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

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恩格尔系数有个逐年降低的过程,以下是若干重要年份恩格尔系数的数值:

1978年,平均值为60%(农村68%,城镇59%),属于贫穷级别;

2003年,平均值为40%(农村46%,城镇37%),属于小康级别;

2015年,平均值为30.6%,属于相对富裕级别;

2016年,平均值为30.1%,属于相对富裕级别,距离上升到富足级别只相差0.1个百分点;

2019年,平均值为28.2%,属于富足级别。

22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5%,其中城镇为29.5%,农村为33.0%。

就中国的发展进程来说,恩格尔系数变化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但就在当下的网络上,有一股声音说:恩格尔系数不适用于中国。因为恩格尔系数包含的是生存性消费,而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享受型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说,中国好像是唯一一个不适用恩格尔系数的国家,因为中国人把吃当成文化核心内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还说,中国的餐费本身就带有精神层面的成分,你看:

上了一天班,吃点好的。

上了一天课,吃点好的。

发工资了,吃点好的。

进步了,吃顿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网友说,也亏这个恩格尔 ,咱才有借口说还是发展中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网友说,老恩格尔吃过我妈炖的肘子么?吃过我爸的烧茄子么?

按他的意思,有炖肘子和烧茄子吃,就成发达国家公民生活的标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我说,在六亿人口月收入不足一千元的当下,老百姓艰难生活,一群岁静却视而不见,只看到自己过得还算“滋润”,然后竟然还以此贬低恩格尔系数这样一个经受了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科学概念,如此这般,无异于掩耳盗铃。

这和暴发户刚刚发了点财,就飘飘然不知自己几斤几两,有什么不同?

从自家里三代数起,才吃饱肚子几年,就得意忘形到藐视科学的地步了?

歇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