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房屋养老金”,在住建部的连续“澄清”中,逐渐平息。

一些网友的调侃反映了许多人的想法:这是又变着法想让业主交钱了!那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个人究竟需不需要为房屋养老金额外交钱呢?

先说结论:只有部分业主不需要额外交钱,有相当一部分业主仍然需要补交或者续交一定的资金。

总的来说大概有两种情况。

1、如果买房时缴纳过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且账户余额剩余超过30%,不需要额外交钱。

2、如果买房时未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或者账户余额剩余不足30%,是需要补缴或续缴相应的金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是房屋养老金

最近,住建部宣布我国将推出房屋养老金制度,并且已经在22个城市进行试点,其中就包括郑州。上海更是明确表示,明年将在试点基础上全市铺开。

房屋养老金和专项维修资金基本重叠。

“房屋养老金”指的是为保障房屋建筑在全生命周期中能安全正常使用,需对房屋建筑主要结构及其附属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养护、维修、更新的资金。

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用于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日常维修以外的大、中修,以及更新改造的资金。

房屋养老金和专项维修资金基本重叠。

它由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两部分组成,其中个人账户指的是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公共账户的款项来自公共资金,按照“不增加个人负担,不减损个人权益”的原则,由地方政府探索资金筹集渠道。

所以“公共账户不需要老百姓出钱”这句话,确实没毛病。

和大家关系更大的,是个人账户的部分,也就是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住宅维修资金规模超万亿,使用率平均在10%左右

住宅维修资金使用率平均在10%左右

值得一提的,维修资金使用效率目前是存疑。

举个身边的例子,在CBD某小区顶层居住的王女士,房屋漏水了还需要自费去修...因为维修资金是个人无法申请使用的。

数据显示,维修金的使用效率,有的省市在3.3%,有的有9%,上海、深圳、广州等定期披露维修基金数据的城市,使用比例在8%至13%之间。

2004年前后,全国各地陆续出台房屋维修基金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规定新建商品房在交付使用之前,必须缴纳维修基金,否则不得办理房产证。

2008年才正式确立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并且缴纳标准由以前的“按购房款2%~3%的比例缴交”调整为“按住宅建筑安装工程每平方米造价的5%~8%缴交”。

住宅维修资金规模超万亿

据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测算:

从2003年到2022年的20年间,新房销售合计201亿平方米。按照每平方米50元计算标准(一般按住宅建筑成本的5%计算,约每平方米50元-70元,此处按较低的50元标准),全国维修基金累计金额应该超过了1万亿,这就是主管部门所提到的全国房屋养老金的个人账户。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个人无法直接申请使用。

如果需要动用,一是需征得三分之二以上业主或业委会的表决同意,二是需住房主管部门的审核同意。这里说的动用,既包括支出资金用于小区维修、改造,也包括投资购买国债。

一方面是大量的住房专项维修资金使用困难、使用效率低下,一方面是业主需自费进行住房改造维修。

这就造成了“住宅维修基金规模超万亿,使用率平均在10%左右”的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部分业主需补缴或续缴“房屋养老金”

有相当一部分业主都是补缴或续缴一定资金

维修基金制度是1998年开始实施的。2008年2月1日开始,施行财政部发布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正式确立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在此之前的“房改房”、部分商品房以及自建房,并没有缴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所以1998年之前的老房子基本都没交过维修基金,即使是1998年之后交付的房子,也有相当一部分并未缴纳维修资金。而且许多有一定年头的老小区,维修基金也用得差不多了。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城镇既有房屋中,建成年份超过30年的接近20%,进入设计使用年限的中后期。预计到2040年前后,将有近80%的房屋成为“老小区”。这些房屋普遍存在屋面渗漏、外墙脱落、设施设备老化等问题。

按照“小区维修资金余额不足首期筹集金额30%的...采取一次性或分期方式再次筹集维修资金”的规定,有相当一部分业主都是需要补缴或续缴一定资金,作为“房屋养老金”的个人账户的。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才是关键

从初衷来看,这一制度的出发点就是要解决建筑质量下降和居住隐患问题,提升城市的安全和韧性。

目前大家担心的倒不是增加多少负担,这方面有关部门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不需要居民额外缴费,不会增加居民负担,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没有说清楚的。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约22万个,这些老房子、旧房子,有些是单位分配的,有些是双证不全,还有一些是自建房。这些房子的房屋养老金谁来交?业主愿不愿意交呢?分配的房子该交多少?产权到期以后,这些分配房子又会不会收回呢?

所以想要消除民众的担忧,减少像这次一样的市场误读发生,提升大家的资金使用效率势在必行,而“房屋养老金”是否有用还是未知数。只有做到让大家心里有数,才能减少摩擦。

如何解读“房屋养老金”,某些房屋专家可能自己都说不清楚,说清楚了他们自己的养老金可能就没了。同时还有很多问题仍需考虑,比如住户维修资金分散在不计其数的各小区业主委员会的账户当中,这笔钱如何归结到公共大账户当中?

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还是郑州这样的新一线城市,二环内的存量房,都有大量的“老破小”存在,这些房子大概率是都要补缴“房屋养老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