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变“小”是会成为习惯的。一个人在亲情里卑微惯了,在爱情里同样容易卑微。
——六神磊磊,《读者》2024年第4期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行为对子女的三观有直接影响。
斤斤计较的家庭,养不出博爱的孩子。
温馨积极的家庭,养不出不忠不孝的子女。
父母与子女本是世间最亲密的,有着血脉亲缘,有着关怀与温暖。
可一旦父母用错了方法,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可能变成仇人。
来源:视觉中国
语言暴力,情绪不稳定
表姨夫妇是情绪特别稳定的人,尤其是对孩子。
从小表哥就挺聪明的,他喜欢运动,但不爱学习,成绩一般。
亲戚朋友跟着着急,劝他们停了表哥的篮球课和街舞课,抓抓学习。
表姨夫妇却没有采纳,他们说,表哥虽然成绩不好,但不能否定他的其他优点。
有一次,表哥打球时误伤了队友,队友的妈妈不依不饶,找上门要求赔偿。
表姨夫妇带着对方跑医院、做鉴定、找老师证明,和家长调解,耗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还一直安慰表哥,没有骂他一句。
表哥毕业后进入社会,也一直是开朗自信的样子,他善于交际,开办了自己的工作室,事业有成。
如今提起表哥,大家都会说他很优秀,有头脑、肯努力。
表哥却说自己何其幸运,有一对情绪稳定、永远都安慰他、支持他的父母。
著名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我们听了太多来自父母的中伤话语,见了太多语言暴力造成的悲剧。
子女的自信匮乏、安全感缺失、怯懦无能,首先源自父母的错误对待。
“你怎么那么笨?”
“你怎么什么都做不好?”
“我怎么生了你这个祸害?”
这些话如同锥子,扎穿了子女的自尊,刺伤了子女的灵魂。
往后余生,子女都将为了治愈被父母不稳定情绪伤害的灵魂而努力。
来源:视觉中国
债主心态,控制欲强
寻亲节目《等着你》中,有一对耄耋老人,来寻找自己离家多年的儿子。
老人是高知家庭,曾经有一个听话懂事、学习成绩又好的好孩子。孩子就读于南京大学物理系,这让他很满意。
但老人没想到,他们老两口最终会被儿子拉黑,二十多年断绝往来。
老人最后悔的,就是从小到大对儿子的过度监督和棍棒式教育。
他会强迫儿子吃两碗饭,会在儿子和自己观点不一致时毫不犹豫地挥巴掌,也会强迫儿子去追他并不喜欢的女孩子。
有一次,儿子不小心将邻居家屋顶的瓦片踩碎,邻居跟他告状。
他让儿子跪在人来人往的公共回廊前作为惩罚,无视儿子的自尊心。
他还随时监控儿子的课表和行程,精准了解儿子在校的所有情况。
且在未告知儿子的情况下,骑走儿子的自行车,让儿子淋雨寻找,事后没有丝毫歉意。
这些事情长久堆积下来,儿子痛苦难堪,最终选择离家漂泊,哪怕生活过得不如意,也绝不回那个让人窒息的家。
《不被父母控制的人生》一书中说:“在不健康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即使在成为父母后,他们也依旧保持着不成熟的人格。”
父母的手伸得太长,控制欲太强,会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让孩子抬不起头。
来源:视觉中国
要求过高,苛刻至极
家乡有位成功的吕姓商人,他自己从小吃过很多苦头,社会经验丰富,见过很多优秀的人,也见过很多失败的教育案例。
所以他在教育上,对孩子很宽容,既给他一定的自主权,给他很多支持,也给他很多爱。
他常对儿子说:“我自己本就不完美,没读过多少书,但我也在学习做个好爸爸。”
在他的包容和支持下,儿子开朗自信,善于言谈,还很爱父母。
遇上吕姓商人这样的父母,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毕竟大多数人,都因为那句“都是为了你好”而噩梦连连。
心理学期刊《心理学通报》曾发表过一篇研究文章,针对一万多名大学生进行了调研。
结果发现,父母的期望、批评,与完美主义相关,也与追求完美的社会思潮有关。
尤其近30年来,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在快速增长,导致更高的抑郁、焦虑水平。
当子女怎么努力都无法满足父母的期待时,子女会陷入自我怀疑,最终产生仇恨情绪。
苛刻的父母,把压力给到孩子,把完美主义的幻想留给自己。
来源:视觉中国
苦情演出,道德绑架
不久前,一条奶奶和孙子对谈的视频火了。
视频开头便是奶奶对孙子的暴击:“给你把饭都盛好了,菜也烧好了。我在家热死了都不开空调,你知道为什么吗?”
一听这话,就让人头皮一紧,似乎可以预见奶奶对孙子“不懂事”的谴责。
这位奶奶用视频记录自己给孙子做饭的第49天,视频无一不在彰显奶奶的无私付出。
可孙子很清醒,根本不接受这种道德绑架,直接回怼:“热死都不开,你只能感动你自己,感动不了我们任何一个人。”
爱的确很多,但没必要如此辛酸。
隔辈人尚且如此,父母更甚。
有位妈妈在网上晒出自己的晚餐,是一锅白菜炒饭,十分清淡。
悲情音乐的烘托,配上“儿子买20多元的奶茶,我们老的在家吃剩饭剩菜”这样的文案,无端让人气闷。
孩子在外吃香喝辣,父母在家吃糠咽菜;孩子在外玩乐挥霍,父母在家辛苦劳作。
真若如此,谁都不能心安理得。
但问题是,这些人家本也不是这样落魄贫困的情况,只是想在孩子面前营造自己的不容易。
苦情式表演,换不来孩子的感恩,反倒让孩子也活得不痛快。
与其如此,不如试着一起感受人生,把彼此当作平等的旅伴,而不是付出与索取的关系。
来源:视觉中国
“没苦硬吃”,给儿女添麻烦
有两位比邻而居的老太太,家里的小麦都到了收割的季节。
一位节俭惯了,不顾自己身体不好,弯腰下地收麦子,收了40多斤,累病半个月。
儿女不但要请假照顾她,还要下地收割剩下的小麦。
另一位知道自己身体不好,便花钱雇人收割小麦。
不但没让儿女操心,雇佣的人还帮忙收割了家里的蚕豆。
很多老人年轻时生活在物资贫乏的年代,节俭惯了,才有“有福不享,没苦硬吃”的习惯。
但也有一些老人的想法与之相反。
比如有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奶奶,就非常睿智,她是那种夏天要开空调、冬天要吃火锅、春秋就想去旅游的人。
在老人家看来,如果不能享受越来越好、越来越便利的世界,那么长寿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而老人家的这种想法,也让子女安心了不少。
时代已经不同,世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轻一代的思想已经打开,父母的观念也要不断更新。
来源:视觉中国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牢不可破,也无比脆弱。
其实,为人父母最应该明白的道理是,子女并非自己的附属品,自己也并非子女的主人。
爱要有,但不要过多;爱的方式要妥帖,不要用力过度。
精心呵护的感情,才能长长久久。
愿我们都学会如何跟孩子、跟父母相处。
作者:小贝,多平台签约作者,文章散见于“慈怀读书会”“读者”“樊登读书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