢纽要道,对于整个中国都意义重大。

在有关豫东战役和黄河决堤的记载当中,连国民党内部曾经认为:“如河南省全部丢掉,则武汉与西安的保卫将更加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看日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已经逼近郑州,然而国民党军队却始终缺乏斗志,跟在蒋介石身旁的陈果夫提出了一个“以水代兵”的计谋:

原来,早在1932年,陈果夫就曾经组织过20万民工修缮治理过淮河,也因此见识到了河水的威力。

所以,早在台儿庄战役之后,陈果夫便私下给蒋介石写了一份详尽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