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 星期日 晴

今收到李泽厚来信,评论第11期《读书》之文。

何新兄:

大作拜读,可惜原作未读,只能就君文谈谈了。

此文神采飞扬,文辞漂亮,出我意料。非常同意所说“中国青年没有玩世不恭的权力”。如果用过去说过的话,即我们还没有资格和条件搞“现代派”。因此我也就并不担心此派将有何巨大作用和影响,聊备一格,未尝不可,倒可作为历史现象看。当然,如过分吹捧,作为榜样,我是不赞成的。不知讨论会上情况如何?

电话仍要安装,主要是经费问题,鄙人并不阔,还是得靠所里解决。前已答应,但现在没钱。

周六去海南,下旬可返,搬家当在年底之前,期望暇日一叙。

来前请先函告,以便等候。匆匆,祝

好!

李泽厚十一、八(1985年)

李云:“我们还没有资格和条件搞‘现代派’。因此我也就并不担心此派将有何巨大作用和影响,聊备一格,未尝不可,倒可作为历史现象看。”

妙论!李见识高人一筹,非侪辈可及也。佩服!

他家装电话问题,明天当找小马再催一下电话局。一百来元安装费,又何足挂齿?

11月11日 星期一 晴

收到人民大学高放教授信。

  【关于文化学问题(高放)】

何新同志:

今天从理论信息报上读到介绍你的事迹后,很为感佩!你正在从事研究和创立的文化学,也是我近几年来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问题。

我认为在社会制度中,经、政、文鼎足三分,经济学早有建树,惟独文化学至今尚付阙如。1980年我在写《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未来》一书时,在经、政制度之外还想写一节“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探讨,可是有人向我提出:这个概念前人就未用过。

其实,我们的教育制度、出版制度等等岂不组成文化制度吗?最近我在选编一本《新兴科学辑览》,已约稿一百多篇,唯“文化学”一直约不到作者。希望你能抽空写一篇,哪怕是初步的构思也可先献给读者。好在只要三千字左右即可,望你在百忙中能够应允。先介绍一些国外的动态,再提出你的看法,可能更好。能开几本有关参考书更好。写好直寄本市张自忠路3号人大宿舍我收。祝

取得更大成就!

高放敬上 11/10

高是前辈,话说的太客气,不好意思。

【附注】高放(1927—2018),福州人。著名学者、政治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著有《高放文集》等。

11月12日 星期二 晴,暖

人民日报理论部张书林今来约稿(理论部),约我为理论版撰写一关于李泽厚书《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的评论,云是李本人的建议。

慨然诺之,投桃报李,应然之事也。

11月13日 星期二 晴,暖

奔忙一天,为儿子看病,所幸已烧退了。

明早须回以下电话:

1.胡办邱秘书

2.严某(政治学所)

3.胡静(三联)

4.杨润时(院办)

11月14日 星期四 晴,暖

上午去办公室,打一系列电话。

下午收到于光远办公室工作人员胡敬萍信,邀参加他们的每周茶话会。

没有熟人,不想去。

晚悦石来电话,告邓林、李文汉等邀明天去东方美术学会开会。

亦辞之。

百忙不如一闲好,百闲不如自由好。

【今日奇闻,有人捉到双头蛇】

10月29日,河南太康县朱品食品店职工郑明士捉到一条双头蛇。这条蛇全长七寸,身呈青色花纹,头粗1.5厘米,尾粗如细线绳。单尾,双头。两颗头大小相同,活动自如。爬行时,左边的头常叠在右边的头上。郑明士捉到双头蛇后,每天用肉和鸡蛋喂养。双头蛇生长良好。

而且无独有偶:

【双头蟒蛇】

美国佛罗里达州首府迈阿密市动物园新添了一条世界罕见的双头蟒蛇。这条才两个月的幼蟒见到老鼠就欢腾起来,立即昂起双头,两嘴齐张各捉一只吞食。(摘自《世界知识画报》第十期)

