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创团·枫子
这几天,刷到一个让人惊诧的新闻:
8月下旬,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门诊就已经人满为患。
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把困惑塞满诊室:“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央视新闻《相对论》记者庄胜春走访了十几个被抑郁折磨的孩子,结果发现:
这些孩子看似衣食无忧,什么都不用操心,只要管好学习,但快乐却是极少的。
就像18岁的皓然,自从上了初中后,每天从早到晚就只有学习这一件事。
但凡他没考好,就会被爸爸打一顿,甚至把他关在家门外。
还有患病3年的浪浪,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从小就病态地追求成绩,但始终觉得自己做得不好,仿佛被困在牢笼里,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还有一个女孩,每天“家—学校”两点一线,学习压力特别大,她便想着养点小动物缓解压力,却被父亲一口拒绝了。
正如卢勤说的,这一代的孩子,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大,生长的空间却越来越小;住房的空间越来越大,心灵的空间却越来越小;外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内在动力却越来越小。
这背后,其实是教育的悲哀——我们的孩子,正被束缚在一个狭窄的“笼子”里。
空间的狭窄
让孩子没了快乐
还记得我们以前的童年吗?
下课铃一响,一群男孩子立马冲出教室,三五成群,打弹珠、拍纸卡、嬉戏打闹;
女孩子们则聚一起跳皮筋、踢毽子、跳房子、丢手绢。
放学后,更是天地辽阔。
三两个孩子结伴而行,爬树摘果,下河抓虾,趴地捉虫,漫山遍野追逐玩闹。
那时候的我们,是自由的、松弛的、生命力蓬勃的。
可再看看现在的孩子,一睁眼就是钢筋水泥,一出门不是在往学校赶,就是奔波各个课外班。
纪录片《起跑线》中,就记录了数十位北京小学生的“忙碌”生活。
在学校刚上完一天的课,刚走出学校门口,就被家长急匆匆地送往下一站:钢琴班、绘画班、武术班、书法班、托管班、补习班......
好不容易熬到周末,上千人的社区,游乐园依旧空荡荡。
因为即便是假期,孩子们依然禁锢在四尺见方的课桌上,视野依然被收窄到方寸之间。
在本该野蛮生长的年纪,这一代的孩子们,却被固定在了课桌前;
本该用力感知世界,看野草飞长,鸟语花香,去睁大眼睛探索一切的孩子,放眼望去,却只有做不完的题和上不完的补习班。
尤其是随着“课堂十分钟”的消失,孩子们更是连最后一点远眺的空间都被剥夺了。
之前,就有一位杭州爸爸因为一句话上了热搜。
当时,他的孩子因为课间在走廊跑动,连续几周被班主任点名批评,还上了批评榜。
爸爸没多想,以为就是男孩子调皮了点,教育一下就可以了。
可深入了解后才知道,学校为了安全,课间十分钟不允许学生在走廊、教室内跑动,不允许去隔壁班串门,上厕所还必须举手申请。
有一次,因为老师拖堂,儿子在课间赶着去上厕所,一时心急就跑了几步,结果就被点名批评了。
爸爸无法理解,便上网质问:孩子野一点又何妨?
是啊,当孩子不再传唱着“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时,我们就应该知道:孩子的童年,早就没有了。
被圈养在课桌前的孩子,他们或许收获了知识,取得了好成绩,但内心的世界是荒芜的,空虚的。
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注定难以养成快乐健康的心态,出事,就是早晚的事。
时间的狭窄
透支了孩子的活力
最近看了一个视频,感触颇深。
安徽,深夜11点,万籁早已俱寂。
一个9岁的男孩,却仍伏在桌前,一刻不停地写着作业。
突然间,埋头学习的孩子,却哭出了声。小小的身子,因为太激动,甚至开始一下一下地抽动。
原来,男孩六点半放学到家后,还没来得及休息,就紧接着吃饭、背书、写作业。
喜欢的篮球,没有时间去打;跳绳,也没时间下楼去跳一次。
就这样如陀螺般忙到了晚上11点,但作业未完成,就无法入睡,而第二天还得早起……
这样的情况,也并非一两天,而是日复一日!
所以,男孩终于承受不住,崩溃痛哭。
事后,男孩还告诉妈妈,自己最近好像出问题了,好几次,他都想从楼上跳下去……
妈妈听完当下愣住了,她知道孩子难,但却从未想过,孩子竟已经病得那么深。
不知道该说什么的她,也只能心疼地抱抱儿子,拍拍儿子。
仔细想来,我们小时候的课业其实也相当繁重。
周末也有补课,每天也有晚自习,高中三年更是争分夺秒,拼尽全力,连上厕所都想着背几个单词。
但为什么那时候的孩子,却很少有抑郁、休学的呢?
