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武侠小说,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金庸和古龙老先生,他们二人代表了中国武侠小说的巅峰时期。
之后武侠小说开始逐渐走向衰退,取而代之的是网文界各种新奇设定的遍地开花。
新中国成立后,武打片的发展基本也遵循这个路径。
今天我们要讲的张彻导演就是当年武打片(又名功夫片)辉煌时代的其中一员。
他的故事又是什么样的呢?
张彻的导演情怀和当年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1924年出生的他正好赶上中国动荡不安的那段时间。
父亲是浙系军阀,财大势大。
家中在权力和金钱方面的巨大优势,让张彻有了更多的视角去接触认识当时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张彻在校期间曾经担任校文化运动委员,加上他本身就是学习的专业是政治。
刚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毕业,就被国民党看中,成了文化官员。
这件事的发生,其实有必然性。
张彻本身就是浙系军阀的代表,又在国民党的首都重庆读书。
自身出色的文化动员能力,正好是国民党本身就需要的。
抗日期间,张彻一直作为文化官员,活动在抗日战场上。
出色的文化活动能力被张道藩选中,前往上海做上海戏剧文化管理。
当年我党的革命方针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农村是我们的主场,国民党在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城市统治更加稳固。
张彻在上海从政期间,自学戏剧表演,大量接触了电影艺术,为日后电影拍摄的终生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民党退守台湾时,张彻也跟着一起前往台湾。
1947年,张彻和蒋经国交好,一路上升至上校职位。
受到蒋经国鼓励,开始埋头写作,创作剧本。
1949年,张彻创作的第一部电影《阿里山风云》正式上线,剧本、编曲、拍摄、导演都由张彻主导完成。
这部电影上映时间很巧妙,故事内容也非常有深意。
讲述在满清战争期间,朝廷为了分化汉族和番邦,采取了很多过激的手段。
一个名叫吴深的官员一直在当地进行调和,和朝廷背着干。
当时汉番之间矛盾很深,彻底决裂。
一对小情侣,正好分属两个不同的家族,身边人都用这人和道义逼迫他们分开,二人分道扬镳。
其中一人,重游故地,内心生出无限情感,回忆起那些年的点点滴滴,决定违背祖宗祖训,寻找爱情,重新和爱人复合。
这部电影上映后,取得了不俗的票房,也正式开启了台湾电影业的序幕。
那为什么张彻会被归为香港初代导演呢?从台湾到香港,这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时的香港文化产业非常发达,台湾自身较为落后,很多先进的拍摄技术都被香港本地掌握,困于一隅之地,无法进步。
1957年,张彻放弃在台湾打拼的一切,前往香港,从最基层的编剧做起,开始重新学习电影技术和剧本编写。
电影和剧本能火,就要切中观众的真实心理需求,知道观众到底想看什么?
