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55年,阿睦尔撒纳配合清军攻灭准噶尔汗国,大小和卓被释放。随后南疆白山派王公霍集斯(千万别将此人与小和卓霍集占弄混了)与大和卓波罗尼都联手除掉了黑山派和卓家族。白山派在准噶尔汗王策妄阿拉布坦即位后一直被打压,几十年后终于迎来了高光时刻,并且彻底击败了老对手。

年底,清军由于粮草不足,撤回位于新疆东部的巴里坤,阿睦尔撒纳反叛。此时,大和卓波罗尼都正在南疆对付黑山派的和卓加罕,小和卓霍集占则在伊犁卷入了阿睦尔撒纳的叛乱。次年,清军再度西进,阿睦尔撒纳逃遁,大小和卓重新归附清朝。

关于白山派此前的胜利,请移步往期文章:

白山派重回南疆:大小和卓站对队,乾隆皇帝看错人

然而,在1756年末,又是因为粮草问题,再加上蒙古撤驿之变,以及辉特汗班珠尔与绰罗斯汗噶勒藏多尔济相约举兵叛乱,清军再度东撤。于是,继阿睦尔撒纳叛乱之后,大小和卓也自立反清。处于巅峰的白山派,打算获得进一步的胜利,不仅要做南疆的主人,还要做唯一的统治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山派首领世系图

不过,大小和卓之间其实有分歧:大和卓波罗尼都主张归顺清朝,只是拗不过他的弟弟小和卓霍集占。事实证明,霍集占的野心给他的家族带来了灾难。本文将对霍集占的错误决策与失败原因试作分析。

一、小和卓草率反叛

如前文所述,清军于1756年底再次东撤。阿睦尔撒纳虽然大败,但作为游牧民族,他善于四处流窜,和清军打游击。战局硬生生地被拖到了冬季,气候转寒,粮草不足,人困马乏,而且阿睦尔撒纳在流窜过程中,还不断挑起蒙古各部族叛乱。

乾隆皇帝为之头疼不已,但也没办法,只能在1757年初,下令将清军主力撤回东部的大本营巴里坤,暂时休整,以待来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军撤回巴里坤,远离准噶尔和白山派

以今人的眼光来看,清朝当时实力尚强,这只是暂时的撤退而已,甚至可以理解成以退为进。不过在见识不够的人看来,整个北疆此时已基本不是清朝所有,卷土重来的阿睦尔撒纳重新占据巴里坤以西。对于霍集占而言,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大小和卓缺乏战略眼光,玩小聪明还是有一手的。之前阿睦尔撒纳叛乱时,霍集占被裹挟进叛军,其兄波罗尼都扣押了随行至南疆的清军将领托伦泰,但是留而不杀,留条后路。后来形势转变,霍集占再度归顺清朝,兄弟俩又把托伦泰礼送回北疆。

此时乾隆皇帝以及定边右副将军兆惠都被霍集占蒙蔽了,霍集占正在南疆组织兵马准备反叛,兆惠却只派遣副都统阿敏道率领着两三千人到南疆招抚。以这点兵力,根本无法应付叛乱,托伦泰就是先例。

不过,兆惠多少还是比远在京城的皇帝消息灵通些,他从其他的南疆伯克,诸如鄂对、噶岱默特等人口中了解到,大和卓波罗尼都略老实些,小和卓霍集占野心不小,恐怕会搞事。

兆惠已感到一丝隐忧,然而乾隆皇帝的关注重心始终在北疆的阿睦尔撒纳那儿。受不到皇帝的重视,兆惠也没办法,只能先派阿敏道领着小股部队去接管南疆,再叫上鄂对和噶岱默特这两个地方实力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兆惠画像

噶岱默特是拜城的阿奇木伯克(该城最高长官),想必是与大小和卓有世仇,在白山派统一南疆时,他怕波罗尼都等人加害,遂投奔伊犁的清军。阿睦尔撒纳叛乱后,他也宁死不从,设法又回到了兆惠的阵营,因此可以信任。至于鄂对,他是黑山派信徒,与大小和卓是天然的仇敌。

于是兆惠决定派阿敏道去南疆,先到紧邻北疆的库车城。兆惠采取的还是相对稳妥的策略,以库车为跳板,再视情况作下一步行动。库车距北疆近,救援与回撤都便利,而且此处是鄂对家族的地盘。

不过霍集占还是先行了一步,等到鄂对等人走到库车城下,发现自己的几名亲属被杀。很明显,库车城此时已经被霍集占控制了。噶岱默特和鄂对见状,力劝阿敏道立即掉头,返回伊犁。

然而阿敏道不知是何处来的底气,库车守军拒绝清军入城,他就带着一百名八旗兵进城。鄂对和噶岱默特还是聪明一些,眼看着阿敏道毫无防备地进城送死,只能带着剩下的两三千准噶尔兵,跑回伊犁通知兆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鄂对画像

