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达)1956年1月15日,牡丹江市长安街上鞭炮声震耳欲聋,红彤彤的纸炮屑随着寒风飞舞,洒满了白雪覆盖的街道。牡丹江市医药界享有盛誉的“巨无霸”药企“惠存厚”公私合营啦。鞭炮声中,“惠存厚”带着响彻东北总省的“东霸天”名号,和它在牡丹江及周边地区中药集散中心的地位,步入历史长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私合营图)

惠存厚

光绪十八年(1892年),河北省武安人房锦云在清代的宁古塔开设了“德庆福”药店,这是武安人在东北医药市场崛起的又一个里程碑。11年后,16岁胡殿元也从武安来到塔城“德庆福”,当了一名小学徒。

岁月流转,勤快懂事又聪明好学的胡殿元不断地汲取着“德庆福”的营养,不仅掌握了医药经营的精髓,更成为了一名精通中草药理、把脉开方的坐堂中医。时间又过了11年,武安药帮在东北药材稳固地取得了市场主导地位,胡殿元经过深思熟虑后终于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自立门户,出柜单干。

在1924年的吉日良辰中,惠存厚药店在鞭炮声中盛大开业。胡殿元的目光如炬,他发现了牡丹江车站周边日益增长的商机。1927年5月,挥师北上,将惠存厚药店的分号开在了现牡丹江市长安街上,展开了牡丹江二次创业的新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牡丹江市惠存厚简介)

牡丹江市长安街上的“惠存厚”,东家是胡殿元、杨子明、刘发兴和宋成之,聘任领东掌柜(总经理)为其效力,又从武安老家同会村招来很多店员为他打工,使宁安和牡丹江的生意都越来越好。

牡丹江“惠存厚”开业后,由于经营得法、获利颇丰,购销、资金周转及经营规模等方面的业绩很快就超过了宁安惠存厚总号。1928年10月,胡殿元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牡丹江分号提升为总号,而将宁安的总号变为分号。这一决策,不仅巩固了惠存厚在东三省医药界的地位,更开启了一段名震东三省大药店的医药传奇。

惠德正

在繁华永安街,有一座独特的二层洋楼,它不仅是市区第一栋楼房,也是药业界的地标。“惠存厚”三个大字镌刻在门楣之上,两侧对联“地道药材货真价实、公平交易童叟无欺”彰显着其诚信与品质。

“惠存厚”药店以“全、准、净、真”四大特点著称。它拥有超过700种中药,几乎覆盖所有常见药方。每味药的剂量都经过精确称量,确保无误。每味药材都经过精心挑选的真材实料,保证纯净无杂质和无假冒。

药店的员工穿着带有“惠”字领章的工作服,从早上7点工作到晚上9点,以热情专业的服务迎接顾客。闭店后,他们继续加工饮片,生产中成药,以确保药品的新鲜和药效。员工的待遇虽然不算优厚,但有稳定的保障,工资每年100元,三年一发,提供免费食宿。优秀的从业人员除可增加工资外,还激励一定的“身股”。

“惠存厚”的创始人胡殿元强调“和气生财”,制定了“质优、价廉、品种全、服务热情”的经营原则。店员们以热情的服务迎接顾客,即使药品缺货,也会尽力满足顾客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惠存厚宣传海报)

对于批发客户和大宗买主,药店提供专人陪同服务,以赢得好感,增加销量。药店的声望极高,员工在外提及“惠存厚”能得到良好的安排和招待。

药店的账款收回也非常人性化,赊销的药品在节日结账收款,对大客户可以延长赊销期或售完付款。

“惠存厚”在销售中恪守“不欺骗、不顶替”的信条,所有售出的饮片都附有说明书,详细介绍药品的性、味、归经、主治及煎服方法。这种细致入微的客户关怀,赢得了顾客的高度信任,许多人宁愿在“惠存厚”排队买药,也不愿意去其他药店。

