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不懂为什么总有人满腹牢骚,天天喊着“分配不公”,觉得自己工资低、退休金少,就把问题统统归结为“制度不公”或者“特权阶层”。他们一边抱怨,一边却从不提自己干了多少活儿,交了多少社保,甚至连自己的学历、能力、技能都闭口不谈。更别提,有些人压根儿就懒得动弹,指望天上掉馅饼。这种心态,真是让人无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起我一个朋友,前几年在公司里干得风生水起,凭着自己的努力从一个普通员工一步步做到管理层。那时候,他每天加班到深夜,周末也常常在家里处理工作上的事儿,甚至连节假日都没闲过。可就在他升职加薪后,身边的同事开始酸溜溜地说他运气好,有“后台”,甚至有人说他是“特权阶层”。这些人从来不去看他背后付出的那些努力,只盯着他今天的光鲜亮丽,觉得自己没拿到同样的待遇就是“分配不公”。可现实是,机会一直都有,差别就在于你愿不愿意去付出、去抓住。
说白了,许多人抱怨“分配不公”,其实是因为他们不愿意面对自己的问题。懒得学习,懒得提升自己,懒得去尝试新的挑战,最后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过得好,自己却原地踏步。你说,这样的人凭什么要求和那些拼命努力的人拿一样的薪水?就像你拿着一把锄头,别人开着拖拉机,你不想着去学开拖拉机,反而埋怨别人“耍特权”,这不是搞笑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也能说明问题。根据统计,学历越高、技能越多的人,收入普遍也越高。2019年有一项调查显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平均月薪比高中学历的高出近50%。这还不是因为“特权”,而是因为他们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提升自己。再看看那些技能型人才,电工、焊工、程序员这些岗位,收入也不低,甚至超过不少白领。可这些技能不是天生的,都是靠日复一日的学习和实践积累出来的。
当然,也有人会说,“我学历不高,家里条件不好,没机会学这些”。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但问题是,机会从来不是等来的,而是争取来的。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网上有那么多免费或者廉价的学习资源,想学点东西并不难。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去学,愿不愿意花时间去提升自己。你要是天天指望别人给你送机会上门,那结果只能是越来越落后。
再说社保,你交得多,退休金自然就高。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可总有人觉得自己交得少,退休金却应该和那些交了几十年的人一样多,这不是自欺欺人吗?有些人,年轻时觉得社保是“负担”,能少交就少交,甚至干脆不交,等到老了才发现,自己拿的退休金少得可怜。到这时候,他们又开始喊“分配不公”,却从不反思当初自己做了什么选择。
其实,社会的分配并非绝对完美,但大体上还是遵循“多劳多得”的原则。那些喊着“分配不公”的人,往往忽略了自己在“多劳”这一环节上做得并不够。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放大别人的成功,缩小自己的不足,觉得自己理应得到更多,却不愿意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这种心态不改变,哪怕给他们再多的资源,结果也只会是浪费。
反过来看,那些真正成功的人,往往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从不抱怨“分配不公”,而是专注于提升自己、创造价值。马云曾说过一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这话听起来有点夸张,但背后的道理很简单:你要想过上更好的生活,必须得熬过那些艰难的时刻,必须得在别人抱怨的时候默默努力。
到头来,社会的分配机制也许并不完美,但它至少给了每个人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那些天天喊着“分配不公”的人,或许更应该好好想想,自己到底为今天的生活付出了多少,又是否真的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