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看到一则热帖,让人不由得感到窒息。

题主舅舅几年前向题主爸爸借了50万,用来给小孩买房。

一开始,题主爸爸很是犹豫,但碍于题主妈妈的逼迫,最后题主爸爸拿出了50万给他侄子买房。

当时,舅舅拿到钱后承诺会给出高利息。

第二年,题主家里也赶上买房,无奈因为把钱借给了舅舅,家里并没有多少钱,一家人最后向银行贷款买了房。

日子就这样到了去年,题主的姐姐准备结婚。因为双方都是普通家庭,就想着各凑一半付个房子首付。

题主爸爸这时提出找舅舅拿回借出的50万元。

可谁知题主妈妈听后,坚决反对,甚至和题主爸爸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从那之后的日子,但凡题主爸爸提起这件事,妈妈都是情绪激动地反对。

后来甚至说出,舅舅给的利息比银行高,要把钱存在那等本金涨几倍再要回来。

看着一旁十分执着的妈妈,另一旁十分无奈的爸爸和无法理解的姐姐,题主内心十分难受。

几十年来妈妈并未工作,家里的收入都是爸爸辛苦挣来的。如今一家人需要用钱却因为妈妈的坚决反对发生了巨大的分歧。

题主不知,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把这笔钱要回来,结束家庭的矛盾。

帖子曝光后,网友@是笑疯了的高赞评论一下子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老扶弟魔真可怕。”

且不说借钱的时候要量力而行,掂量一下自己家庭的财务状况。退一步说哪怕已经把钱借出去了,到了真正需要用钱的时候,第一考虑的也应该是家庭内部的需求。

让家庭因为这笔钱陷入矛盾,却始终不愿意开口向亲哥哥要回,这样的举动只能说是毫无界限了。

心理学专家李雪在作品中提出:

“界线,可以说是中国人最缺乏的概念之一。”

不得不说,有太多人,他们胡乱作为,肆意越界,不断挑战着彼此关系的最底线。

2

在网上看到一位网友的吐槽。网友今年初刚结完婚,新婚不过半年就遇到老公妹妹放暑假,说是过来探亲,直接住了进来。

由于网友老公的父母早些年分开了,他和妹妹两人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经济方面相对弱些。

网友老公作为哥哥,工作后便承包了妹妹的所有开销,平均每个月2000到3000元。

网友了解到老公家的特殊情况,对这笔支出从未计较过。

然而,这次暑假妹妹来家中住的这一个月,却让网友有些抓狂。

因为妹妹对这个地方人生地不熟,所以除了两人上班的时间,其余的时间都要陪着妹妹。

其次,妹妹在家只点外卖吃,吃完从不收拾,满桌的外卖盒都得等到网友下班到了家再开始收拾。

暑假大部分的时间里,妹妹吃完饭就往沙发上一坐,掏出手机就玩了起来,从未动过手指帮忙下家务。

最让网友难以忍受的是,网友白天出门上班时,妹妹会私自到主卧用网友梳妆台上的化妆品,一个月时间已经把网友囤了两个月的面膜偷偷都用完了。

一开始,网友顾及老公的想法,也想要对妹妹多些照顾,但相处的这一个月时间让网友从头到脚趾都难以舒展。

崩溃的是,妹妹并未开口要离开,网友老公更是碍于面子不便开口,网友在其中只能日复一日地煎熬着。

记得哲学家Heraclitus说过:

“世界的一切次序,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说到底,哪怕最亲近的人,也要守住彼此间的分寸,才不至于让关系变得紧张。

3

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一个理论,叫做课题分离。

具体说的是,要想解决好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他人的课题。我只负责把我的事情做好,而你也只负责把你的事情做好。

具体一点说,怎么辨别一件事是你的课题还是他人的课题呢?

这里有两个原则供参考:

①先看这件事的结果由谁来承担

②再看这件事由谁去做

通过这两个原则,你就会知道一件事最终的实施者,才是这件事情的最终决策者。

换句话说,学会分清自己的事,专心做自己的事,尽可能不去干预别人的事,这就是保持界限。

例如第一个事例中,既然赚钱的主体是题主的爸爸,那么就有题主爸爸自己来决定要不要借钱,以及借了钱后何时拿回来。

王梓恒在《家庭关系痛苦的根源:中国人普遍缺乏界限感》一文中也说过类似的言论:

“这个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

明确哪些事是自己的事,哪些事是别人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也不要侵犯他人的界限,让界限感清晰起来,才是我们从现在应该开始做的事情。”

经历越多,你越会明白:人与人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贸然越界,只会让关系变得紧张;唯有守住边界,才是对彼此最起码的尊重。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