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将李善长的功劳排在了第一位,并且给他了一个免死金牌。
最后在处死李善长的时候,李善长拿出当时朱元璋给的免死金牌,想要逃过自己这一死罪。
朱元璋却笑着对李善长说:“善长呀,你瞅瞅这金牌的背面写的啥字?”
这句话到底啥意思呢?免死金牌后边到底写了些啥?最后这免死金牌救了李善长的命了吗?
说起朱元璋的“创业史”,可以说是这几个开国皇帝中,出身最低的。
“开局一个碗”说的就是朱元璋原来是乞丐出身,并且因为要饭都要不到,最后去当了和尚。
实在是饿的没办法,朱元璋去部队混饭吃,没想到被领导的女儿相中,成了领导的女婿。
就这样,朱元璋在部队的地位水涨船高。再加上他能忽悠人,别人也愿意听他的话,慢慢地树立起来了自己的威信。
在这期间,一堆人都愿意追随朱元璋,这堆人也成为了朱元璋建立大明的“得力打手”。
李善长就是最早追随朱元璋的人之一。他是朱元璋的老乡,虽然年纪比朱元璋大了20多岁,但在动荡年代,老乡之间是非常亲的。
人人吃不饱饭的时期,谁还会有钱教孩子读书认字呀?所以说饱读诗书的李善长,成为了朱元璋仰望的存在。
这个李善长咋就这么有文化呢?民间对文化人是非常敬重的,所以朱元璋有啥事情要商量,总会带上李善长。
据史料记载,李善长不仅会算卦,还会预测事情的凶吉,现在看来这些东西有些玄乎,但当时来说,这都是大本事的人。
李善长都干了些什么事情,能够让朱元璋把他的功劳排到“开明”功勋之首呢?
其实李善长的职务也是一直在变动的,刚开始就是一个图书管理员,天天就是把书整理一遍,没事儿就看看书。
后来随着朱元璋手下缺人,他就被调去后勤部当主管了。他负责朱元璋整个军队的粮草调度。
平时筹备粮草,保证后勤的粮草充足。哪里打仗要用粮草,用多少合适,怎么运送过去,这些都是李善长管的事情。
要知道,粮草可是军队打仗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每次商议军事行动的时候,李善长总是坐在议会室里跟大家一起交流。
慢慢地,朱元璋发现李善长还挺会打仗的。从刚开始的一言不发,到后来的提出自己的战术看法,逐渐显露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
别看他是个书生,但是对兵法的领悟,战争的见解,并不比徐达、常遇春等名将差。
就这样,李善长成为了朱元璋的左膀右臂。每当朱元璋遇到什么烦恼的事情,都会找到李善长进行商议。
“深情不及久伴”,天天跟在朱元璋身旁,他和朱元璋的关系也早就超过了常人,并且也确实有才华。
所以李善长深受朱元璋的喜爱,两个人天天腻歪在一起,最后功劳簿上,李善长成为了第一人。
并且李善长被洪武皇帝封为了丞相,这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足以见得朱元璋对他的信任。
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呀。当时都穷都苦,大家一心要闯出一番事业,来摆脱这种境地。
现在那可都是手握大权,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都说是“吃饱了撑得”,温饱问题解决掉以后,有些人不免就要开始作妖。
在这么多年的打仗生涯,朱元璋对他这些当年的“兄弟们”可是了解的太深了,要不然也不会说出“骄兵悍将”这个词。
军人本来就是敢爱敢恨的性格。如果干什么事情都思前想后,那么这种士兵组成的军队,一定是没有战斗力的。
所以这也就导致了朱元璋对这批“淮西权贵”痛下杀手,一批又一批的老兵没有倒在战场上,却牺牲在了朱元璋的刀下。
别看李善长是个文官,可他的性子并不是那种“大儒”似的开阔胸襟,而是一种斤斤计较的性格。
手中大权在握,再加上朱元璋这么信任自己,自己又是丞相,相当于半个皇帝,李善长的心态逐渐飘飘然。
朱元璋打下天下,就是凭借着他们这一帮“淮西贵族”立下的汗马功劳,才有了如今的大明。
“抱团取暖”一直是人类的本能,不仅战乱时期报团,即便现在天下太平了,庙堂之中依旧抱起来团来。
李善长仗着自己丞相的身份,对那些不主动来巴结、投靠自己,或者其他团体的官员,进行各种打压。
尤其是对刘伯温的打压,在民间流传的很广。当时刘伯温的名声太好了,有些盖过他的势头,所以李善长不遗余力打压他。
他对刘伯温的打压,也间接造成了刘伯温的死亡。虽然朱元璋嘴上没有说什么,但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李善长也是越来越嚣张,手中的权力也是越来越大,朱元璋对他的不满也是达到了极点。
在他的扶持下,胡惟庸张狂到了极点,尤其是胡惟庸当上宰相之后,根本没有把李善长放在眼里。
胡惟庸狂到什么程度呢?竟然在暗地里进行谋反。不过他是太小看朱元璋了。能从乞丐当上皇帝,这能是一般人吗?
朱元璋这次直接下狠手,只要跟胡惟庸是一条线上的,全部被抓捕入狱,最终处死了三万多人。
李善长万万没想到,在监狱的严刑逼供下,很多大臣把他的弟弟李存义给供了出来,说是李存义也参与了胡惟庸谋反。
这下子可不是小事情,李善长听到后,头皮都麻了。他当然知道他弟弟的事情,但就看朱元璋的态度了。
因为这件事情是可大可小的,但是朱元璋想起了李善长之前的行为,觉得不能放过他。
朱元璋当堂质问李善长,即便李善长尽力狡辩,但他平时嚣张跋扈惯了,很多被他得罪的政敌在这时候狠狠揭发了他。
也许是朱元璋故意这么做的,也许给李善长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不过最终的结局是,李善长全家70多口全被斩了。
李善长当时是拿着免死金牌来的,朱元璋下令之后,他拿出免死金牌,企图让朱元璋放自己一码。
没想到朱元璋看到金牌后,笑着对他说:“善长呀,你瞅一下金牌后边写的啥字。”
李善长把金牌拿到眼前,只看到“谋逆者不免死”这一行字,瞬间瘫软在地。
就这样,即便是免死金牌也没能够救下李善长的命。
信息来源:《明史·李善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