有趣。古之楚人孙叔敖幼年尝斩两头蛇。

11月15日 星期五 晴

一早张书林即来电。

上午去前海17号《文艺研究》送稿。

中午顺道转后海访栗宪亭。他已离开《美术》杂志,现在“中国美术报”。中午于栗家吃炸酱面后归。

  【关于日神的短文】

  何新:中国古岩画中的日神和酒神(生殖神)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将艺术分成日神与酒神两大类型。日神是庄严之神,而酒神是放荡之神。这两种神,中国古代都有。

酒神相当于春神,就是古书中所记载和民间风俗中所祭祀的社神、田神、高母(媒)之神——即生殖神。古代民俗中每年春季的社日、春神、迎春赛会,就是古风俗中向生殖神祈求丰年而举行的盛年大祭典,也是男女情会,“奔者不禁”的“放荡节日”。

但另一方面,许多证据表明,中国上古时代还曾广泛存在过崇拜太阳神、以太阳神为最高天神之原始宗教。(详说可参看拙著《诸神的起源》一书)。

(此文系应美术报栗君之约而写)

11月16日 星期六 晴 寒

上午撰评李泽厚书《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之稿。

《文汇报》又来电话要我的简历。但我一直没给。原因是我的简历,会令人感到很离奇荒谬。

大学没毕业,但是当过大学教员——事实如此,不好意思。

  【何新简历】

1949年9月生于浙江温州平阳(今苍南)。

1957年入北京香山慈佑院小学。

1968年初中毕业赴黑龙江友谊农场参加军垦兵团。

1977年考入黑龙江大庆(大专)师范,旋退学回到北京。

1980年应聘任中央财金学院汉语教师。

1981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至今。

主要著译作有《诸神的起源》、《培根随笔集》等多种及各类学术论文数十万字。

11月17日 星期日 晴

昨晚家中停电多时。

中午戢克非自哈尔滨来,共餐鸿宾楼,克非邀在他的刊物《学习与探索》讨论文化学。

下午去王府井书店,购新书15册。

11月18日 星期一 晴

下午张书林电话又催稿。答再修改一下即可寄去。

【《世界文学》(81/5)】

关于修辞的三种手段,劳·坡林《诗的声音与意义》中说:

“什么是象征?比喻和象征相互渗透,有时很难分辨。

但是一般说,意象意味着它说什么就是什么。比喻意味着它并非它所说的。象征则意味着它所要说的并非是它所说的(某种东西的内涵大于其本身)。”

例如:

那条狗在打滚——意象

那个狗东西在乱叫——比喻

老狗不玩新把戏——象征

An olddog cannot learn new tricks.

11月19日 星期二 晴

昨夜睡(11时)至2、3时,忽觉骤冷、骨节剧痛,腹部胀堵欲呕。起试体温,近38度。服止痛退热片后复睡下,大汗淋漓至晨。

今日白天周身倦怠痛。午食少许面条,下午腹部剧痛,呕吐——非感冒,盖食物中毒也,应以绝食待之。

乃多喝水。下午体温微降,37度3左右。

11月20日 星期三 晴

今日病稍痊,去办公室。

此次社科院职称评定,研究生院人事处言我调入时间短,研究生院是新单位编制紧,我之助理研究员职称属于上次(1984)遗留未决问题,仍应由原单位近代史所解决。乃给近代史所长余绳武写一信。

绳武所长:

关于我评助理研究员职称问题,1984年近代史所学术委员会评议后即因我工作发生调动而被搁置,至今未决。这个问题院里多位领导同志都曾过问,梅益秘书长也有批示。目前社科院又开始职称评定。我昨天请示有关方面,人事部门认为我的职称仍应作为上次遗留问题由近代史所解决。特报告,是否妥当,请示。

敬礼

何新 85年11月20日

【附注】余绳武(1926——2009),扬州人。1952年毕业於清华大学研究院。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11月21日 星期四 晴

上午自然科学史所博士生陈恒六来访。

我谈了近日所思考的几个观点:

