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第二届全国检察机关控告申诉检察业务竞赛近日揭榜!10名“全国控告申诉检察业务标兵”脱颖而出。他们中既有部门负责人、员额检察官,也有检察官助理。控申检察工作直接面向群众,做好控申检察工作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的判断力,更要有一颗为民之心。新时代,如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控申案件?一起来听听业务标兵们怎么说。
王孟
翁倩雯
杨璐
扎西娜姆
宋君晓
赵娟
李嘉欣
李雯迪
冯峰
蒋博
图①:9月12日,初赛面试在候考室举行抽签仪式。
图②:9月12日晚,晋级复赛名单揭晓,进入复赛的选手兴奋不已,队员、领队拥抱在一起。
图③:9月11日,第二届全国检察机关控告申诉检察业务竞赛正式开始。
(图片均为本报记者闫昭摄)
在千锤百炼中成长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检察院四级检察官助理 王孟
控申检察工作不仅涉及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监督等方面的内容,还包括司法救助、国家赔偿等方面。面对庞杂的控申法律知识,学习非常讲求系统性,需要勤积累,善总结。业务竞赛是检验知识体系完整性的良好契机,案例分析和刑事申诉案件卷宗均脱胎于真实案例,选择题的每一个选项都凝练于控申检察实务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重点考察选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赛队员不断打破思维局限,真正让业务知识、办案经验立体起来、生动起来,力求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控申检察部门作为检察机关联系人民群众的窗口部门,不仅需要我们业务素质过硬,更考验我们的群众工作能力。作为基层控申检察干警,不仅要有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的法律信仰,更要具备与人民群众同频共振的司法共情力。有时信访案件很“小”,小到一句问候、一杯热水就能解决信访群众的怨愤;有时信访案件又很“大”,大到当事人可能困顿一生无法自拔。因此,我时刻提醒自己,用心用情设身处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控申检察工作就是一场展现依法履职办案与传递检察温度的双向奔赴。
我通过此次竞赛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提升控申检察业务素能并非一日之功,要把功夫花在平时,在信访案件的千锤百炼中,在控申为民的不懈实践中,以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
以学促能砺精兵
上海市杨浦区检察院三级检察官 翁倩雯
这次参加业务竞赛对我极具挑战,不仅收获了知识、技能和友谊,还让我更加坚韧与自信。竞赛中,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与压力,每一名参赛选手都实力不凡,每一个竞赛环节都充满变数,但正是这种紧张氛围,激发了我的斗志与潜能。
打好基础,强基固本。扎实的理论基础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知识框架,让我们在参加竞赛时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准确把握考点,进而保证答题的准确性。胸中有丘壑、腹内有乾坤,就有了扎实理论基础的支撑,遇到灵活的实务题目时就能进行拓展延伸,激发思维和灵感,即使遇到难题也能有所突破。
聚焦实践,延伸拓展。此次竞赛无论是业务笔试还是案例面试,都与实务息息相关,充分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同样,我们备赛时也不能局限于学规定、背法条。司法是实践的艺术,只有把知识带入实务中,多记多练多思考,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对法律条文和控申相关规定的理解,才能最大程度磨砺自己的实战技能。
团队协作,充满斗志。备赛的过程是紧张的,也是煎熬的,背了忘、忘了背的无力感和做了错、错了再做还是错的挫败感,时刻都消磨着参赛者的信心,在此过程中小伙伴们互相鼓励,每次遇到问题绞尽脑汁想很久都不得要领时,小伙伴的点拨总会让我豁然开朗。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竞赛最终还是要回归办案,这次旅程已告一段落,我从中获益良多,我将把竞赛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履职能力,让学习成为常态,细致打磨每一个案件,努力成为具备良好业务素养和扎实理论功底的控申检察人。
控申接访是门艺术
天津市静海区检察院三级检察官助理 杨璐
初识控申,我认为它是责任与担当。刚接触控申检察工作时,每一位来访者都带着他们的故事和期待,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让我意识到,这份工作不仅仅是处理案件那么简单,更是对公平正义的守护和对信访群众信任的回应。我学会了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去对待每一起控申案件,因为我知道,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案件的处理结果,进而影响到群众对司法的信任。
