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金庸受邀访问北大,面对北大学子提问“1997年香港前景如何”,他给出怎样的回答?

如今,香港在回归后取得辉煌成就,金庸当年的预见是否与如今的香港的现实相符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庸是武侠小说巨匠,他的作品如《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等,塑造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武侠世界。事实上,金庸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此,他还是一位拥有爱国情怀的报人及社评家。

香港自古以来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以来的历史沧桑,使香港遭遇殖民统治的苦难,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的崛起,香港回归祖国的问题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标志着中国将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实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金庸深知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一国两制”政策对于香港繁荣稳定的至关重要性,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对香港回归的坚定支持和美好祝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爱国情怀。

他通过撰写文章,接受采访等方式,向香港市民和国际社会深入阐述“一国两制”政策的内涵和意义,努力消除误解和疑虑,增进共识和信任。

1981年,金庸应北京官方邀请,来到内地访问。这段旅程中,金庸提出希望能有机会亲自拜会邓小平,这一愿望迅速得到正面的回应,邓小平欣然同意会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面之日,金庸携同家人及助手,满怀敬意地步入人民大会堂,与邓小平进行对话。这场对话跨越社会,政治、文化等多个维度,两位智者彼此倾听,坦诚交流,共同探索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此之后,金庸频繁地参与到中国大陆的文化活动中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增进民族感情做出积极的贡献。

1994年,金庸荣获北京大学名誉教授的殊荣,秘密前往北大进行访问,校方虽未事先张扬,但金庸来访的消息却迅速在北大传开了。

对众多北大学子来说,金庸不仅是一位作家,更是他们青春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些耳熟能详的武侠故事,早已成为他们记忆中的一部分。

1994年10月27日,办公楼礼堂内人声鼎沸,千余名学子满怀热情,只为亲眼目睹聆听这位文学巨匠的风采。

金庸为在场的每一个人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演讲,耐心回答学子们关于武侠小说创作等方面的提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期间,金庸慷慨分享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的宝贵经验与心路历程,以一位智者的视野,就当时备受瞩目的香港回归等时代议题,发表深刻独到的见解。

当被问及“你认为1997年香港前景如何?”时,金庸风趣地表示:

“我对香港前景是看好的,是很乐观的。有人说你这是说假话,我说不信你可以到香港看看我的住房,前年我已把旧房子拆掉盖新房了,如果我对香港前景悲观,就没有理由花一大笔钱去重建新房,有了这个证据之后,人家就信服了。”

金庸也进一步强调,在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中,他与包括北大萧蔚云先生在内的众多委员都坚信基本法的完善与明确将为香港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1997年后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与困难,相信这些问题都将是暂时的、可解决的,香港的未来依旧光明可期。

如今,自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时间已经悄然过去二十多年。我们回顾历史,清晰地看到香港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令人瞩目的进步,无论是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创新,还是社会治理,都展现出强大的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切成果,充分证明金庸对香港前景所持有的乐观态度是正确无误,香港在回归后的辉煌成就,彰显“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向世界展示香港人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