阿敏道的底气大概是源于大清朝的国威,可是他低估了霍集占的野心。此时的库车城已经在霍集占亲信的控制下,故而刚一进城,阿敏道和他的亲兵就被缴了械。

霍集占也还是有些脑筋的,他一直没有杀阿敏道。如同当初波罗尼都对待托伦泰一样,他也在观望北疆的动向。然而1757年初,清军撤回巴里坤,霍集占想当然地认为清军必将失败,于是杀害阿敏道,正式反叛。

人的野心过大,就容易被欲望迷了心智,极力证明其计划的可行性,即使条件不够也要强行说服自己。小和卓霍集占就是如此丧失了判断力,继而草率地踏上不归路。

二、准噶尔时期政教之争的延续

霍集占之所以敢于反叛,大概是基于他祖上阿帕克和卓的光辉事迹。然而,准噶尔汗国在两代汗王策妄阿拉布坦、噶尔丹策零的统治下,使南疆形成了各种势力相互制约的格局。简单说来,是以黑山派压制白山派,同时以地方伯克势力压制宗教势力。

关于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策零统治南疆的政策,请移步往期文章:

黑山派复兴:准噶尔在南疆的平衡政策,大乱中的机遇与危机

准噶尔汗国虽然灭亡了,黑山派与白山派也相继起事,但两代汗王造成的影响依旧深远。大小和卓虽然控制了南疆,但还有各种大大小小的势力和他作对,霍集占决定全部清除。

北疆有阿睦尔撒纳在搅局,给了霍集占大把时间来重整南疆。首先,他清洗了黑山派的上层,以及其他宗教势力,比如伊克和卓,他既不属于白山派,也不是黑山派,但同属纳格什班底耶教派。霍集占对这些宗教异己势力毫不手软,尽数清理。其次,霍集占清除了察合台汗族后裔,他们也是白山派的老对手。

以上势力都好处理,然而最麻烦的还是准噶尔统治时期崛起的地方势力,也就是那些伯克们。其中势力较大者,包括拜城的噶岱默特,库车的鄂对,以及阿克苏、乌什的霍集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鄂对及其后代所居住的库车王府

鄂对和噶岱默特,就是之前提及的,随阿敏道入南疆,走到库车又折回伊犁的那两位。他们留在老家的亲属被霍集占谋害,后来一直在清军中效力。而霍集斯家族,之前一直与波罗尼都通力合作,故而留在大小和卓阵营,但霍集占还是不信任他们。

霍集占对霍集斯家族采取既拉拢又防范的措施,把霍集斯家族分散安置,到各个城市去当伯克。霍集斯之兄阿布都瓦哈普为叶尔羌伯克,霍集斯的儿子漠咱帕尔和侄子阿布萨塔尔,分别为乌什和阿克苏伯克,霍集斯的另一个儿子呼岱巴氐尔,就是库车城的守将。而最有威望的霍集斯,任和阗伯克,但不必上任,而是在军中为霍集占效力。

霍集斯家族看似包揽了各大城的伯克,但在伯克之下,各城的实权被霍集占的亲信牢牢掌握。因此,霍集斯家族在大小和卓政权中被边缘化,他也不会为大小和卓卖命。霍集斯本就觉得叛清是以卵击石,小和卓的提防,更把他推向了清朝阵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霍集斯画像

因此,霍集占初叛,处死阿敏道时,霍集斯立即授意他的儿子,库车守将呼岱巴氐尔,去给阿敏道通报消息。只可惜阿敏道带着一百多人还没跑远,就被追上全部殒命。

后来霍集斯一直身在曹营心在汉,待到清军南下占领库车城、阿克苏时,他就和长子漠咱帕尔在乌什设鸿门宴,打算抓住小和卓霍集占。大概是与谋者太多,事泄,霍集斯父子于是借故溜进乌什城中,随后把霍集占关在门外,举城投清。

小和卓霍集占太大意了,他从库车一路败退到乌什,正好让霍集占和他儿子聚头,霍集占却疏于防范,使没了顾虑的霍集斯父子得以投诚。不过从根源上看,大小和卓长期被准噶尔人关在伊犁,地方政权长久被这些地头蛇把持,稍有变乱,他们就纷纷倒戈,霍集占根本镇不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 乌什酋长献城降》

战局发展到后面,大小和卓基本上是只凭着叶尔羌和喀什噶尔两座城在抵抗,待到清军几路人马聚齐,大小和卓只能跑路。

三、大小和卓迅速溃败

大小和卓从伊犁回到南疆不久,根基不深,之所以有时间发动叛乱,就是因为北面有个阿睦尔撒纳。小和卓霍集占的谋划,也是以阿睦尔撒纳作为重要条件。可惜,霍集占根本没料到阿睦尔撒纳会败得这么快。

