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随着三大战役的胜利,接管南方城市、尽快稳定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成为了最为重要的工作。在这种背景下,我党成立了若干南下干部团,随军南下,参与到城市接管工作当中,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南下干部迅速投身祖国的各项建设,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也是当年南下干部团的一员,他的名字叫杨汇泉。解放战争末期,杨汇泉南下到达湖南,此后他留在湖南工作,官至湖南省副省长。不过,杨汇泉后来却被罢免了职务,在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呢?
杨汇泉出生于1932年,山东省平原县人,早年时期,杨汇泉主要在家乡一带求学,他不仅见证了日本侵略者侵犯自己的家乡,而且也见证了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在抗战胜利后第二年,也就是1946年,杨汇泉参加了革命工作,成为恩县的一名通讯员。
在恩县工作期间,杨汇泉参加了当地的土改复查以及动员群众参军参战等工作,积累了一定的革命经验。1949年,杨汇泉加入了我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8月,杨汇泉参加了南下干部团,随军前往湖南,此后杨汇泉便留在湖南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杨汇泉被分配到湖南南县,成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杨汇泉也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身祖国的各项建设,在基层的土地改革、剿匪反霸、减租退押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巩固了新生的政权。同时,杨汇泉也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为以后走上重要岗位奠定了基础。
杨汇泉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干部,1961年,他担任了桃源县委书记,当时刚刚经历了“大跃进”,国民经济非常困难,杨汇泉采用了“借田生产”的办法,把闲置的土地借给群众,帮助群众度过了那段困难时期。1962年,桃源县的粮食增产两亿多斤,不仅是湖南省增产最多的县,而且也是农业恢复速度最快的县,在这背后,杨汇泉功不可没,他也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1977年,杨汇泉担任了常德地委副书记,后又担任了行署专员,主抓常德的经济工作。期间,杨汇泉积极支持“包产到户”,坚定不移地推进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常德的农业与农村经济有了跨越式发展,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
1983年,中央开始加快干部年轻化的推进速度,51岁的杨汇泉被破例推举为“自学成才”者(当时杨汇泉自学取得大专文凭),经过全省市县委书记、县长以上干部不记名投票方式,推荐到省里,并被破格提拔为湖南省副省长。
其实,当年像杨汇泉这样被破格提拔的干部不少,这些干部都有个共同点,就是符合“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四化”标准,又在基层锻炼多年。杨汇泉担任副省长期间,主管财政、审计、金融保险、商业供销、物价等方面的工作,不过,仅仅六年之后,也就是1989年,57岁的杨汇泉就被罢免了职务,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1989年,湖南省召开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在会议期间,人大代表认为杨汇泉在清理整顿公司方面没有做好相关工作,并对相关事件负有领导责任,因此,经过人大代表投票,杨汇泉被罢免了副省长的职务。
被罢免职务后,杨汇泉又担任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务,继续发挥自己的长处,投身地方的经济建设。1998年,杨汇泉离职休养,晚年他热爱写作,发表了很多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