过去几百年的时间里,在清王朝的领导下,我们被其他肆意侵略我们的列强称呼为东亚病夫。
纵观当时比较火的中国名人,除去学习西方技术和文化发家的“笔杆子”知识分子,就是我们国家本土的武术家最受众人爱戴。
比如叶问、黄飞鸿等等,人们希望能够打破东亚病夫的屈辱称号,这些有功夫在身的武术家就成了最好的寄托对象。
在这个心理基础之上,当时的香港报纸上连载的故事都是以武侠故事为主基调,主角大多具有复杂的血海深仇和爱国仇恨。
电影拍摄是以故事为基础的,张彻埋头苦写,写了整整9年,才开始知道电影《边城三侠》,拉开了香港功夫片的序幕。
后来的中国功夫电影导演受他影响很深,都带有他的拍摄风格。
有人形容张彻的功夫片和其他功夫片非常不一样。
他非常关注角色自身的人格魅力,打戏潇洒自如,彰显男性魅力和风采。
在众人的吹捧声中,张彻没有飘飘然,而是选择继续挖掘自己的拍摄内容。
开创了多个类型的功夫片。
香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当地生态环境鱼龙混杂,各色人物齐聚香港。
其中不乏有各种有魅力的人物活跃在各大舞台上。
张彻本人的生活经历非常丰富,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人物背后的心理感受。
他本人出身军阀,见惯了各种利益争斗和死亡。
在国民党任职期间接近过权力中心,做过大官,跌落过谷底,经历过失败。
桩桩件件早就将他的心态练习的非常成熟。
当一个地方的法律还不规范时,各种能人异士就会以强大的武力出现占据自己的一方天地。
张彻发现大家茶余饭后经常谈论的焦点就是黑社会那些权力斗争。
于是便指导拍摄了《十三太保》。
在香港一个村庄取景时,还因为拍摄内容太过血腥暴力,引起当地村民的集体抵制。
认为这种拍摄内容严重破坏了村里的声誉和形象。
拍摄受到小小的阻碍没什么,《十三太保》一上映,就成了当时人们街头巷尾谈论的话题。
这是张彻在过往单一的功夫片主角报仇雪恨。
人物光正伟的转型之作,将功夫片的视角从正常人进行正常的反抗转换过来。
《十三太保》的拍摄视角,将以往电影中暴力发生的场景进行了迁移,让人物在更真实的环境中生活。
报仇雪恨类的故事,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不怎么能接触到,而且主角想得到学功夫的机缘这件事普通人也基本没机会接触。
和上述故事切入点不同的是,电影的主角聚焦成坏人,他们游走在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哥哥角落。
普通人对于他们暴力行为的认识和印象,肯定比天上掉馅饼式的机缘更加好理解。
任何一部电影,只要有人先去吃螃蟹,开创新的题材和表达方式,就相当于解开人们思想上的一个束缚。
张彻在香港电影业就代表了这样一个形象。
无论是传统武侠片里的道义坚持,还是功夫片里的快意恩仇,都成了人们观察和表达的对象。
除去这两个经典的人物形象外,张彻还为香港电影中的女性角色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1968年,张彻拍摄了电影《金燕子》,讲述了一待女侠金燕子的故事。
故事中的金燕子不是崇拜武侠世界里的天真烂漫小师妹,而是潇洒自信,武功高强的大女主。
剧中的两位男主都非常崇拜金燕子,被她身上的机智和勇敢吸引。
小师弟是个典型的反派人物,自己身负血海深仇,到处杀人,将杀人凶手的身份栽赃给师姐金燕子,逼师姐现身。
香港电影中的大女主原型就是从金燕子身上体现出来的。
后来的各种电影、电视剧中,女性形象一直都是以大气、野心、聪明的形象出现。
这种女性意识的解放,张彻在56年前就做到了。
多年后的今天,内地女性形象彻底倒退,大女主成了口号里喊的一句空话。
导演们想蹭大女主的流量,但自身又认不清大女主的真实特点。
一味的把各种金手指和男人塞给女主,帮女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境。
近年香港电视剧中有一个出圈台词“回家生孩子去吧,职场不适合你。”女性的工作价值得到了最深刻的展现。
如果无法在职场上站稳脚跟,你就只能退居二线,回去当个围着老公和孩子转的人,背后反应的是对娇妻的不屑。
张彻先进的电影拍摄艺术,也有跟不上时代的时候。
60年代初,金庸武侠小说横空出世,挤占掉过往武侠小说作者的市场份额。
绮丽的幻想和各种神奇的武功秘籍,成了大众讨论的焦点。
张彻拍摄的功夫片已成过往,年事已高的他已经不再像过去一样有冲劲,但他还在尝试改革。
他购买了金庸武侠小说的版权,拍摄了几部电影,可惜市场反响并不好。
张彻拍摄金庸武侠的失败经验,给了后世改编导演一个失败的尝试,其他导演在吸取了张彻的教训后,开始发展出自己的特殊优势。
张彻的时代已经过去,他走向没落的同时。
他的弟子继承了他的电影精神和拍摄经验,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培养了下一代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