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0%个体完成生殖蜕壳,即成蟹的最后一次蜕壳,时间比常规河蟹品种提前15天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22日正值今年秋分日,也是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从白色大闸蟹、南美白对虾到家鱼新品种,在上海地区唯一的农科“双一流”高校——上海海洋大学,临港校园食堂摆起丰收宴,由海大人自主培育、自主研发的一系列“科研成果”——鱼虾蟹上桌了。作为水产养殖高手的教师们与新生代表们围坐一起,一边推敲科技兴农,一边尝鲜丰收美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见圆台面上,有国内首个草鱼新品种“沪苏1号”,有螃蟹界刚刚上市的“显眼包”——“白玉蟹”,有2024年农业农村部审定中华绒螯蟹的新品种“申江一号”,有海大科技小院养成的南美白对虾、稻田小龙虾等,还有在渔业资源调查中远洋捕捞而来的金枪鱼、鱿鱼、秋刀鱼等,配上本校劳动基地生长的蔬菜,以及师生自制的鱼糜鱼丸、烘焙饼干、鲜酿啤酒等,师生们共享这道“丰收大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行吃味道,内行论门道。“养鱼”“养虾”“捕鱼”“加工鱼”各个方面,来自不同院系的老师向学生传授经验。“沪苏1号”育种团队教师徐晓雁说,经过连续4代选育,才成功培育出草鱼新品种“沪苏1号”,攻破了世界公认的水产品“增重”科研难题之一。经测试鉴定,池塘养殖的“沪苏1号”1龄、2龄鱼体重,均比长江水系草鱼后代提高20%左右,在广东、江西等省试养效果良好。据预测,2025年“沪苏1号”在全国覆盖率可达30%以上,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草鱼产量可增产约33万吨,增幅相当于5.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培养出大闸蟹名物“白玉蟹”的吴旭干教授团队,将农业农村部今年审定中华绒螯蟹的新品种“申江1号”端上了餐桌。团队成员张冬冬说,“申江1号”主要的经济性状是早成熟和早上市,90%个体完成生殖蜕壳,即成蟹的最后一次蜕壳,时间比常规河蟹品种提前15天左右。因此,也就能够提前约半个月,甚至在如今入秋之前上市。这一品种的诞生有利于均衡大闸蟹市场供应的时间分布,为河蟹养殖市场提供多样化的良种,给养殖者和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俗称“大基围虾”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团队成员李云表示,南美白对虾1988年就引入我国,它们食性广、肉质鲜、经济价值高、养殖周期短。而团队结合上海地区特点,运用“群体选育”技术连续选育,已选育出具有耐低盐、生长快等特点的南美白对虾选育家系子六代。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通过“海虾淡养”的科学方式,从2021到2023年,在苏浙沪等地区已推广应用超万亩池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养好鱼虾,还要物尽其用。从事水产品高质化加工与利用研发的施文正老师说,在鱼糜及鱼糜制品加工技术方面,团队优化鱼糜加工工艺,得率提升3%至5%,还节水降耗20%。在“丰”味品尝环节,由食品学院自制的“鱼韵鲜丸”,就是团队研发的一款产品。它选用优质鱼糜为原料,精确控制解冻、配料、斩拌(擂溃)、成型、蒸煮等关键步骤。团队特别注重加热方式调整,促进蛋白质变性和凝胶网络形成,确保了“Q弹”鱼丸的凝胶强度。其质地细腻,口感醇厚,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完美组合营养与美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知盘中鱼,尾尾皆辛苦。“在军训中吃过的苦,在投喂鱼虾的过程中就显得十分释然。”当天劳动育人主题活动中,来自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学姐志愿者完成暑假期间的校园水体网箱养殖任务,郑重地将“网箱养殖”蓝色队旗交给了下一届的非水产科学专业志愿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海大,专业师生下池塘、走田间、上渔轮、进冰库,深入祖国江河湖海的一线“自找苦吃”;在日常,全校也持续发展“全民”养殖小能手。上海海洋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宋敏娟介绍,学校利用校园水系和空置土地,开辟养殖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让普通同学参与鱼、虾、蚌、蟹养育全过程,也亲身体验蔬菜、瓜果、花卉种植,并共享最终靠耕耘而收获的劳动果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意思的是,就在日前新生报到日,在全校5000多名2024届萌新中,水产与生命学院新生夏榕徽抽中“锦鲤”红包中的开蚌惊喜券,摘得学长学姐们亲手养殖的“申浙三号”珍珠。“妈,这是刚刚开蚌开出来的珍珠,学长学姐帮我们做成了珍珠胸针。”这位幸运儿将这份“珍”贵宝贝送给了母亲,“我们是从贵阳过来报到的,妈妈专程陪我坐飞机很辛苦,将学校的科研成果珍珠送给妈妈,珍贵且有意义。我也会好好钻研学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