在控申检察工作中,倾听是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我努力让自己成为来访者的倾听者,用心去感受他们的情绪,理解他们的诉求。很多时候,来访者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解决方案,更是一份理解和支持。我学会了用同理心去对待每一位来访者,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暖和人文关怀。
控申检察工作要求我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判断力,办案时仔细审阅材料、分析案情,准确研判案件性质和解决方案。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知识体系,使自己成为一名“全科医生”,确保办案时作出精准判断。
在接访中,我经历了许多挑战,也收获了成长,学会了如何在复杂情况下保持冷静和客观,如何有效解决问题,如何更好与人沟通。更重要的是,我深刻体会到了检察工作对于社会和谐、公平正义的重要意义,信访接待不仅让我实现了自身价值,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对检察事业的热爱。
控申检察工作是检察机关直接面向群众的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工作中,我经历了从初识的懵懂到逐渐深入了解,再到如今深刻体会,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成长。
耐心倾听如我在诉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检察院三级检察官 扎西娜姆
控告申诉检察工作宛如检察事业中的一座坚实桥梁,一头连着司法公正,一头连着人民期盼。从前端受理到中端分流,再到后端办理答复,不仅涉及面广,更要求办案人员具备全面的知识体系、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
做耐心的倾听者,践行为民办实事。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常常面临紧急情况、复杂矛盾和群众的激动情绪,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专业的判断力和果断的行动力去妥善应对,既要耐心倾听群众诉求,更要用心用情回应群众期待,努力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解决信访人的实际困难。
做审慎的“质检员”,维护司法公正权威。办理刑事申诉案件,往往面对争议的升级和矛盾的激化,需要抽丝剥茧、去伪存真,全面分析事实、证据和诉讼程序等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因素,从审判监督的视角评判已决案件,坚守法律底线,发现原案可能错误的及时移送刑检部门办理,同时兼顾司法的严肃性,维护正确裁判结果。此外,以办案为镜,通过回顾检视履职过程,发现瑕疵和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避免问题再次发生。
树牢“如我在诉”意识,确保赔偿请求权的实现。审查国家赔偿申请时,应当理性看待、正确对待本院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案件,符合赔偿条件的应赔尽赔、及时赔付,依法保障权利得到救济。严格按照法定条件、范围和程序,全面规范履行国家赔偿职责,防止因赔偿决定不当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侵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我将始终脚踏实地,不断学习求索,真正担当起控申检察官的使命,守住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
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检察院一级检察官 宋君晓
信访是信任的访问,控申工作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信访群众带着“求助”的心态走进检察院,迫切希望通过法律监督帮其解决急难愁盼。2023年,我接待过一名故意伤害案件的信访人,多次来访要求检察机关抗诉。经审查,法院判决并无不当。为实质性化解矛盾,我秉持“如我在诉”情怀耐心倾听其诉求,通过释法说理阐述案件判决结果的依据,再从倾诉中把握其不服判决的心结所在,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积极化解。
我至今仍记得曾对她说过的那句话:“如果您是我家里的长辈,我会劝您不要让自己陷在其中,尽快放下心结好好生活。”信访人哭着说:“检察官,谢谢你,如果我有你这样的孩子,我就不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最终,她表示接受检察机关不抗诉的决定并不再申诉,今后会好好生活。
2022年,我从公诉岗位调整至控申岗位,从指控犯罪转变为化解矛盾纠纷。如果说刑事检察是打击犯罪的前沿阵地,那么控申检察就是保障权益的最后防线。从事信访接待工作期间,类似上述的事例数不胜数,让我感受到“如我在诉”不仅仅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情怀和责任担当。做好控申检察工作的关键就是时刻秉持“如我在诉”之心,以真诚、耐心和责任心去对待每一名信访群众和每一起信访案件,用心解法结化心结,用情点亮他人生命中的至暗时刻,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让每一名来访群众在控申检察窗口感受到更多公平正义和司法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