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运用该系统,项目预计可减少耗电量达128.73万度,可为近500户家庭提供一年的用电量……”近日,在深圳举办的交通工程绿色建造暨质量安全典型工程观摩交流会上,穗莞深城际前海至皇岗口岸段工程先开段工程一工区成为观摩示范点项目。当天,全国200余名行业专家到现场进行观摩交流。

解决高耗能难题

据了解,穗莞深城际前海至皇岗口岸段工程先开段工程一工区由中建二局负责施工建造。项目线路全长3436m,全线地下敷设,共设有1座明挖工作井、2段矿山法隧道、1段盾构隧道。其中,盾构渣土处理问题一直是工程环保的重难点。

据介绍,3号工作井作为盾构基地吊装口窄小,盾构开挖直径达9.13m,每环出渣量170m³左右,若采用传统出渣方式,仅能容纳一台龙门吊作业,作业效率低下,能耗巨大。此外,长距离隧道使高耗能问题更为突出,亟待解决。

记者了解到,为同时满足高效施工和绿色建造要求,项目创新采用“水平+垂直皮带机”系统出渣,将出渣与管片、材料运输由一条线路分解为两条线路。该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单线单用,连续作业,较传统龙门吊出渣提高工效达2倍以上。通过运用该系统,项目预计可缩短掘进工期约6个月,减少耗电量达128.73万度,可为近500户家庭提供一年的用电量。

值得关注的是,项目通过新建盾构渣土处理系统,实现了盾构渣土资源化、减量化的目标。经分析,项目总渣土约为44万方,总计减少碳排放30615.5吨,每立方渣土比传统处置方法减少碳排放71kg,相当于4棵树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攻克临海超深基坑

在城市中心区进行超深盾构施工有多难?

据介绍,项目3号工作井位于深圳市主要交通要道滨海大道北侧绿化带内,紧邻深圳市证券通信有限公司、福田水质净化厂,是典型城市中心区超深盾构始发井,文明施工及环保要求高。同时工作井施工场地狭小、机械设备可操作的空间有限,施工难度极高。

据中建二局介绍,经过多方调研及专家评估,最终,项目采用天泵+移动式接料斗进行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有效解决了溜管支架搭设及调整困难、现场吊装难度大、浇筑易堵管等问题。

打好“低碳牌”,铺就“幸福路”。穗莞深城际前皇先开段一工区项目攻坚克难,通过科技研发、技术创新解决生态环保、施工困难等问题,助力了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轨道骨干网络建设。

文|记者 吴珊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