(1)德国古典哲学,以思辨形而上学为本,在某种意义上是对近代英法经验主义的反动。

(2)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理性专制主义。

西方哲学演进的轨迹大致如下:

本体论→神本论→认识论→人性论→语言论

下午读Y(政治学所)关于政改文。读后给Y信:

(1)所谓公子接班不足忧。

可忧者:

a.公子接班后形成代代的世袭罔替,

b.衙内辈(不良少年)的政治接班,

(2)改良吏制可借鉴历史上的文官制度:

a选聘制,

b考成问责制,

c监察制,

d回避制

不正之风反映了吏制的腐败。

(3)满清八旗制度,公子可为恶少,但不能为官吏,所以贾宝玉作为贵公子,尚需为考功名而吃板子(满清八旗子弟也可以领钱粮,但不能任官)。

以回避制度、弹劾制度、丁忧制度等限制官吏,建立现代新文官制度有必要性。

11月22日 星期五 昨夜,小雨夹雪。晨阴,薄雾

拟撰文:《诗经》中的爱人为什么常被水隔开?(提纲)

——用文化人类学材料解释古典文学

(1)诗例:

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认为是文化人类学所说的族外性关系,族内两性隔离制度。旧说为族外婚,其实是个错误术语,没有婚姻制度的时代,性关系不能称为什么“婚”。

婚姻制度起源前——族内性禁忌,两性隔离,优势选择规律服从伦理规律。

于是而有禁忌礼的起源——“男女授受不亲”。

11月23日 星期六 晴

上午去院里。

下午见孙耕夫副秘书长、人事局张永春,关于此次学术职称评定事。

做人贵有三自:自信——自尊——自强。

11月24日 星期日 晴

下午拜访梅益秘书长。就上次职称事写一报告。告诫改脾气,少得罪人。

晚应约访苏某(马列所长)。

我谈到马克思有四个重要手稿:

1、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2、巴黎手稿1844,3、经济学手稿1857,4、人类学及历史手稿1879—1882。

中国人对后三个了解及研究甚少。所以中国人了解的并不是完整、全面的马克思,而是《反杜林论》和《联共党史》所解释的马克思主义。这种旧意识形态的核心围绕三大主题——阶级斗争,暴力革命,无产阶级专政。

现在党已宣布放弃阶级斗争。新生资产阶级(老板,企业家,资本家)作为新的社会力量也正在经济中崛起。暴力革命只能导致暴力循环。旧的意识形态已经不能应对当代以及未来激烈变革的日益复杂化的社会与世界。意识形态的改变不可避免。

苏氏一向以开明而知名,但闻我说似仍感震惊。

11月25日 星期一 晴

下午秘书长办公室来电话告,梅益秘书长已将我的报告批转近代史所长余绳武。

据王焱告,本期《读书》出版后,反响甚大。

11月26日 星期二 晴

上午去院办找杨润石,见到秘书长的批文。

“绳武同志:

关于何新的助研职称问题,我已提出我的意见,你想必看过,这件事迄今未能解决我感到意外,是否请你促成一下,以结果告我。

梅益二十五日。”

孙耕夫副秘书长也有批示:

绳武同志,请你们查查他上次登记过的表格,以便按梅益同志批示,请有关同志落实照办。

孙耕夫,11月25日

11月27日 星期三 晴

中午苏氏来电话,欲邀我到所里去讲一讲,婉拒之。

这类理论问题太敏感。

收到政治所Y氏的来信。

何新同志:

来信收到。回家后找您的电话号码怎么也找不到,打了几次电话到研究生院办公室,知道了编辑部电话,但编辑部均无人接,只能写信给您了。

去年年底开始,我国已开始起草国家公务员法,正式名称大概是国家行政工作人员法,我参加过讨论,起草这方面的法律,无非是为了解决大家都感到的那些混乱,包括您提出的许多问题。当然有的靠这一法律还解决不了问题,您最好要尽快把文章写出来,您的文章是很有影响力的。

