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

小时候,外婆特殊的睡前故事,将这颗红色的种子埋在了他的心间。长大后,这颗种子生根发芽,他也为这片红土奉献了半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警为烈士描红。图据通江公安

9月30日,中国烈士纪念日当天,在巴中市通江县,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不远处的沙溪派出所内,50岁的辅警徐杨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外婆的睡前故事

让“红色”的种子生根发芽

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通江人,徐杨从小就和外婆一起生活。

“我的外婆是一位流落失散的红军,她总和我们讲她年轻的时候给红军运送物资的故事。”徐杨说,那时的外婆总是滔滔不绝、神采奕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杨在派出所执勤

他说,1932年,20岁的外婆当上了“运输队长”,“那时红军作战缺衣少食,她就自发地组织村民,红军在哪儿,他们就把物资送到哪儿。”

但那时条件远比想象艰苦得多。

外婆和村民手工纺线织布做衣服、背着物资徒步跋涉几十公里,才能把物资送到驻点。尽管如此,为了躲避敌对势力的追击、保障物资安全,他们还要绕行几十公里,单程常常走上几天几夜。

徐杨说,他们甚至还会走到没有路的丛林里,这时“运输队员”人手一把的柴刀就派上了用场,他们一步一步,开出一条路来。

这些故事,外婆讲述地绘声绘色,有的甚至成为徐杨的睡前故事。就这样,或许从那时起,徐杨心里便种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只待时光流转,生根发芽。

一线工作近30年

“我从小就想当警察”

“或许是从小受到了外婆和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就想当兵、当警察。”徐杨说。

事实也的确如此,徐杨考上了铁道部公安干部学院。毕业后的他先在广西做了一段时间的乘警,后来又被分配到火车站派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杨在派出所执勤

为何兜兜转转回到家乡工作?徐杨回忆起了1996年的那个春节。那时,徐杨放假回到了家乡通江县沙溪镇。他说,当时父亲退休了,外婆卧病在床,他们都希望自己留在家乡工作。

“另一方面,我从小就生长在这个地方,小的时候也会到烈士陵园扫墓、玩耍,当时看着王坪一代代的守墓人坚守在这里,听着他们的故事感触很深,我也觉得应该留下来守护这里。”

就这样,徐杨放弃了在外地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从1997年开始,在这里做一名基层辅警,这一干就是接近30年。

守护这里,他心甘情愿。他说:“我想起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和革命先烈们密不可分,我应该在这里守护,我也不后悔回来,回到这个地方。”

亲历烈士坟墓迁移

“有的烈士墓还没有墓碑”

2011年前后,徐杨收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王坪烈士陵园扩建,他要和大家一起将散布在周围的烈士墓迁移到陵园里来。

那时,他参与了整个迁移工作。他难以想象,一座直径没有半米宽的小坟包里,居然埋葬了三四具尸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警为烈士献花。图据通江公安

“整个过程很沉重。这些烈士墓没有墓碑,没有棺材,还有的甚至能看到肢体残缺。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徐杨说。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坐落于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2011年7月—2012年4月,巴中市和通江县举全力完成陵园扩建和总医院旧址群修缮,将散葬在全县23个乡镇50处散葬烈士墓,17225名红军烈士,迁葬于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至此,该陵园共安埋红军烈士25048名,是全国最大、安葬红军烈士人数最多的红军烈士陵园,也是全国唯一由红军为牺牲战友修建的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