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诈称自己得到皇帝密诏,让他带兵进京清君侧,诛杀宰相杨国忠。
这个理由实在太扯淡,虽说李隆基如今年龄大了(时年71岁),可身体健康,吃嘛嘛香,他老人家要是真想噶了杨国忠,直接让人把他抓起来了账,哪会给你拍封加急电报,让你大张旗鼓的南下呢?
跟着安禄山的造反主力大多都是胡人,他们对忠孝节义那一套历来很淡漠;只要老板按时给我发工资,砍谁还不都一样?
皇帝?
没概念,咱的最大领导就是安禄山。
02
此时的李隆基正悠哉悠哉的在华清宫泡温泉。
当接到第一封败报,李隆基下意识以为又是杨国忠给安禄山穿小鞋,这俩货隔三差五都会给对方下绊子。
臣下内斗越狠,皇帝位置越稳。
一开始,李隆基并没当回事儿。
直到各地的求援信雪片一般飞向长安,他才不得不接受既定事实。
没办法,即使李隆基当初继位时没少经历血雨腥风,几十年的太平日子,也早把他的锐气和警惕性给磨光了。
心急火燎的李隆基只能赶紧把宰相们找来商量对策,可事到临头,个个除了长吁短叹,一个靠谱的主意都没有。
唯独杨国忠欣喜若狂:真是不枉自己锲而不舍给皇帝灌输那死胖子谋反的消息,他终于反了。
在杨国忠看来,这老小子造反的时间甚至有点晚,这下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可没人能撼动了。
他得意洋洋的给李隆基打包票:“陛下放心,臣敢保证,不出十天,安禄山的脑袋肯定得分家,没人会放着好日子不过跟着他造反的!”
简直是无知者无畏,李隆基已经让安禄山做了十几年的节度使,部下早就是铁板一块。
短时间内,叛军怎么可能内讧?
而李隆基未必不知道叛军不好解决,但他如今太需要有人站出来给他打气,安定人心。
君臣二人便自顾自的做起速胜的美梦来。
03
十一月十六日,李隆基在骊山召见安西节度使封常清。
封常清是一时名将,曾攻灭大、小勃律国,遏制吐蕃东扩,战功赫赫。
叛乱爆发的时候,封常清刚好在长安汇报工作。
李隆基一看,这一时半会儿,朝中只有封常清最能打,得,就你了。
天宝年间,唐廷在西北方向一直采取攻势,且战果巨大,风头远远盖过了东北,封常清难免对安禄山的实力估计不足;
为了提振李隆基的信心,封常清难免把话说得有些满:
“天下太平日久,百姓们光是看见烽烟,就被贼子们吓破了胆,但事情并非不可挽回,形势总在变化,臣即日便赶赴东都洛阳招募兵马,估计用不了几天,就能把安禄山的头拿回来给您当球踢。”
李隆基闻言大喜,当即任命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
意思很明显,只要摆平了安禄山,封常清就是下一任北境之王,到时候西北、东北都归了封常清,妥妥军方一把手。
04
叛军进展神速,仅仅二十四天,安禄山便已抵达黄河北岸。
唐军占有先机,封常清已经抢先一步,派人拆了唯一通道河阳桥(黄河上用船相连的浮桥),安禄山想渡河,除非插上翅膀!
却没料到,老天爷闭眼了,黄河一夜结冰,安禄山不费吹灰之力,把队伍拉到南岸陈留郡。
陈留城内的河南节度使张介然,是个火线干部,被突击提拔升官还不到半个月,面对城外乌压压的叛军,他怂了,扭头开门投降。
而陈留以西的荥阳城,更是出现了亘古奇观:叛军的号角一吹,荥阳守军便像雨点一样哗哗往下掉。
不是因为地心引力,而是都成了惊弓之鸟,早就被吓破了胆。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载:“士兵乘城者,闻角鼓声,自坠如雨。”
战火迅速蔓延至洛阳周围。
说实话,单论个人军事素养,封常清不怵任何一位叛军统帅,但现在他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他赖以建功立业的那只安西虎狼之师,并不在身边。
新近整合的那些,要么是二线部队,要么就是趁机混吃混喝的街溜子,根本形不成有效战斗力。
一战武牢关,封常清六万大军惨败;
二战葵园,再败;
三战洛阳东门,还是大败;
叛军进占洛阳以后,封常清拼了老命,又在都亭驿和宣仁门连续组织唐军进行反攻,却还是崩了门牙,被叛军杀得血流千里。
六天之内,封常清五战五败,只能西撤至陕郡,可等到封常清把陕郡的防务都梳理了一遍之后,他的心又凉了半截,这地方靠不住,还得继续跑。
在陕郡,封常清遇到了老领导高仙芝。
早在安西都护府时,高仙芝和封常清就是老搭档,高仙芝是一把手,封常清是二把手,两人亲密无间,无话不谈。
深入探讨,他俩一致认定,现在除了潼关,再在别的地方防守都是毫无意义的,赶紧撤。
而当俩人把队伍带进潼关的前后脚功夫,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也摸到了潼关城下。
又是一场血战,才堪堪将叛军击退。
之后,由于安禄山忙着在洛阳搞登基大典,叛军的攻势才逐渐减缓,朝廷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05
叛军歇了,李隆基却来劲儿了。
李大爷不顾自己70高龄,突发奇想,要御驾亲征。
单是御驾亲征也就罢了,关键后面还跟着一句话:“亲征剿贼期间,由太子监国,把贼子剿完,就让太子提前继位!”
对于杨国忠来说,这不啻于晴天霹雳!