丹东大商贾“老天祥”商号来牡丹江市投资20万元于惠存厚附近(原妇女儿童用品商店)开设药店,面对“老天祥”商号的竞争,“惠存厚”以其卓越的品质和服务,最终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就使对手败退。

“惠存厚”不仅在药品销售上有着卓越的表现,还曾作为牡丹江居民邮购信函的通讯网点,增强了其在药品寄邮方面的地位。药店的外销品种主要以地产药材和自行生产的中成药为主,如牛黄清心丸、苏合丸、红消梨膏等,以其优良的品质、稳定的疗效和精美的包装,远销至日本和朝鲜。

此外,“惠存厚”还有着一段光辉的红色历史,1935年2月,中共吉东临时特委机关从穆梭县迁至牡丹江市的“惠存厚”药店,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

厚基业

在20世纪东北沦陷期,牡丹江市成为省会后,“惠存厚”药店迎来了黄金发展期。药店规模和信誉度迅速提升,成为市内最大的药庄。创始人胡殿元精心设计了药店的组织架构,实行医售结合的经营模式,提供一站式健康服务。

到1936年,药店资本金达2000元,购入额和销售额分别达到15822.18元和22717.20元,开设了东一条路和仙洞(现林口县朱家镇)两个分号。1941年,药店在牡丹江市扩大营业面积,建立了市内第一座楼房,成为商业发展的里程碑。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实行经济统制政策,对中药行业造成巨大挑战。胡殿元妻子去世后,他选择告老还乡,将药店传给儿子胡贵堂,但实际上他仍通过股份制任命大掌柜刘之汉管理药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平洋战争时间节点)

刘之汉,药店老员工刘发明的儿子,从小对医药行业有深刻理解,在胡殿元的培养下成为大掌柜,带领药店在艰难时期稳步前行。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牡丹江市中药业迎来新机遇。“惠存厚”药店迅速发展,1946年在林口镇、穆棱县城、宁安县城、渤海镇等多个城镇设立分店。此时,因为有些地方被国民党占领,刘之汉派外柜到哈尔滨、图们、延吉等有限的货源地采购草药和中成药。刘之汉非常注意市场行情,一经发现市场短缺急需的药品,当即派人起身到外埠货源地采购。因为刘之汉的远见卓识和对市场行情的敏锐把握,使得药店在货源紧张的时期仍能保持稳定的药品供应。

1947年,牡丹江市推出支持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惠存厚”药店品种和药品质量稳居地区之首,总店从业人员达50人,营业面积近万平方米,分号增至6个。

刘之汉还在永安街开设“新华药房”,招揽新人,为药店注入活力。1949年,他资助建立“天德药栈”,这个栈以中药材批发为主,翟延瑞为掌柜(翟是宋成之的女婿),成立了牡丹江市第一个中药材批发中心,进一步巩固了药店在中药行业的地位。圈内人都称“惠存厚”为“东霸天”。

公私合营

1955年,胡贵堂作为“惠存厚”药店的东家,应牡丹江药材公司的邀请,带着家人从河北踏上了北去的列车,参与牡丹江市的公私合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京城镇惠存厚分号)

1956年1月15日,“惠存厚”并入牡丹江市公私合营国药总店。由于惠存厚”药店在牡丹江市群众中有一定的信誉,并在牡丹江市的邻县亦颇有声誉,集中并店后,取消了药店的名称,不仅使当地消费者因找不到自己信任的老药店而感到不满,也使好多外县顾主感到不满。。惠存厚药店合营后进行经济转体,商号可保留,充分利用其声望,为发挥中药事业做出努力,这显然是公私合营中的一个败笔。

公私合营后,存在32年之久的“惠存厚”药店彻底在牡丹江地区消失。4年后,武安著名药商胡殿元在河北老家武安县同会村寿终正寝。胡贵堂和刘之汉都留在合营后的牡丹江市药店内上班,以一般员工的身份工作退休。他们一直生活在牡丹江,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个东家一个掌柜,相继离世,葬于他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牡丹江市中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