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称他老叔 不知底细的都以为他是张作霖的亲弟弟
说起奉系军阀大帅张作霖当年的风云往事,有一个人的名字是必须常提到的,他就是在奉系集团口碑上佳且名气也不小的张作相。
单从字面上看,谁都会简单判断:张作霖、张作相是亲兄弟吧?两个人的名就一字之差,大概差不了···
其实还真差了。因为张作相与张作霖从祖辈起就“非亲非故”。张作相是锦西义县人,而张作霖是奉天海城县人。两人只是名字上的巧合,并没有血缘关系。
但历史机遇把他们撮合在一起,成为两次结拜的结义兄弟,也成了比亲兄弟还亲的兄弟。
张作相1881年出生,比张作霖小6岁,他祖籍河北省深县,出生在锦州义县,本名张辅忱。9岁时到村里的学馆念书,学馆老先生为他起了学名张作相,与1875年出生于奉天海城县的张作霖小时候天各一方。
在张作霖早年洮南关帝庙结拜弟兄中,按年龄顺序,张作霖位居第七,张作相位居末尾的第八,所以后来张学良将他称为老叔。
张作相少年家境贫寒,当过泥瓦匠。1901年他将杀死族兄的仇人打死后投绿林入伙谋生。之后又率二三十人的队伍投奔当时在北镇活动的张作霖山头,在北镇桑林子一带组织地方保险队。
张作霖和张作相结识后,不仅意气相投,而且名姓还如此巧合,使张作霖十分欢喜。1902年,清廷新民府收编了这伙绿林武装,张作霖被任为新民府游击马队管带,张作相为哨官。
随着势力日益壮大,经张作霖提议,马龙潭、吴俊升、孙烈臣、张景惠、冯德麟、汤玉麟、张作霖、张作相八人于1907年结拜为兄弟。
(剧照)
1911年,张作相从东三省讲武堂毕业,成为一名科班军人。在多场征战中,张作相机智勇敢,曾于枪林弹雨中只身救张作霖突出重围。因此两人结下患难之情,谊同手足。
民国成立后,张作相的军职一路飙升,先后任团长、旅长,奉天警备司令,吉林省督军兼省长、军长,东三省护路军总司令,陆军上将。但他为人处世低调,不愿意争名夺利。
1916年,张作霖任奉天督军兼省长,张作相任陆军27师步兵旅长。1918年段祺瑞任命张作霖为东三省巡阅使,张作相任巡阅使署总参谋长、参议,兼任27师师长和卫队旅旅长。这期间,张作霖重建东三省讲武堂,委任张作相总管。
张作霖统治东北期间,张作相曾三次推辞对其职位的升迁。1919年8月张作相任第27师师长后,张作霖感到张作相不在自己身边,工作起来很不顺手。不久,他提议任命张作相为东三省巡阅副使。张作相认为职位太高,坚辞不就,遂被改任为东三省巡阅使署和奉天督军署两署总参议。1921年初,黑龙江省督军孙烈臣转任吉林省督军,张作霖要任命张作相为黑龙江省督军,也被张作相婉言辞却,并建议让第29师师长吴俊升出任。
张作相说:“论资历我不如兴权(吴俊升),论年龄他也比我大。为表示待人公正,不徇私情,请让兴权先升,这对我们的前途和事业有好处。”
1921年5月,北洋军政府特任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兼蒙疆经略使,规定“各该特区都统,均应归该经略使指挥节制。”以此驱逐了老迈的热河都统姜桂题,让奉系派员充任。
张作霖见此,马上决定派张作相出任热河都统,但张作相仍执意不肯,并极力推荐28师师长汲金纯去当了热河都统。
在1922年的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张作相兼任镇威军东路第一梯队司令,进驻永清一带。奉军战败退驻榆关,北洋军阀政府趁机发令对张作霖撤职查办。
张作霖在心灰意冷,准备下野之际,请来张作相商议对策。张作相坦陈利弊,竭力劝阻张作霖打消下野念头,支持他重整旗鼓,整合军力,从头再来。张作霖于是任命张作相为镇威军第三路总司令,在榆关背城一战,使奉军转危为安。
