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各王朝的开国君主,唐朝李渊简直就是小透明一个,给人留下的总是一副毫无主见、唯唯诺诺的印象。

可是转念一想,能作为开国君主,实力又能差到哪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你在众多史书字缝间去抽丝剥茧,就会发现李渊真没你想象中的那般差。

李渊不仅百发百中的强悍实力,也有敢亲冒矢石深入贼阵的勇气,谋划才智上也属于一流水平。

而他之所以会有如此反差,这当然是和他儿子李世民有关。

一方面李世民着实出色,是隋末唐初最靓的崽,出尽了风头;最主要的是另一方面,“史书由胜利者书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李世民的刻意干预下,唐朝的史官们采用了一定的春秋笔法,特别强调了自己的文治武功的同时,弱化了父亲李渊和兄长李建成在建立唐朝的贡献,并且尽可能地掩盖和美化一些对他不利的细节。

例如“玄武门之变”。

在历史长河中,玄武门之变无疑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它改变了当时的朝堂格局,让历史走上了截然不同的方向,成就了李世民这位千古一帝。

然而这一事件背后所隐藏的真相以及涉及到的人物命运,却充满了复杂与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渊在隋末的乱世中,他凭借着卓越智慧和军事才能,顺应时势,举起义旗。

李渊善于用人,招揽了众多贤能之士为其效力;在战略上,他运筹帷幄,为唐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后续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渊的儿子们之间的权力争斗逐渐浮出水面。其中以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之间的矛盾最为尖锐。

李建成作为嫡长子,一直都是李渊指定的继承人,在法理和传统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以及支持者。何况他的才能并不差,只不过是后来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学习治国理政方面。

而李世民是位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的人,常年领兵在外征战,先后击败了窦建德、王世充等强大的对手,为唐朝的版图扩张和统一大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渊也很欣赏李世民,为了让他更加有动力,封赏那是没有停过,甚至还给出了天大地诱惑。

上(李渊)之起兵晋阳也,皆秦王世民之谋,上谓世民曰:“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

意思就是,你好好干,将来把你立为太子。

虽然这种话遭到了史学家的质疑,认为是李世民后来编纂的谎言。但当时秦王的功绩、实力、威望确实如日中天。

李世民的实力引起了太子李建成的忌惮,久而久之,两方的矛盾越来越深,小摩擦更是不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局面下李渊作为皇帝,也是父亲,于公于私都不好受,便想从中调解,于是下诏召见他们。

626年7月2日,谋划好的李世民阵营在玄武门埋下伏兵,提前收到消息的李建成托大,认为他们不敢在天子脚下闹事,便还是和李元吉等人进宫。

经过玄武门时,李世民突然出现。李元吉率先察觉今天情况不对,试图拉弓射杀李世民。

然而不知道是紧张还是天意,李元吉三次都没有将弓弦拉满,也没能射中目标。而李世民则果断射箭,一箭射死了李建成。李元吉随后也被尉迟恭所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玄武门外的太子府兵一直在反抗,希望救出太子,李世民则下令砍下太子的头颅示众,彻底瓦解了对方军心。

随后李世民便带兵入宫见李渊,强势获得太子之位,并在不久后当上皇帝。

李世民登基后,任用贤能,虚心纳谏,轻徭薄赋,发展经济,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得唐朝迎来了繁荣昌盛的局面,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从国的角度来看,李世民无疑是成功的,但从家、亲情的角度来看,他就比较无耻了。

他不仅亲手射杀了兄长李建成,为了彻底消除潜在的威胁,还下令斩草除根,将李建成的六个儿子和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全部处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这些亲侄子最大的不过十几岁,最小的还在襁褓之中,这无疑是极其残忍和令人痛心的。

而弟弟李元吉妃子,李世民也没放过,精心挑选了几位充入自己后宫。

李世民后来有位叫李明的儿子,便是弟媳杨氏所生。后来高宗李治不忍叔叔绝嗣,便将李明过继给李元吉当嗣子。

李世民的这一行为,在当时的礼教社会中,无疑是备受争议的,故而唐朝的史书中一直试图掩盖,不敢记录。直到后来的王朝,史官才将这件事记录到了史书当中。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李世民晚年时,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之间争斗的过程,又仿佛上演了自己之前“兄弟和睦、父慈子孝”的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让他深深的体验到了当上李渊的心态和无奈,动了恻隐之心的他便封李建成为“隐太子”,还过继了一位儿子给他延续香火。

历史是复杂的,权力斗争是残酷的,亲情在权力是非常脆弱的。

在追逐权力的道路上,真的会不择手段,只是因为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