最近我实在太忙,重庆召开地方政权建设讨论会,我也不能去。《首脑论》一书写了25万字。在写这封信前刚刚完稿。明天上午出版社来人到政治学所取稿子。(因为出版社要在年底发稿,12月1日交稿。)

下月20日前,我还要为光明日报出版社编一本书。然后再为一个人写的40余万字的书稿做修改审读事。

欢迎您来社会科学院这边时,顺便来政治学所或我家里,谈话比写文章要容易。

您能这么快写涉及这么广阔领域,而且发表后都有影响的文章,确实很不简单。等着读您的《诸神的起源》,《艺术现象的符号文化分析》和《古礼新探》等书。听到您这些书名,我觉得许多读者都会有兴趣。

另寄一份《西方文官制度介绍》复印稿,是根据一次文官制度研究班讲课整理的,顺祝健安。

11月27日

此信是对我21日信的回复。

11月28日 星期四 晴

邱秘书告知胡办新的电话:396321

下午意外地接到一来信。

何新同志:

您好!冒昧地给您写信,望能谅解。

从《理论信息报》上读到介绍您的文章,钦佩之极。

但我今天写信并不是想在学问上麻烦您,而只是想知道一个问题:您是不是我的小学同学?因为我在象鼻子中坑小学(现名春雨小学)读书时有个同班同学叫何新,而且还是同桌。

报纸上的照片不大清楚,但确实有点像。当然这很可能只是我的想像,那样的话您就不必回信了。如果您确是象小63年的毕业生,那么请您在百忙中给我写个条子,满足一下我的好奇心和虚荣心,行吗?谢谢!

我是北大法律系国际法专业博士研究生,我的通信处是:建外光华里29楼432号,电话,592341(传呼)

打扰了,再一次道歉并致谢!

梅小侃,85,11,24

梅是象鼻子中坑小学同学,其父是主持1947年东京大审判的中国大法官梅汝璈。

少年时代,我乃一顽劣少年,因过于顽劣,所以被老师安排坐在梅同桌,以便监督我。

梅当年乃优秀模范学生,待人冷若冰霜,除了上课几乎没有交集。

11月29日 星期五 晴

上午梅小侃来。回忆一些少年往事,令人喷饭。

梅益同志办公室来电话,问我调动文学所工作事已落实否。

人民大学学生会来人邀请,邀下周二去作一次演讲。允之。

《文艺研究》吴方来电话谈修改事,约他下周一来。

11月30日 星期六 晴

收到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新探索

——读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何新

新的中国古代思想史是较为难写的。不仅由于材料的浩瀚,而且由于许多材料的熟知性,更由于围绕着这种熟知的材料已有过那样多千篇一律基本雷同的议论。使得初入这个领域的人甚至可能觉得,这是一个已被前人探索穷尽的领域,后来者将很难在此找到别开生面的待开拓空间了。

但是,继《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之后,我们看到李泽厚又推出了他的新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联系他的其他几部专著——《批判哲学的批判》、《美的历程》,他的哲学似乎正在组成一个令人饶有兴味的思想环。在这部新著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在中国古代思想史领域中独辟蹊径的一条新的探索轨迹。

这本书中可注意的东西很多。但是这里只要提出两点。第一点是著作本书的主旨。李泽厚在后记中说: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流行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要求彻底打碎传统,全盘输入西方文化以改造民族。另一种意见希望在打碎中有所保存和继承。

李泽厚的这本书在某种意义上正是针对这场争论而作出的回答。他着眼的既不是繁琐的材料考据,也不是为了论证某种先验的理论框架而剪裁和评定历史。他的目的是要探索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试图“科学地把握和描述这一现象”,以解答中国文明这个独特的历史之谜——一个“世罕其匹、如此巨大的时空实体”,何以能如此长久地生存延续到今日。