1925年冬,奉军悍将郭松龄倒戈反奉,张作相率部正驻守冀辽边关一带。郭郭松龄叛军先出关的两个团,在山海关姜女庙都被张作相下令缴械,继尔出关的两团也被他给解除武装。郭松龄致电张作相谴责说:“榆关缴械,姜女庙进逼,龄之原定计划全为我公破坏。”
这年岁末,张作霖在沈阳大帅府召开东三省军政会议,讨论处理郭松龄兵败身亡后的善后问题,
会上,奉系高级军政大员悉数参加。吴俊升、汤玉麟、杨宇霆等人皆要求张作霖将郭的部属“一网打尽”,“根除首要分子。”唯独张作相从奉系稳定大局着想,苦劝张作霖万万不可株连郭的部属,应“一律免究”。
但张作相的意见遭到多数人的反对。眼见形势十分严峻,张作相竟痛哭失声说:“如果非杀他们,那就先把我张作相杀了吧。”
最后,张作霖权衡利弊,采纳了他的意见,从而使奉系内部避免了一场自相残杀的悲剧,为东北军保存了一批骨干力量。
张作相待人谦和,又无不良嗜好,在奉系集团中日益德高望重,被尊为忠厚长者。1928年,大帅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死后,东三省议会联合会召开紧急大会,一致推举张作相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由奉天省议会议长等人将公推书和印信送至沈阳张作相公馆。但张作相决意推辞不就,并退回公推书和印信,转而极力推举年仅27岁的张学良子继父业,自己则全力辅佐。
(电视剧中的张作相)
张学良接了帅印任后,张作相私下对张学良诚恳地说:“小六子,你放心干好了,我们都会支持你。在公的方面,如果我们不服从你的命令,你只管拿军法来办我们;可是私底下,你还是我的侄儿,如果你不好好地干,我会在没人的时候,打你的耳光。”
张作相一心辅佐少帅张学良,张学良更对这位“老叔”格外敬重,开口必称老叔、辅帅。又让夫人于凤至做了张作相二夫人花福田的干女儿。
1928年12月张学良通电宣布东北易帜,实现国家从形式上走向统一,张作相大力支持并在东三省议会联合会上领衔向国民政府宣誓。1930年9月,张学良率东北军主力进关,张作相留守东北,任东北四省留守司令,驻沈阳大帅府,主持后方一切事务。
此一年后“九一八事变”爆发,张作相时任东北边防军驻吉林副司令官兼吉林省主席,但他正在锦州西郊料理父亲丧事,把职责委托给了参谋长熙洽代理。熙洽趁机出卖了吉林,当上了可耻的汉奸。
张作相对此非常愤慨,申令吉林军政人员不要听从熙洽的伪令,并派诚允到宾县另建吉林省临时政府,但已无济于事,无可挽回。
"九·一八"事变后,张作相从锦州去北平,与张学良商讨对策,张学良转请南京政府,令张作相代理东北边防司令长官,设长官公署于北平,以维持东北危局。张作相以东北边防机构在北平挂牌为耻,坚持不就。
1933年,张作相退出军政界。此后,他一直在天津英国租界隐居。期间,他当年的盟兄张景惠投敌当上了伪满洲国总理大臣。为拉他下水投敌,张景惠曾几次派人找他,劝说他出山帮助日本关东军干事。面对日伪当局的一次次威逼利诱,张作相保持了民族气节,严词拒绝出任任何伪职。日寇恼羞成怒,竟丧心病狂的将其父的坟墓炸毁。
抗战胜利后,张作相仍隐居天津。1948年,蒋介石去台湾前夕,曾派人催请他先去台湾,几次送来飞机票,并为家属准备了半条船的空位,他都未动心,而是在天津迎接了新中国的解放。
(张作相天津旧居)
1949年3月,张作相因病逝世。周恩来得知消息后,深感遗憾,他曾对张作相的外甥周毓文说:“老先生怎么故去了,我们还要请老先生出来一起工作呢···
张作相曾为国家和民族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因此被称为爱国民主人士。
(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