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前的孩子,尽管学业繁忙,压力也不少,但学习之外的时间,是可以自由支配的。
只要写完作业,孩子们就可以看一下喜欢的电视,也可以串门找邻居小孩玩,还可以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呼朋引伴。
依稀记得,哪怕是在高三这种紧张的阶段,父母也给了我足够的时间,让我可以听一下音乐、看一下闲书、逛一下街。
也得益于这些“自由”的时间,我们可以让自己从紧绷中缓下来,从烦恼中走出来。
正如一位心理医生说的:
“其实过去的孩子也同样有压力,但他们往往有发泄的出口,去外面跑一圈,和小伙伴们打打闹闹,什么不开心都烟消云散了。
而现在的孩子玩耍的时间被严重压缩,以至于负面情绪被无限放大,更容易脆弱。”
整天被圈养在笼子里的孩子,没有运动,没有玩伴,没有娱乐,甚至连短暂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只有停不下来的忙碌,怎能不生病、不发疯?
选择的狭窄
让孩子变成“空心人”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如果能为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你要定制吗?
陈铭说的话特别发人深省:
“我们这个时代的文明,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事情就是,给Ta一方花园,给Ta养料和空间。
你自由开放,你枝繁叶茂,你一枝独秀,你孤芳自赏,我都为你鼓掌。”
生命的充实与快乐,很大程度上,在于有选择的自由,有做主的权利。
可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从一出生,人生就被父母安排好了:小到吃穿用度,大到选专业,选大学。
孩子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完成父母制定的计划。
就像《女心理师》里的蒋静,她虽然很“优秀”,却没有自我,因为30年来,她就如同一个提线木偶般,一直被妈妈操控着。
从小到大,梳什么发型,穿什么衣服,选择什么兴趣班,一日三餐吃什么,都是妈妈亲自操办,不允许她提任何反对的意见。
5岁起,妈妈就不顾她意愿,逼着她学不喜欢的钢琴,每天还必须练10个小时以上,哪怕手指流血,妈妈也不允许她停下来。
直到长大成人,蒋静依然被妈妈全方位地管控着。她没有交友自由,连自己真正喜欢的打鼓也被严令禁止。
她的喜恶、感觉、情绪,妈妈都看不见。
所以,哪怕她拿了不少奖杯,内在的“自我”却是空的。她没有体验过“享受自己喜欢的事”是什么感觉,没有体验过“只为了让自己开心”是什么状态。
长期的压抑感、无意义感,更是让她患上了暴食症,企图用折磨身体带来的疼痛感,证明自己“还活着”。
但到底是太痛苦了,她写好遗书,砸了妈妈买给她的所有东西,嘶吼出了心中的想法:
“我根本不想拿什么一等奖!我根本不想弹钢琴!我再也不想活成你想让我成为的样子,我不想要这样的生活。”
心理专家武志红曾表示,一个孩子,从小被外界的声音推着走,他们无法做到真实,就只能绝望地放弃自我。
笼子养孩子,注定是一场悲剧,哪怕是以爱之名。
因为每个孩子终其一生,都是为了摆脱父母的掌控,成为他自己。
最后,分享一位网友的故事。
女儿在省重点读高三,学校要求学生无特殊情况必须上晚自习。
但女儿却很明确地表示,不想上晚自习:
“每天早上6点半出门,晚上10点半才能回家,就像个被放逐的人形机器。
每次一抬头就是乌压压的人头,大家都低着头,背影都是焦虑,我太窒息了。
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待个15小时,我感觉气都喘不上来……”
妈妈斟酌再三,找医生开证明,向老师申请:让女儿不再参加晚自习。
之后,女儿每天开心了很多,在家学习也很有劲头。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埃尔凯特曾说:
无论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如何,当好父母,最基本的是要给孩子两样东西:
根和翅膀。
这一代的孩子不愁吃穿,却背着最重的书包,生活在高压又内卷的环境,承受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所以啊,做家长,一定要有“破笼”的勇气,争取留一方天空给孩子喘息:
让孩子有与真实生活链接的空间,有与人、事物链接的时间,还有与自己链接的主动权。
如此,孩子方能如鲲鹏般生而自由,翱翔天际,快意徜徉,活出精彩。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