在本书的写法上,作者突破了旧式那种僵化的教条主义二分法的框架。他没有去辩析孔子、孟子、老子或禅学的哲学本体是物还是心,以便据此简单地贴上一个“进步的”或“反动的”标签。相反,他所着眼的是这些思想形态所曾生存的活生生的历史空间,那种“文化场”——“作为理性凝聚和积淀的伦理、审美遗产”。而对于这种遗产的评价,他清楚地意识到这里可能常常会发生“历史主义与伦理主义的二律背反”。所以在面对每个具体人物,每一种具体的思想遗产,他都努力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态度,而力避简单化和教化主义。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本书何以会对一些似乎已有“定”论的人物和问题,提出一种与前人截然不同的见解和评价。例如对于孟子的“存心养性集义致气”的学说,前人多以为这是唯心主义的本体论而一棍子打死。但李书则指出,在孟子的这种学说中,高扬了作为道德人格主体的独立精神。它构成古代中华民族特别是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这种理想和道德人格并不是宗教性的精神,而是具有神美性灼灼光华的现实品格”。“孟子由于强调自律,从而极大地突出了个体的人格价值及其所负的道德责任和历史使命。”这种精神后来发展成为古代儒学中所谓“内圣之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精神遗产。对孟子的这种评价,可谓独标卓识。在经过十年动乱,我们民族正面临着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读来颇有振聋发聩之感。

除此之外,李泽厚对庄禅哲学中“瞬间永恒”审美状态的深刻分析,以宋明理学与康德哲学的主体价值观所作的结构比较,边读边思,其议论之新颖和对于人们思考的启发性,都令人叹为观止。

黑格尔曾经说过:智慧之神的猫头鹰只有在文明的暮色中才开始起飞。一百多年了,古老的东方文明一直处在与另一种异质的文明——西方文化的冲突和相互作用之中。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现代化事业,就其意义之伟大来说,也许可以预测,终将导致一种既不同于古典传统,但也绝不同于近现代西方文明的新文明的产生。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由于时代的纷扰,斗争的尖锐,现实任务的紧迫,使民族几乎没有时间和条件沉下来反思自身的历史和文化。而现在,历史终于给我们创造了这样做的文化氛围和条件。“认识你自己”——历史正在这样要求我们。毫无疑义,李泽厚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在这一方向上迈出了重要的、引人深思的一步。所以,这本书值得推荐给学术界和青年朋友认真读一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附录】

“学术界的一个奇人”

记中国社会科学院何新

《理论信息报》2015年11月出版

记者郭琰

何新是当今中国社会科学界的一位奇人,许多读过他的论文的人,都以为何新是一位根底深厚的老先生,其实他只有35岁。

以著述之快而论,自1980年以来,他几乎每年都有20万字左右的论文发表问世。而令人不可思议的,则是他所涉及的领域之广——从史学、经学、训诂学、中西哲学史、逻辑学、进化分类学、学、佛学直到写小说和文艺评论。有的好心人曾对他的“博”提出异议或告诫。但他们不知道,他在凡所涉猎的各个学科中,都绝非浮泛,而是时有创见。

钱学森同志在全国思维科学讨论会的致词中,曾引述何新的一篇论文(《新华文摘》第9期),而在一封信中,则称赞他的“历史概念集合”思想是“一个创造”,称他所构建的一种概念树为“何新树”。

钱钟书先生说何新的考据训诂“时发新谛,益智开窍”。古文字专家张颔老先生认为何新考证《周礼》中的诸“胥”是先秦“儒”的前身,为“发千古之复”,“极有可能”。

在即将出版的两篇论文中,何新对考古材料和文献史料作了新的解释,论证中国上古曾广泛存在崇拜太阳神的一神教。在另一篇论文中,则采用符号和结构层次分析的方法,重新考释了人所熟知的一组古代神话,其结论之新颖,令一些审稿专家感到惊异,并受到他们的好评。(文章将刊于《文学遗产》)。

他所译的《培根论人生》,以译笔优美而风行于青年读者中,自1982年出版以来,已重印多次,发行近百万册。他不久前写的一篇当代文艺评论,还未刊出,已在知情者中反响轰然。有人说他的观点很可能成为文学界今年“冬天的话题”(见《读书》第11期)。

