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曾经出现过不少被冠名“兵城”的城市。但如今中国唯一的实至名归的兵城,当属格尔木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格尔木市

最巅峰的时候,格尔木市中有一半人口都是军人,堪称是当时全国最安全的城市。

格尔木市的历史

格尔木市是一座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城市,在行政区划上属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区。

该市名字中这个“格尔木”是一个蒙古语词汇,意思是“河流密集的地方”。

玩过文明系列的朋友都知道,建城市需要挨着水建,因为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消耗巨量的水资源。

格尔木这里有大小河流20多条,水流量也特别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格尔木市水网密布

因为有大量河流,所以格尔木市虽然是青藏高原腹地,但在中原王朝的记载中,在汉朝初期这里就有文明存在。

在汉朝时期这里主要是羌人聚集的地方。后续到三家归晋,鲜卑吐谷浑部统治了这里。

唐朝时期这里被吐蕃王国统治,到了清朝,满清将青海地区各部划定游牧区域,并将这里的人口统一编为二十九旗。

到了1949年9月青海解放时,格尔木市的主要局势是哈萨克斯坦族最多,蒙古族和藏族人口次之,另外还有少量汉人和其它少数民族居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萨克斯坦族

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摆在当时中国政府面前的最大几个问题中,民族问题赫然在列。

等1949年12月,中国西北全境解放,党中央决定成立“西北军政委员会”,负责处理西北地区的事务。

西北军政委员会下有个“西北行政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则主要负责处理西北地区的民族事务。

1953年9月,经过一系列民族工作,当地少数民族在现在的格尔木市这里宣布成立了阿尔顿曲克哈萨克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意味着中国政府对这里的管理稳固下来。

进入1960年,这里正式成为了格尔木市,行政区划确定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格尔木市人民政府

不过到了这时候,格尔木市里主要居住的还是少数民族居民,还称不上一座“兵城”。

格尔木市如何成为“兵城”?

让格尔木市成为兵城的契机是两件事,一件是新疆边民出走,第二件事是中苏交恶。

第一件事发生于1962年,当时中国和苏联已经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系列矛盾。

这种背景下,苏联对中国国内边疆区的居民许以优渥的条件,支持他们叛逃。

于是在1962年,有6万新疆边境的少数民族居民叛逃中国,进入了苏联境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塔事件中6万边境居民叛逃至苏联

在这件事发生后,中国政府对民族问题更加重视,于是我国立下了一个当今都还在执行的战略,那就是通过内地移民的方式改变边疆地区的人口结构。

上世纪50年代开始,内地地区就有少量的汉人青年移民新疆、西藏、青海地区,一方面支援当地建设,另一方面是改变当地人口结构。

到1963年,中国政府对这一战略投入了更多的资源,于是这一战略的发展速度陡然加快。从1963年到1966年这3年时间里,我国先后有10万名上海青年移居新疆地区。

到了现在,新疆也还在以优渥的条件吸引内地居民到新疆定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疆汉人

在这个过程中,位于青海省的格尔木市也吸引了大量内地居民搬迁到这里,极大的改变了当地的人口结构。

第二件事不用多说,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逐渐和苏联交恶,到70年代双方矛盾达到了顶峰,以至于双方在边境囤积重兵。

为了防止苏联入侵中国,我国从1964年初步展开大三线建设,到1969年抵达顶峰。

所谓的大三线建设,就是从代理上将中国分为“三线”。一旦苏联入侵中国,这三线就梯次阻击苏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三线建设区划图

青海省虽然属于最安全的三线地区,但因为其本身地理位置靠近边疆区,且格尔木市是联通新疆和西藏的交通要道,是整个青海的交通枢纽,所以这个城市依旧被当成了“半个一线”来建设。

于是上世纪60年代,有大量的解放军进驻格尔木市,参与到了当地的建设。

到上世纪70年代初的时候,格尔木市的人口中已经有一半是解放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兵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三线建设

格尔木市的经济建设

当然,军事要搞,经济建设也要搞。虽然格尔木市在定位上是一座以军事为核心的城市,但对于一个人口在20万人左右的城市中,格尔木市的经济建设也是颇为不错的。

2023年格尔木市的GDP为427.45亿人民币,人均GDP为19万人民币。

这个数据是非常离谱的。要知道中国上海的人均GDP也才19万人民币出头,格尔木市的人均GDP居然能和上海相当。

不过格尔木市肯定是不如上海繁华的,格尔木市的GDP数据主要靠矿产和工业。

矿产方面,格尔木市是中国最主要的锂矿产地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锂矿

这些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人类对锂矿的需求越来越大,格尔木市的矿产发展也是水涨船高。

工业方面,格尔木市作为当年大三线建设中的“三线”,在当年的建设中搬迁了不少的工业到这里。

时至今日,虽然格尔木市只是一个人口20万人的小城市,但其工业发展还是相当不错的。

而工业发展又需要比较多的人手,这使得格尔木市的人均19万人民币的GDP有较大水分(主要是因为矿产资源丰富加上人口少拉高了GDP数据),但现实收入并不算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格尔木市工业园区

可以说当年数万子弟兵进入格尔木市,到今天已经结出了丰厚的果实。

参考资料:

【1】澎湃新闻·《组建中国盐湖集团有何深意|锐见》

【2】中国日报网·《老农垦人古铁旦眼中的“今朝”格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