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不过,出局;熬过去,出彩。

人这一生,总有太多的沟沟坎坎,让人备受煎熬。

总以为,熬就是硬撑着,直到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其实不是的,熬是一门艺术,是心态和言行举止、家庭的协调和配合。

建议你,去杭州的西湖畔走一圈,在看风景的时候,也感悟风景背后的故事,知道以史为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灵隐寺:别太用力,人生只能半满。

寺院里有一副很有名的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对联告诉我们,不管你做什么,都没有办法完美无瑕,你要是一定要完美,那就每天都在煎熬了。

南宋时期,有一个叫济公的禅师,出家之后,乐善好施,还法力无边。但是他却总是喝酒吃肉,不守清规戒律。

他来到灵隐寺,做了慧远禅师的弟子。

寺院里很多弟子看到济公,就不顺眼,还状告其喝酒吃肉,要求把其赶出去,避免坏了大家的名声。

慧远说:“法律之设原为常人,岂可一概而施;佛门广大,岂不容一癫僧!”

从此,再也没有人指责济公了。

回头看,你因为什么事情,苦苦煎熬呢?很大一部分,是你内心的执念。

古话说:“苦为苦,乐非乐,只是一时执念而已。”

当你放下执念的那一刻,你不会得到想要的物质,但是你的精神,是神清气爽的。

就一直过半满的人生吧,然后去享受追求圆满的过程,一辈子在追求,一辈子都在享受,这不就是“熬得快乐”吗?

比方说,工作了好多年,一次都没有拿到单位的最高奖励。那也是没有关系的,你积极向上的精神,得到了上司的认可;你帮助了同事,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你啊,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就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白沙堤:多想一想,办法总比困难多。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写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到了西湖,你一定要去白堤走一走,道路的两边,杨柳依依,湖水轻轻拍打堤岸。

在唐朝时,西湖叫钱塘湖,是钱塘江的一部分,也没有如今这么美。

湖里有大量的淤泥,大雨过后,湖水会四处奔流;到了干旱的季节,又会干涸,一点用处都没有。

有一个叫李沁的官员,带着地方百姓,在湖畔修建了六口井,保证了当地人用水的需求。但时间一长,井就废了,地方百姓守着一个湖,却喝不上水。

白居易到杭州做官的时候,到现场查看,又多次召开领导碰头会,耗时三年,把六口井清理了一番,又在钱塘门外的石涵桥附近修筑了一条白公堤。让西湖的水,能够稳住,从而有了浇灌田野的能力。

白居易离开杭州的时候,感慨地说:“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时过境迁,白公堤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们今天看到了白沙堤,也不是白居易修建的。但是他的功劳,却被牢牢记住了。

在没有农业机械的古代,靠人工来清理大量的淤泥,在淤泥地上修建堤坝,这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白居易却经过反复验证,找到了修建提拔的方法。据说,他组织大家收割芦苇,编成巨大的芦苇席,上面倒上淤泥,就很稳定了。

人在煎熬的时候,一定是遇到了难题,非常棘手。

但是你不要太担心了,应该冷静下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搞清楚,很快就会有办法。

请相信,老天给你一份困难的时候,也会给你一把解难的钥匙。

多读几本书,提升认知,多找几个人,拜师学艺。在一个行业深耕,你就会发现,所谓难题,其实是自己认知范围之外的题目而已,并不是无药可救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雷峰塔:夫妻同心,黄土也能变金。

鲁迅在文章中写了这样一段话:“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底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

但凡去过雷峰塔的人,都会想到“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

他们苦苦相爱,经营一家小药铺,让日子从穷困变富有。

有一天,法海和尚以惩戒妖精为名,把白娘子镇压在雷峰塔下。

许仙日日夜夜守在雷峰塔旁,后来他们的儿子许仕林,中了状元,前来拜祭。

不管遭遇了什么,都要一家人在一起。爱,终于感动了上苍,让这一家人重新团聚了。

是的,我们熬不住的时候,就是身上有一座塔,一座山。比方说,承担了大量的房贷,到处被人追债等。

但是你联合家人一起,分担压力,又到处赚钱呢?情况肯定会好起来的。

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一把筷子,牢牢抱成团。一起熬,固然残酷,却力量磅礴。

家和万事兴,不仅仅是一句祝福语,还是一种成大事的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看风景,不仅是放松生活,还在提升认知,积累力量的过程。

当你打开门,出门去的时候,就像从黑暗的地方,走到了光芒之地,从困顿的地方,到了开阔的原野。

只要调整心态,找到方法,联合家人,就没有熬不过的事。

熬吧,只要没有倒下去,就还会站起来。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