他还尝试写过两、三篇小说,处女作曾在《丑小鸭》杂志上评得头奖。刘再复毫不掩讳地多次称他为“奇才”。而颇有幽默感的刘心武则说有必要取出何新的脑浆作化验,看看一个人的头脑怎么能吸收这么多东西。

据出版界的朋友说,何新今年一年就完成了三本书,约50万字。其中有一本名叫《诸神的起源》,是通过中国神话透视中国文化的专著。出版后料将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不同反响。另外一本是《艺术现象的符号——结构——文化分析》,观点也十分新颖。还有一本新译的《培根随笔集》,明年初就可与读者见面。

不久以前,记者对他作了一次采访。

问:何新,你认为你最专长的学科是什么?

答:无。

问:你为什么不走古人所说的专而深的道路,却跨涉这么大的学科范围?

答:博未必不可以深。关键在于驾驭的能力。现代条件下从事广义的文化学研究,不能不要求人具有多学科、综合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问:你明年准备搞什么问题?

答:计划写三本书。1.《辩证法理论的起源和历史》。试图澄清对“辩证法”这个古希腊名词,自黑格尔以来就一直存在的许多误解。但这主要还是一部关于逻辑哲学和认识论的书。

2.《古礼新探》,试图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重新认识和解释中国古代的一些礼仪和宗教风俗。

3.《现代文明中的两性价值观》,探讨近年来传统道德系统在现代化新潮下受到的冲击和价值观念的革新问题。这实际也是一个文化学的问题。

问:你在学术上的目标是什么?

答:在当代的文化和历史条件下,尽可能广而深地批判吸收科学与哲学的一切发展成就,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相和底蕴,冲击和革新思想和学术中一切过时了的旧观念。

问:你认为自己将是哲学家、历史学家或作家吗?

答:不,什么都不是!我的兴趣在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的一种学科——文化学上。

问:你的治学方法是什么?

答:改一副古人的对联吧,就是:“博涉百家,断以已意。糠粃陈迹,立新斯言。”

拟题《现代文明中的两性价值观》提纲:

一.爱的研究

(1)爱情的本质

(2)爱情的个性特征与自由权利

(3)爱情之心理

(4)理智与爱

(5)爱情的社会意义

二、婚姻研究

(1)婚姻并非爱情的必然结果

(2)婚姻本质

(3)婚姻的历史学

(4)婚姻形态的多样性

(5)离婚

三、两性伦理

(1)贞操问题

(2)情变与婚外恋

(3)爱情、友谊、婚姻关系

(4)性与人权

(5)性与人格

12月1日 星期日 晴

《书林》美丽的肖小姐来约稿。诺之。

读童书业《春秋史》。

傅斯年曾谓,中国历史初期有东夷、西戎之别,诗人所谓东人与西人之争。六朝以后则为南北之争,南蛮与北狄之争。

春秋时期的社会动荡:

东方,城市工、商富豪集团的兴起。(齐、鲁)

西部畜牧及土地贵族集团的强大(秦、楚)。

两种经济力量相角逐也。

12月2日 星期一 晴

上午去院部。

赵复三(副院长)约谈,示其几个批语,对近作评价好。

下午复印及整理旧稿。

吴方来取“先锋艺术”稿。

晚去再复家,他说欢迎我调来文学所。

谈甚欢。未提《读书》评论事。

12月3日 星期二 晴

下午去人民大学讲演。

座无虚席。教室周边及室外皆站满,坐间不少年长者似教师。

但以冷静心态观之,培根所谓“剧场幻象”也。

【附注】培根《新工具》云:“扰乱人心的幻象有四种。为了分别起见,我给这些幻象取了名字.称第一种为‘种族幻象’,第二种为‘洞穴幻象’,第三种为‘市场幻象’,第四种为‘剧场幻象’。”“一切流行的体系都不过是许多舞台上的戏剧,根据一种不真实的布景方式来表现它们自己所创造的世界罢了。”

