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开学已经两周

家长们正忙碌地筹备着10.1黄金周的亲子游计划

期待着与“神兽们”共度欢乐时光

然而,一些家长却发现

他们的孩子突然患上了手足口病

这无疑给愉快的假期计划蒙上了一层阴影

事实上,手足口病并不是个别现象

根据2023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全国全年共有167万人患病

其中绝大多数为儿童

这种疾病的高发期与孩子们

开学季不谋而合

给家长和孩子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4-7月为春夏季高峰,9-11月为秋季高峰。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约为2-10天,平均3-5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床表现多以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缺乏等症状。重症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传播途径包括

呼吸途径

与患病孩子说话,咳嗽或打喷嚏形成的大水滴接触;或接触到患病孩子的呼吸道分泌物(鼻粘液、唾液)等导致得病。

粪-口途径

当健康的孩子经口摄入这些病毒,比如玩了有病毒的玩具之后吃手;或者患病的小朋友拥抱时,碰到了皮肤上的疱疹,之后吃手;或者直接舔到有病毒附着的玩具、墙面等,都会导致发病。

病程分为4个阶段:

01

潜伏期

幼儿被病毒感染后多会经历3~7天的潜伏期。潜伏期无临床症状,患儿在潜伏期即具有传染性,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

02

发热期

起病急,体温一般不超过38.5℃,伴有食欲不振,流涕,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03

疱疹期

发热1-2天后在患儿口腔、手、脚和臀部出现米粒大小的丘疹或疱疹。

03

恢复期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一般情况下7~10天后疱疹愈合,不结痂,不留瘢痕。

手足口长期位居法定传染病前列

提起2008年那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北京奥运会。然而同年手足口病在安徽省一个地方爆发,并且导致了22个无辜的小生命逝去。当时在地方引起广泛关注,当地有小孩的家庭一时间更是人心惶惶。同年五月,原国家卫生部决定将手足口病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自纳入监测以来,手足口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长期位居法定传染病之首,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1]。据统计显示:2008-2017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18 183 889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34.75/10万。全国报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157 065例,年均重症率为1.05/10万[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以前,我们从疾控中心发布的2023年7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中可以看到,丙类传染病中手足口位居第二,与流感数量相当。

其中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托幼机构等。2008-2017年全国年均报告手足口病暴发疫情 600 余起,90%发生在托幼机构[3];2014—2016年全国学校传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手足口病是肠道传染病春季事件数量最多的疾病,占 74.35% ,主要集中在托幼机构,占81.89%[4]。

2023年夏季上海一夏令营内,一家长表示孩子参加夏令营7天后回家当天出现就有低烧、恶心、喉咙痛等症状,手脚出现小红点。次日小红点增多,去医院检查后确诊手足口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续得知与孩子同个宿舍的其他6-7个孩子均被感染。因此,开学季的学校尤为需要关注及预防。

手足口如何预防

手足口病在患者感染初期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尤其在感染后的第一周。病毒通过呼吸道排出可持续2至3周,通过粪便排出的时间甚至可能长达2至3个月,这使得环境中如地面、墙壁、玩具等物品表面常常成为病毒的藏身之所。因此,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受污染的物品或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预防方式:

接种疫苗

自2015年12月我国EV-A71疫苗获批上市以来,它在预防由EV-A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方面发挥了显著效果,尤其在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上效果明显[5]。为了最大化疫苗的保护效益,建议家长们及时为适龄儿童接种EV-A71疫苗。接种疫苗不仅能够降低孩子感染EV-A71病毒的风险,还能有效预防可能伴随的严重并发症,如脑炎和心肌炎。此外,及时接种疫苗也是减少病毒传播和控制手足口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疫苗接种,家长和监护人还应采取其他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病人:避免亲密接触生病的病人,不要拥抱、分享玩具、餐具、洗浴用品,从而避免感染。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病菌;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避免接触有传染病症状的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黄礼庆.我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24,40(04):533-536+541.DOI:10.19568/j.cnki.23-1318.2024.04.0015.

[2] 李嘉铃,韦俞伽,董柏青,等. 2008—2017年我国手足口病发病和死亡变化趋势研究[J]. 疾病监测,2022,37(2):233-240.

[3] 张静,李秀惠,李丽,等. 手足口病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2,43(5):771-783.

[4] 翁熹君,王锐,王霄晔,等. 2014—2016年全国学校(托幼机构)传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 疾病监测,2019,34(5):446-450.

[5] 王小莉. 北京手足口病疾病负担及其EV-71疫苗接种效果的评价[D].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多板块,静待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本文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文中涉及药物、技术、产品等只做表达所需,不具任何治疗建议,具体治疗方式请前往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检查及治疗。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