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已过,在短暂的假期中,你或许已经和父母长辈相聚,或许和此生挚爱相随,又或许和赛博网友相谈。但赏月不必一定在中秋,毕竟“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读到这篇文章的你,不妨放松心情,趁这个机会抬头看看月亮,这个陪伴了我们40多亿年的古老天体。
长久以来,这颗地球唯一的卫星吸引了远古到现代总计一千多亿人的视线,无数的小孩缠着父母问了一遍又一遍:天上的月亮是怎么来的呀?
于是为了让小朋友们乖乖吃饭或睡觉,长辈们就说了许多的故事,而这些小朋友们长大之后又用这些故事哄他们的孩子,于是在一代代的传承中,这些故事就成为了一个个民族的神话与传说。
当然,小朋友们是永远不会满足于这些传说的,总想打破砂锅问到底,不把家长们问到“行了赶紧去睡觉吧!”是不会罢休的。
不过,也正因为这种不满足,人们对于月球的向往才能够不断持续。一有什么能够够得着太空的新突破,人们总是会拿月球去试试——伽利略听说望远镜能看到很远,就第一个手搓了一台用于天文观测的望远镜去看月球;苏联人看到卫星能飞进太空,就第一个手搓了一颗月球探测器去看月球背面;美国人看到载人飞船能把人送进太空,就第一个把人类送上了月球表面……
于是,今天的我们,看月球的感觉已经和古代人完全不一样了。唐代诗人张若虚曾写下“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名句。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后半句改成“江月年年望相异”也许更准确。
当月球褪去了由神话编织的神秘面纱,我们正在用科学的眼光重新审视它。甚至我们都不用和古代对比,就算将时间拨到20年前,我们对月球的认识也绝非今日能比。
20年前正是2004年,我们的“嫦娥工程”正式立项,并许下雄心壮志,3年内实现无人探测器绕月,10年内实现无人探测器落月,2020年前完成月球样本无人采集与返回。当时的中国GDP全球第六,和前三的差距仍然很大,次年天涯论坛的一位用户认为2030年中国的GDP能超越日本,被认为是天方夜谭。
在20年后的今天,我们不仅早就圆满完成了预定的“绕落回”三步走战略,更是额外完成了人类此前从未完成过的史诗级成就——首次着陆于月球背面,首次采集回了月球背面的表面样本。这是当年绝大部分人无法相信甚至不敢想象的。
那么,此时此刻,我们将对未来的20年作出什么样的想象呢?2044年的我们在过中秋节时,又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看这轮月亮呢?
根据目前已经披露和公开的消息,我国已经在2021年开启了“探月四期”任务,在“绕落回”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在月球表面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开展月球表面原位科学研究。而且因为带了“国际”二字,将要来月球共襄盛举的还将包括俄罗斯等国的航天器或科学载荷。
按照预定规划,2028年,月面南极附近将有我国的“嫦娥七号”、“嫦娥八号”和俄罗斯的“月球27号”着陆器,月球附近空间将有“鹊桥二号”和“月球26号”轨道器,再算上业已功成的“嫦娥六号”,这些航天器将构成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在月球原位开展联合无人科研活动。
基本型运行期间产生的月球科学数据在解释一些月球科学问题的同时,也一定会抛出更多的问题,等待人们去揭示;如果在月球南极探测到了水冰,那么它的含量和来源一定值得人们开展后续进一步研究;这些水冰潜在的开采利用的方法一定会成为重要的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科研站联合运行期间的协调匹配机制也将会面对各种挑战,形成各种经验甚至教训……总之,“基本型”的存在可以认为是一种试点,为后续国际月球科研站“完善型”提出从科学目的到运营方式提供直接的参考。
进一步的,自2030年起,国际月球科研站“完善型”将开始建设,而此时按照设想,我国已经实现了首次载人登月,或许我们也可以期待人和月面探测器协同工作、开展原位研究的场景。1970年代的“阿波罗”登月任务开展了一些月面科研任务,但科学目的、科考方式和科研深度仍然有所欠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非常宝贵的,在“阿波罗”的时代,人比机器靠谱得多,所以人承担了许多机器应当承担的任务,降低了“人”作为研究主导的重要性。而如今的我们,掌握了更为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更为深入的月球知识背景,更为科学的航天任务路线,必然将在月球上取得更为深入的科研成果。
于是,2044年,我们将看到一个完善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建立在月球之上:月球表面专能化的无人探测器星罗棋布,即便是第三世界的国家,也平等地享有月球探索权利;月球轨道飞驰着为数众多的通信、导航遥感卫星,它们将是新的“鹊桥”;月球的中高纬度地区,甚至是月球的背面,都可能出现更多中国人的脚印与车辙。
2044年,我们仍然会继续践行月面科研站的升级思路:30年代载人登月和科研站的成功经验让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最终版本——“应用型”成为了可能。2050年左右,月球将建设一个有人的月球科研站。
届时,前期勘测得到的月球表面资源和发展较为完善的资源原位利用技术,将为有人科研站提供较为经济的建设和运行路线。此时,月面的航天员也可能和南北极科考站的成员无异,人员组成会更多地注重科学研究的背景,至于怎么往返地月,怎么在月面生存,已然完全不需要操心。高度自动化甚至智慧化的地月航班、月面舱室内生态系统将成为一项完善的技术,航天员只需要拎包入住即可——甚至可能连包都不用,到站就能够享受和地面差异不大的舱内环境。
而此时我们甚至可能已经开始着手实现载人登陆火星的目标——在月面长期生存经验、月面原位科学研究经验、月面资源利用经验的加持下,我们对前往火星并返回有了更为充足的准备,前往火星的步伐将迈得更为坚定。
于是在20年之后的又20年,2064年的我们或许已经迟暮,但届时,当我们望向月球时,可能月球上已经遍布了人类的痕迹。
来自远古的神话与传说终将在未来成为现实,或许那个时候的小朋友们,听到了“嫦娥奔月”故事之后,会认为这不过是上周发生的事情,而不是早在商周就传下来的神话。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东方玖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