12月4日 星期三 雪

上午去研究生院办调转工作之人事手续。

下午去院部。顺道过人文公司,购台版书数册,区区十余册,竟用去数百元。

但书籍装帧漂亮乃胜过大陆图书多矣。

12月5日 星期四 晴 大寒

天冷读书。

读《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

“信息科学——(Informationscience)是在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技术、仿生学、人工智能和系统工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边缘交叉性学科。研究信息的性质,研究机器、生物和人类关于信息的获取、存聍、转换、传输、加工、利用和控制的一般规律。”

读知识出版社(1982)《猿猴社会》。

所可注意者:珍妮·里克特记述了“雷猴的世袭等级差别”。

日本雷猴。社会群体中存在一个在取食上有等级、且世袭的社会组织,在婚姻上亦如此。动物社会有阶层、等级、领袖。动物亦会用工具。

西田利贞《钓棒纪略——黑猩猩工具考察》:

选择木枝,加工,使之成为钓食白蚁的钓棒。(非洲猩猩)

按:多种高等动物均具有制作一次性工具的能力,但不能制做“制工具的工具”。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符号与文化。人类发明了符号系统,建立了信息储存与沟通的系统,并且构造了一个人工环境的系统(文化与社会)。

12月6日 星期五 晴,寒

下午又去院部人文公司,选购港台书六册,130元,书价高于大陆十倍(附注:当时大陆一本书才几毛钱)。真怀疑香港台湾人读得起书?

读黑格尔《宗教哲学》,如同《精神现象学》一样,此书基本属于完全不可能看懂的天书。

12月7日 星期六 晴,寒

读书。

【关于价值哲学】

价值哲学创始于洛采。他建立了不同于经济学中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的第三种价值——人文价值。这一概念的意义在于他指示了对象对于人的关系,对于人的意义。

价值,即存在者(事物,对象)对于人的意义。

有意思的是,在非经济学意义中,汉语的“价值”与“意义”两个词似乎可重合:

有意义=有价值

意义大=价值大

意义小=价值小

无用即无意义即无价值

有用即有意义即有价值

布伦坦诺认为:性感、情欲也是出于价值的直觉,属于人的无意识,下意识。

12月8日 星期日 晴

读书。

读《民族学研究》第五辑“摩尔根群婚概念的再认识”。(作者蔡俊俊)

须注意的新观点:

摩尔根关于人类历史上存在过所谓“血缘婚姻”和“血缘家庭”这样一个阶段的假设是不成立的。

他据以论定血缘婚姻、血缘家庭的夏威夷亲属制的前氏族性,已被后来的考察证明是不实之词。(W.H.R.Rives,Kinshlpandsocial organization)

摩尔根把家庭与亲属关系混同起来。他关于五种家庭的理论完全过时了。(所谓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

群婚时代没有婚姻和家庭。家庭的根本意义只是两点:(1)性关系,(2)供养义务。

(群婚即自由性交的时代。后来有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多夫一妻制。)

12月9日 星期一 晴寒

近日重读《卡拉马佐夫兄弟》。

陀思妥耶夫斯基令我震撼而恐惧,魔鬼一样晦涩而深刻的文笔和幻梦。

钦佩但不喜欢。他与托尔斯泰都有精神自虐的强烈倾向。但是托尔斯泰俯伏于上帝之前,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则蹂躏上帝。

12月10日 星期二 晴

上午到办公室后,院办公厅转告胡办邱秘书来电话。(396321)

中午去《文研》编辑部看清样。

下午去文学出版社。

12月11日 星期三 晴

昨夜12时后,杨润时兄忽来一电,一通电话谈多时。

杨特为告知以下信息,他云:最近院领导及一些很高位的大领导某某某某都较关注何新言论。望谨慎言行,危言危行,少得罪人,以待征用。

我一震一笑,答曰:老弟我本一散漫之人,平生无进取之志,所一直追求只是一种自由快意感性的生活方式。

读书与思考是我之天性爱好,非猎功名之具。对我而言,学术是思维游戏。

对介入政治毫无兴趣。天性难改,以后也不可能改变。改了就不是何新也。

杨遂无语,责我不听说。我亦无语。

 【附注】杨润时,时任社科院办公厅主任,副秘书长。

12月12日 星期四 晴

近日对《楚辞九歌》有超越性发现,九歌顺序,恰为五行方位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歌十神五方图

