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清华园任教时的陈寅恪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并开办国学研究院,吴宓任主任。

国学研究院开办时,四大导师中的三位都大名鼎鼎:第一位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时年48岁);第二位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著述等身的梁启超(时年52岁);第三位是从哈佛大学回国的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时年33岁)。

四大导师中,最晚到校的是陈寅恪。陈寅恪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相比,既没有显赫的声望,又没有可以慑服人心的学位,但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力荐,并介绍说:“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接到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年仅36岁。后来,他与梁启超、王国维被称为“清华三巨头”。

陈寅恪,字鹤寿,江西省义宁州(今修水县)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其祖父为清末著名维新派骨干陈宝箴,其父亲是“清末四公子”之一的陈三立(其他三位是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谭嗣同、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吴保初、福建巡抚丁日昌之子丁惠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7年,陈和助手黄萱(岭南大学医学院院长夫人)

陈寅恪出生时,祖母黄夫人以其生值寅年、为其取名寅恪(恪为辈份)。幼年时,陈寅恪就打下良好的国学基础,12岁就留学日本,青年时又游学欧美。陈寅恪治学面广,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进入清华校园后,得到吴宓的器重,被认为“最为学博识精”。

在当时的国学院,不论学生还是教授,凡是在文史方面有疑难问题的,都向他请教,且准能得到满意答复。陈寅恪因此被大家称为“活字典”、“活辞书”,在师生中享有“盖世奇才”、“教授的教授”、“太老师”等称誉。

陈寅恪的授课极受欢迎,他曾这样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陈寅恪每次授课,教室里都是学生云集,甚至许多知名教授都去听课。如研究院主任吴宓风雨无阻、堂堂必到;其他如朱自清等水准很高的教授,北大的德国汉学家钢和泰等都来听他的课。

哲学家冯友兰,当时任清华大学秘书长、文学院长,可每当陈寅恪上《中国哲学史》课时,他总是恭敬地陪着陈寅恪从教员休息室走出来,然后静静地坐在教室里听他讲课。

陈寅恪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前辈史学四大家”。

蒋介石败走台湾前夕,曾有一个“抢救学人计划”,意图将知名的文化人士带往台湾。当时,派往北京的专机接走的第一批有两家人,其一是胡适家,另一就是陈寅恪家。但陈寅恪最终选择留在了大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寅恪和妻子唐筼、三个女儿

解放后,陈寅恪在中山大学历史系任教授。其间,由于其板书歪歪扭扭,讲课吐字不清(夹杂方言音),有学生提出要更换老师。这时,系主任使出了一个绝招,从陈寅恪手上“骗”出毛主席的亲笔信,在同学中传阅;然后解释说,陈寅恪的视力只有0.2,不能强求他写非常工整的字,“连毛主席都尊重的老师,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尊重吗?”

当时,毛主席确实曾数次写信向陈寅恪求教。此事传出后,陈寅恪就成了人们口中的“中国史的活词典”,向其求教者一时间纷至沓来、门庭若市。但在1955年中科院的学部委员选举中,陈寅恪成为一个矛盾焦点。

据时任中科院负责人张稼夫回忆,尽管陈寅恪是这个学科的权威、却他一再申明不信仰马克思主义,“我们只好请示毛主席,毛主席批示:‘要选上’。这样,陈寅恪就进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学部委员会。”

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因心力衰竭,伴以肠梗阻、肠麻痹在自己家中去世。当时,全国政协为此发了讣告。而陈寅恪临终前,也将自己在广州藏书全数赠给中山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