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政策总是在关心消费?

因为消费定义了需求,消费上不来,企业的商品卖出去,采取低价竞争,会有一批企业死在降价的路上,所有企业都在裁员降薪,这就离大萧条不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是政策为什么要刺激消费。

但是,已经连续同年,消费者价格指数就是上不去,问题出在了哪?最简单的逻辑是老百姓真差钱,虽然这不等于说收入在降低,至少也说明,本来收入也不高,由于民营经济的衰退,居民对未来就业与收入缺少预期,当然是消费降级了。以前吃战斧牛排的人,改吃毛氏红烧肉了,好吃就行,不在乎风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坐在办公楼里的人,似乎认定钱不是问题。

银行趴着137万亿个人存款,把零头拿出来消费,今年的经济将妥妥地唱响了中国经济光明论。这与白岩松是同个思路,把137万平均给劳苦大众了,这137万亿当然不能平均。按工商行财报,95%的个人存款是集中在不到3%的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存的多半是救命钱,刺激不出来。

只能说,老百姓还是不太富有,正应了那句流行语:这届人民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也就是个“平均数陷阱”,中国的高净值家庭约207万人,却拥有高达96万亿的净资产,他们的消费在比例关系上非常之小,这意味着,富人的钱要是刺激不出来,指望老百姓花光了存款带动消费,很可能是本末倒置。

更重要的,还是老百姓有太多的后顾之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育、医疗、养老,这是比工资更重要的保障,真要关心居民的收入,至少在社会保障的占比要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如果这都做不到,所有的口号都将失去感召力。

中国真实的居民收入水平到底怎么样,另一个重要的参数是居民收入在GDP中的占比,这与发达国家的平均数也差了近30个百分点。

所有这些数据,都从整体上证明了,中国居民的收入,一方面是因为按GDP的人均水平我们差的还很远,不仅如此,按占比的平衡水平,我们差得更远,这就决定了,相对于中国日益强大的生产力而言,中国居民的收入的绝对值虽然也在增加,但在与国际平均水平的占比关系上,距离非常大,相对于经济的增长,收入的增长也明显滞后,这就决定了中国经济将长期陷入消费不足,产能过剩的局面,经济已经不可能持续高增长。

未来将是一个漫长的收复期,普通人最重要的事,是保住你的就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