以五行方位为序:东→北→西→南→中

《九歌》中的十神(五男五女),具有一种相当整齐有序的内在结构,它暗合于先秦流行于中原地区的阴阳五行及五方十神学说,所以其来源可能是战国末季流行于齐国的东、南、西、北、中五方十神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行五帝图

因此,传统认为《九歌》中的十神与中原的诸神系统关系不大,是楚国所特有的观点,是不对的。

《九歌》名九,却有十一篇,其原因即在:“九”在九歌名字中并非数词。

九字通,或是其借字。,以柴酒祭天神也。故九歌乃祭天之歌,实际上是“十位天神之祭祀歌”。(其涵义与《管子》、《礼记月令》,暗合。)

九歌,也可排列为九宫图,而解释为“九天十神之歌”的略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宫十神

12月13日 星期五 晴

终日读书。

【关于凿齿问题。】

近期《读书》(第8期)有一很短之文,略谓:

《唐书·南蛮列传》:“又有乌武獠,地多瘅毒;中者不能饮药,故自凿齿。”

《文献通考》卷228引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亦有此文。

“这大概跟入社的‘考验’有关。”凿齿是古代少年成年典礼上行之,成年即成为公社的正式成员了。《管子·小问》:“昔者吴干战,未龀者不得入军门;国子摘其齿,遂入,为干国多。”未成年者不得参军,干国宗室少年自行毁齿,冒充成年,在干越对吴国的战斗中,打败吴国,干国国子的军功最多。凿齿亦考验少年的勇敢及对痛苦的耐力,能通过此考验,便成为正式成员。

及后,随着医疗知识的发展,主要是针灸的普及,预先凿齿以防中了瘴毒及箭毒时牙关紧闭,不利灌药施救的措施就没有必要,凿齿之习便逐渐废除。

凿齿习废除之后,人们心目中仍有一段时期以有犬齿及门牙为不美,于是有“黑齿之国”,人们把牙齿染黑,看去仍如打掉了一样。越南有些人在三十年代还有染黑牙齿的习惯,现在几乎没有了。

凿齿的习惯,还影响到语言,清代钱大昕说“古无轻唇音”,例如风,非,冰,凤,帆等字,都开口重读如冯、鹏等音。番禺县虎门有个岛洲,当地人硬是把它读作“蒲洲”。因广州佛山一带,新石器时代的墓葬都发现有凿齿的风俗。所以从语音上,也可考见凿齿的习惯;因去掉门牙或犬齿,说话漏风,无法读出轻唇音。而古代的读音,有时会保留到现在。(黄鸿光)

——日本列岛古代有黑齿国。黑齿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习俗,南洋多之,此文或可备一说。今日湖南福建仍有咀嚼槟榔之风俗,或云亦可以染齿为黑。又凌纯声亦尝有论及之。

12月14日 星期六 晴

上午应约去人民出版社,沈昌文谈三联拟编当代文化学丛书事。

沈提出如下一考虑名单:

主编:金克木副主编,沈昌文,刘再复

编委:李泽厚杨希枚刘志琴董秀玉何新庞朴严某包某

我答我可考虑参加。

中午去《文艺研究》看三校。

下午与三联赵、苑共进晚餐,鸿宾楼。

苑(本书责编)说,《诸神》一书,出版社曾送外面请人审稿,史学家颇有不同意见。主要是反对你说的太阳神崇拜是上古宗教主题,有人认为标新立异,前所未闻,甚至有人认为是耸人听闻。

我说我必须感谢你们的坚持。但是此论颠扑不破,此书未来必为经典。

12月15日 星期日 晴

晚饭后去胡绳家拜访。

谈职称及调动事,云安排我去文学所是乔公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