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徐汇检察

一份小礼品,附带一张印有“扫码返现”字样和群聊二维码的卡片,被装入快递文件袋后,随机发往全国多个地区,引诱签收人扫码入群,落入刷单诈骗陷阱。近年来,这样的快递送礼引流骗局频频发生。日前,徐汇区检察院通过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携手某快递公司,加强寄递渠道安全管理,筑起堵截涉诈快递的第一道防线。

2024年3月,徐汇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中发现,不法分子通过某快递渠道向被害人朱女士邮寄了一份包裹。据朱女士回忆,“包裹里面是一套护甲工具和一张卡片,卡片上印着‘扫码返现18元’和一个二维码。我试着扫了下码,加入了一个群聊,结果真的在群里收到了这笔18元,我就当真了。”随后,对方便以“做任务、充值返佣金”“充得越多返现越多”等说辞,辅以小额返利,一步步引诱朱女士下载某APP进行刷单、充值,骗取朱女士6万余元。

在办理该案的过程中,承办检察官敏锐地意识到,“如果没有前端的‘引流快递’,诈骗分子就无法进行接下来一系列诈骗操作”。为此,在依法打击不法分子的同时,检察官积极落实“七号检察建议”,决定从朱女士收到的这件涉诈快递入手,对该涉诈快递的运输方——A公司的经营状况,收寄、派送快件流程规范,以及寄递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等情况予以调查,助力A公司完善寄递安全管理,从源头上切断涉诈快递的运送渠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承办检察官多次走访A公司,邀请市人大代表以及人民监督员一同与工作人员交流分析研判,2024年6月,徐汇区检察院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携手A公司从进一步强化对电商新业态寄递用户的审核职能、健全与司法机关信息联动机制、增强对重点片区风险人员的关护举措等三方面着手完善。

目前,A公司已加强电商平台协议用户收寄端的审核管理,严格执行验视制度,对邮件物品中夹带各类二维码兑奖、刷单返利、退费等印刷品的情况,均视为疑似涉诈包裹,禁止收寄。同时,A公司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居委会建立了曾被骗人员、易被骗人员“白名单”保护机制,精准开展反诈宣传,及时反馈涉诈苗头性情形,并对一线员工开展了安全培训教育,进一步强化员工大批量、同规格、地址近似等异常件情形的主动辨别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检察官提示

“在此也想提醒大家,切勿扫描来源不明包裹内的二维码,也不要随意点开陌生链接填写个人信息。”承办检察官提示,“另外,勿被小额返利迷惑了双眼,天上不会掉馅饼,凡是刷单均是诈骗。”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