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杨国忠之前和李亨的关系很紧张,李亨一旦掌握大权,他还有好果子吃吗?
他赶紧组织一个家庭聚会,把三个堂妹都召集了过来,寒暄了一阵,杨国忠就开始哭(表演):哥哥心里苦啊,一旦太子监国,杨家铁定要完蛋,我们几个的命恐怕就要到头了!
怎么办呢?
这事儿只能让杨贵妃去摆平,皇帝不亲征,太子不监国,一切恢复原状。
枕头风威力巨大,一通折腾下来,李隆基也没辙,这场御驾亲征最终胎死腹中。
既然不亲征,那就只能呆在长安干等消息。
这一等,就坏事了。
因为李隆基闲着没事儿又开始复盘“检讨”河南战局了。
本来,虽然叛军现在已经占了洛阳,但是,一、潼关方面,总算是安定下来了;二、唐军卡着睢阳,江南无虞,经济命脉没被掐断;三、颜杲卿等忠臣义士还在河北,时刻威胁着叛军后方。
只要李隆基能抓住机会,调齐全国资源朝河南猛砸打持久战,安禄山铁定是吃不消的。
但他这么一复盘下来,开始把矛头对准高仙芝和封常清。
事情接下来的走向,也就变成了开始追究封常清为什么在洛阳战役里打得那么菜。
恰巧这时,潼关前线的宦官监军边令诚回长安通报战况,让事情陡然变得不可控起来。
边令诚一见李隆基,立即抖落出高仙芝和封常清的罪状:动摇军心,克扣粮饷,狼狈为奸,弃地卖国。
每一条都是死罪!
而李隆基竟然连最基础的核实都没有,直接下了两道诏书,要边令诚拿着去潼关前线,把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人,即刻处斩,以儆效尤。
为什么会如此心急就把两个朝廷柱石给轻易杀了呢?
其实是经验主义犯的错。
李隆基把边令诚派到潼关去监军,实际是知道边令诚以往和高仙芝的关系很不错,当年高仙芝出征小勃律,边令诚就是随军监军,高仙芝未经请示向朝廷报捷,被上司穿小鞋,是边令诚上疏作证,替高仙芝澄清事实。
就是这封奏疏,使得高仙芝的人生际遇发生了巨变,让他得以接任安西节度使。
怎么看,边令诚都是高仙芝的恩人,所以李隆基觉得这俩人在潼关一定会精诚合作。
可是,当高、边多年不在一起共事之后,彼此的身份和脾性都大变样了,这次潼关前线对敌,双方竟然起了不少的摩擦。
高仙芝认为边令诚狗屁不懂,还指手画脚,又贪得无厌;
边令诚认为高仙芝忘恩负义,狗眼看人低,发誓一定要给高仙芝一点颜色看看,这才有了殿前告状的事儿。
边令诚没到长安之前,李隆基就想处理封常清,边令诚一来,高仙芝也上了李隆基的必杀名单。
06
十二月十八日,边令诚回到潼关。
封常清跪着听完诏书,微微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在这之前,他已经写了多道自辩疏和敌情通报,可都如石沉大海,没有半点声响。
不处理,不是不会处理,而是要算总账。
或许是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封常清早就准备好了遗书,这会儿掏出来,交给边令诚:“请代我转交给皇上。”
封常清《谢死表闻》:
“臣自城陷已来,前后三度遣使奉表,具述赤心,竟不蒙引对。臣之此来,非求苟活,实欲陈社稷之计,破虎狼之谋。冀拜首阙庭,吐心陛下,论逆胡之兵势,陈讨捍之别谋。酬万死之恩,以报一生之宠。岂料长安日远,谒见无由;函谷关遥,陈情不暇......”
边令诚哼哼哈哈,不置可否,只是一个劲儿催促刽子手行刑......
07
下一个就轮到高仙芝了。
边令诚知道他勇猛好战,为人又桀骜不驯,生怕出乱子,于是特意点了100个陌刀手跟在自己周围,“以防不测”。
将高仙芝连哄带骗的忽悠到刑场,边令诚阴恻恻的笑着:“皇上对大夫也有旨意。”随后便宣读了那封要命的诏书。
当看到封常清尸首的那一刻,高仙芝已然知道了自己的结局。
他并不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但也绝不甘心背着倒卖军粮的污名,死得窝窝囊囊:“我遇敌而退,原本死不足惜!可你要诬陷我克扣军粮,我死也不服!”
边令诚不接话茬儿:今天你就是再有理由也难逃一死,咱家又何必做口舌之争。
高仙芝又转过身去,看着围满刑场的士兵:“将士们,我本想与你们一同杀敌,却不料被贼子诬陷!现在我问你们,如果我真的盗卖过军粮,你们就说是,如果我没有,你们就说枉。我到底有没有干过这等乌糟事?”
“枉!枉!枉!”现场吼声震天,经久不息。
听到了令人欣慰的答案,高仙芝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盯着封常清的尸首:“封二(封常清排行老二),你从微不足道到成就功名,就一直跟着我,我先是提拔你当判官,后来你又接替我做节度使,今天咱俩又即将死在一起,或许,这就是命吧!”
高仙芝的这些真情流露,让身侧的边令诚越听越慌:万一被他鼓动士兵引发哗变,自己小命难保!
他急忙唤过刽子手,将高仙芝即刻砍倒。
明明遍地烽火,十万火急,却还是擅杀大将,自毁长城,最后把事情搞倒不可收拾,只能说:该!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其实,当安禄山将虚幻的天宝盛世踹倒的那一刻,李隆基就必定会找人来接锅,不是高仙芝和封常清,也会是别人无辜枉死。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