在1757年初,兆惠得知阿敏道被害时就打算出兵南疆,乾隆皇帝却下旨阻止。在乾隆皇帝看来,平定伊犁准噶尔人的动乱才是要务,大小和卓的事之后再“从容办理”。

毕竟准噶尔人的旧势力仍很强,大小和卓所在的白山派此前都是他们的附庸而已。而且乾隆皇帝心知肚明的是,俄国也一直在暗中观察,时不时想在西域搅局。夜长梦多,只要阿睦尔撒纳还在,就可能会不断有变数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 平定伊犁受降》

准噶尔得到乾隆皇帝的重点关注,又经历了连年内斗,早已元气大伤。而且阿睦尔撒纳从血统上看并不属于真正的汗族,又因为此前的夺位斗争,故而难以服众。因此,就在1757年夏,清军第三次进入伊犁,阿睦尔撒纳逃到俄国,同年在托博尔斯克附近死于天花。

准噶尔被基本平定后,清军开始南下。南疆地形相对封闭,而且清朝已占据了天山以北和吐鲁番、哈密等地,从东、北两个方向对大小和卓形成了半包围。不过,乾隆皇帝行事还是相对稳妥,直到1758年,确定阿睦尔撒纳是死在了俄国,他才下诏征讨霍集占。

南疆当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区域:一是东部,以吐鲁番为中心。此处是额敏和卓的地盘,额敏和卓在雍正年间就已归顺清朝,被迫东迁至甘肃。1755年准噶尔汗国灭亡时,额敏和卓在清军支持下回归。第二是南疆北部,即库车、乌什、阿克苏等城,存在极强的地方势力,如霍集斯、鄂对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吐鲁番苏公礼拜寺,额敏和卓及其子苏来曼所建

至于第三部分,就是大小和卓所在的塔里木盆地西南部。他们看似占领了南疆,但只是在宗教层面上取得了南疆的领导地位。霍集占所能直接控制的,只有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即喀什与叶尔羌两城。

1758年清军南下,首战于库车,此次霍集占战败,南疆北部各城就陆续投清。此后,波罗尼都守喀什噶尔城,霍集占守叶尔羌城。

之后,鄂对南下说服和阗城(今和田,当时称为额里齐)阿奇木伯克阿什默特归顺,和阗六城全部响应,霍集占后来与鄂对在此展开争夺战。几乎同时,定边将军兆惠(已由定边右副将升任)乘胜追击,率军直捣叶尔羌城。

然而,兆惠凭借之前的胜利,低估了霍集占在大本营附近的实力。只有四千多兵力,兆惠攻城不得,反处于劣势,遂在附近扎营对峙,即黑水营。霍集占抓住这个机会,将兆惠包围在黑水营之中,只是和卓军战力确实远逊于清军,故而两军相持不下。

兆惠和鄂对的兵马不多,故而小和卓霍集占尚可支持。1759年初,大部队在副将富德等人率领下赶来,在巴尔楚克和叶尔羌城之间的呼尔满与大和卓军相遇。此战清军大胜,称为呼尔满大捷。此后富德与兆惠等人合兵,大小和卓毫无招架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 呼尔满大捷》

此时可能乐意援助大小和卓的,只有野心膨胀的沙俄和浩罕汗国。可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喀什噶尔以西有吉尔吉斯人阻隔,而他们与白山派向来不和(此前他们与黑山派和卓玉素甫和加罕联合),故而大小和卓只能逃亡,并且只能向西南方逃到巴达克山(又译巴达赫尚,大致相当于阿富汗东北部和塔吉克斯坦东部)。

巴达克山没有浩罕汗国的实力与野心,不敢得罪清朝,素勒坦沙(即苏丹,巴达克山首领)最终杀死大小和卓。大和卓波罗尼都的儿子萨木萨克逃到浩罕汗国,其后裔在浩罕的支持下几度图谋重占新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 平定回部献俘》

尽管在浩罕的支持下,波罗尼都的后代张格尔、布素鲁克等人几次在新疆引起动乱,还导致了阿古柏之乱,但白山派与黑山派的势力在1759年之后已大不如前,两派区别逐渐消弭。另外,清朝废除了长久以来的伯克世袭制,并将霍集斯、鄂对、噶岱默特等家族封为世爵,共有八大家族,使之协助维护南疆的稳定。

参考资料

程溯洛:《论大小和卓木》

聂红萍:《清朝对白山黑山派的认知》

袁森坡:《乾隆进军西北失误刍议》

魏良弢:《西域史上的一个幻影——“伊斯兰神圣国家”或“和卓时代”考实》

赵尔巽主编:《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