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不仅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也是一年中许多植物结出美丽果实的时刻。在这个季节,自然界呈现出一幅丰收的景象,吸引了许多人去户外采摘果实。然而,并非所有野生果实都适宜食用。

在我国,尽管植物种类繁多,野生果实丰富多样,但大多数并不适合人类食用。一方面,某些野生果实的口感可能不佳;另一方面,还有许多果实含有毒素。误食这些果实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甚至需要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因此,正确识别野生果实至关重要,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在本期科普文章中,我将重点介绍四种在农村地区常见的野生果实。这些果实外观诱人,但实际上可能比砒霜还要危险。如果您在野外遇到它们,请务必保持警惕,切勿尝试食用。记住,安全第一,正确的知识可以保护我们的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桕果

乌桕是一种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分布的植物,它的足迹遍布我国的各个角落,尤其常见于开阔的田野、池塘边缘以及稀疏的树林之中。

这种植物的果实成熟期从八月持续到十一月,正值金秋时节,人们可以在这个时候欣赏到它那引人注目的果实。

乌桕的果实外观美观,内部的果肉呈现出类似蒜瓣的结构,与热带水果山竹有一定的相似性,这让不熟悉它的人可能会误以为它是可食用的。

然而,事实上,乌桕已被我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明确标记为有毒植物。它的整个植株都含有毒素,尤其是果实部分,毒性更为显著。

如果发生误食,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包括但不限于腹痛、腹泻、腹鸣、头晕、四肢及口唇麻木、耳鸣、心悸、面色苍白以及四肢厥冷等。因此,对于乌桕这一植物,我们应当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野鸦椿

野鸦椿是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植物,除了西北地区外,它在全国各地均有生长。这种植物偏好在山脚和山谷地带生长,通常与一些小型灌木相伴而生,呈散生状态,很少形成大面积的纯林。

在不同的地方,野鸦椿有着不同的俗称。例如,在四川,它被称为“鸡眼镜”,而在湖北则被称作“红椋”。至于其他地区的命名,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

野鸦椿的果实外观鲜艳,呈红色,内部含有几颗黑色的小种子,这与南方的另一种植物凤眼果在外观上有相似之处。然而,尽管凤眼果是可食用的,野鸦椿的果实却含有毒素,不宜食用。

误食野鸦椿果实可能导致一系列中毒症状,如恶心、头晕和腹泻。如果摄入量较大,还可能引起血压下降等严重问题。尽管如此,野鸦椿的根部却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是民间常用的一种中药材。在使用任何野生植物作为药材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疗人员,以确保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兜铃

马兜铃曾是我国广泛使用的中药材之一,以其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的药效而闻名,民间亦称之为“天仙藤”。然而,根据2020年最新发布的《我国药典(2020版)》,马兜铃已被正式除名,不再被收录其中。这一决定主要基于其强烈的肝肾毒性。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马兜铃的果实含有极高的毒性。误食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血、尿血及蛋白尿、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等。在最严重的情况下,可能还会出现吐血和脱水等症状。其毒性之强,甚至超过了砒霜。因此,强烈建议公众不要采摘或食用马兜铃果实。

在我国,马兜铃分布广泛,常见于海拔200至1500米的山谷、沟边、路旁阴湿处以及山坡灌丛中。即使在农村的乡间小路上,也有可能遇见这种植物。马兜铃的果实外形独特,类似小铃铛,易于辨认。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在野外遇到时避免误采误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蓖麻

蓖麻是一种在我国广泛分布的野生植物,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它的种植遍布全国多个地区。蓖麻的果实外观粗糙,布满尖刺,直观上并不吸引人食用。然而,它的种子外观却颇具迷惑性,类似于花生,但其颜色和表面花纹又使其看起来像某种坚果。这种外观上的误导性导致许多人误将其视为可食用的坚果。

不幸的是,蓖麻的毒性极强,其危害程度甚至可以与砒霜相提并论。成年人如果误食超过七粒蓖麻籽,就可能面临生命危险;而对于儿童来说,误食两粒就可能导致致命后果。因此,绝对不应该采摘或食用蓖麻籽。

除了蓖麻之外,还有其他几种农村常见的有毒野果,大家需要格外留意,以免误食。

我们鼓励大家在了解和学习的基础上,分享你所知道的其他常见有毒野果的信息。通过交流知识,我们可以共同提高对自然环境中潜在风险的认识,从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如果你有任何相关知识想要分享,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