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80岁的路生梅被授予“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

路生梅的80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前24年,她在北京出生、长大、上学。24岁时,她从北京第二医学院,也就是现在的首都医科大学儿科专业毕业。响应当时的国家号召,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她因此来到距离北京700多公里,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的陕西佳县,在这里工作生活了56年。

退休前,路生梅是陕西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儿科主任医师。退休后,她坚持每周一、三、五上午到医院义务坐诊。不在医院坐诊的时候,很多家长会带着孩子来她住的窑洞看病,即使是深更半夜,她也不会推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路生梅:我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一般半夜打电话的,病人都是厉害的病。

记者:您都八十多了,您的儿子闺女放心吗?

路生梅:我觉得我什么都能干,我想要安排的东西,都计划得很长远。

为方便患者就诊,佳县人民医院为路生梅开设了专门的诊室。1968年,路生梅来到这里时,这里只有两排老式窑洞,4名医生,2名护士。当地群众患病后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小病拖成了大病,甚至失去生命。

刚到佳县不久后的一次出诊,让路生梅至今难忘。在一间昏暗的窑洞内,一位产妇正在生产。婴儿出生后,准备用来剪断脐带的是一把生了锈、没有消毒的剪刀。路生梅由此了解到当地新生儿破伤风事件高发的原因。

路生梅:我们尽己所能,普及新法接生知识,甚至我们到农村去给病人做新法接生的工作。

记者:回过头去看,您做这些给当地带来的变化是什么?

路生梅:如果我们不到这来,不普及新法接生,这里的妇女和儿童还会继续受损害。这些事情做过之后,我感受到,这里基本新生儿破伤风就没有了,都是新法接生了。

在佳县的初期,靠着一点一滴的成就感,路生梅挺过了艰难的适应期。她没有住过窑洞,生火是她遇到的第一件难事,每次都弄得满屋子烟尘。折腾几回后,她干脆不再生火,晚上就蜷缩在冰冷的土炕上睡觉,后来在同事和老乡的帮助下才慢慢学会生火。很长时间里,当地的生活用水是用毛驴从黄河边驮来的,不仅浑浊,每人每天还只能分到一瓢。而且,那时医院实行“半医半工”制度,路生梅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修梯田、修公路,下午收工后接着到医院值夜班,本来瘦小的她体重减轻了十几斤。现实的困难,加上思乡之苦,也曾让她向往回到大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路生梅:我们这一代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打退堂鼓。那段过程当中,能够支撑我下来的,就是我们老师的一句话,“哪怕你就在石头缝里,就记着你的天职是给别人解除病痛,你就记着这个就对了。”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路生梅就像一颗种子一样,在西北的黄土地发芽生根。用路生梅的话讲,她是一个容易动感情的人,在倾尽全力帮助救治患者的过程中,她对这里的人产生了感情。

让路生梅产生感情的还有一个小伙子,他叫高正胜,本地青年,卫校毕业后成为佳县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路生梅来到佳县的第三年,两人结婚成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路生梅是学儿科的,但她刚来的时候,医院里没有独立的儿科,专业队伍和治疗水平都是不足的。一次,一名四个多月大的婴儿因为百日咳处于痉挛性咳嗽期,来到医院,治疗从早上九点持续到下午六点,抢救进行了三十多次,结果以失败告终。但孩子的母亲却给在场的医护人员跪了下来,感谢他们的尽心尽力。也就是这一跪,让路生梅下决心要把医院的儿科建起来。为此,她多方争取支持,外出进修学习,筹集启动资金,还自掏腰包培训医护人员。1984年,佳县人民医院儿科正式成立,路生梅担任第一任儿科主任。

路生梅:儿科的专业技术水平确实提高了。比如小儿静脉输液,我亲眼看见过一个病人,因为脱水休克,没有扎上液体,孩子继续休克就死掉了。我一定要把这里的小儿静脉穿刺技术搞上去,所以成立儿科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把分到我科室里所有护士分期分批到县儿童医院,就学小儿静脉穿刺技术。

在路生梅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佳县人民医院儿科发展成为医院的骨干科室,诊疗水平不断提升,得到了患者的广泛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在佳县大街上,很多人都能认出路生梅。如果把退休后的25年算上的话,路生梅在这里行医已经56年。

20世纪80年代,随着时代环境的变迁,与路生梅同一批到佳县来的年轻人开始返回各自的城市,路生梅也获得了回北京以及其他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但是都被她放弃了。

记者:您动过心吗?想过没有?

路生梅:想过,但思来想去还是没有走。我已经习惯了这个地方的条件,真到了大城市未必能适应。主要是在情感上,舍不得这。

2007年,丈夫高正胜因病离世,给路生梅留下无尽的怀念。

记者:这么多年过去了,您想他吗?

路生梅:想也没用,我从来没有见过那种送人的葬礼,无论城里的老百姓也好,防疫站医院的工作人员也好,或者我们行政干部也好,抬着他的灵柩,从太平间一直走到城中心。又绕路,绕了佳县城一周才给他送上车。老百姓之所以这样热爱,可见他的人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将全部的心血投入事业,在路生梅内心,也留下了一份对子女的愧疚。

路生梅:前几天看樊锦诗写的一本书,她觉得对不起孩子,我也觉得对不起孩子。特别是自己工作忙的时候,也不允许你想孩子,也就忘了孩子,等把病人处理完,抢救完以后,孩子觉得真的可怜。

谈及这次获得“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路生梅反复强调“担不起”,她说“我只是一个县城里的小医生,凭什么和那些研究航空航天的英雄人物放在一起。但只要我有一口气在,能做多少我就会做多少”。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