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立刚经常在互联网上说,

“台湾的“作”是令人震惊的,这么小的岛,没有足够的资源,没有文化传承,

既是智商的洼地,也是道德的洼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起初我对这种论调还是持怀疑态度,直到最近的黎巴嫩传呼机爆炸事故,一众台湾网友拍手叫好,我就明白了,“道德洼地、智商洼地”的称呼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黎巴嫩爆炸事故,基本上整个地球在明面上都是反对和谴责这种“恐怖行为”行为的,就连劣迹斑斑的美国都要出来声明“不是我干的”。

但即使是这样,对岸居然还在意淫,高层沉默应对不表态,民间一片欢呼“觉得自己终于帮到以色列这个野爹了”,值得光宗耀祖了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看看这帮人是怎么欢呼的:

“太精彩了”;

“帮助以色列,帅呆了!”

“对世界做出贡献了”;

“MIT就是狂!”(MIT指“made in TaiWan”,台湾制造)

“没问题的,我们是中国台湾省,让中国来背这个锅!”(叛逆儿都是这副嘴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不知道是互联网让这群人变成这样了,还是说这群人本来就是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湾人是真不知道这件事对他们来说,后果很严重吗?[捂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不知道该说他们傻还是智商洼地。[吃瓜群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下鸡米博士的老脸都要挂不住了吧:“亏我还帮你们说话,就不能争气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到底是无知的表现,还是深层的文化心理扭曲?其实仔细想想,他们能心理扭曲成这样,也是有迹可循的,我们来尝试分析一下。

1. 台湾社会的身份焦虑:文化自卑与政治孤立的交错

台湾的地缘政治环境决定了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身份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方面,它被包围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中,不断从全球获取信息和参与全球事务;

另一方面,它又处在一个被边缘化的状态,长期的“国家”身份争议使得台湾社会在全球政治舞台上缺乏正式的代表性。

这种矛盾导致了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部分台湾民众急于寻求国际关注,以弥补其在国际事务中的缺位。黎巴嫩爆炸事件中的网络狂欢,正是这一焦虑心理的表现之一。这种反应不仅反映出台湾部分网民对灾难的麻木,更是表达了他们长期处于国际舞台边缘后的不安全感。他们借此机会“秀存在感”,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深层的文化自卑心理的投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社会心理学角度:集体无意识的宣泄与自我定位的迷失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台湾部分网民对黎巴嫩爆炸事件的反应,可以视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宣泄。灾难往往是人类最深刻的共同经历,全球舆论一般会表现出同情和团结。但台湾部分民众却选择了截然相反的反应,狂欢和嘲笑他国的苦难。这种行为显然脱离了全球共同的情感轨道,暴露出台湾社会中部分群体对全球化情感的隔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这种反应也与集体身份认同的迷失密切相关。

长期以来,台湾一直处于“模糊的身份”中:他们既想摆脱对大陆的依赖,又希望在全球事务中被认可。由于这种矛盾的身份定位,他们在面对全球重大事件时,往往以一种扭曲的方式参与——不是通过同理心,而是通过与全球情绪的“对立”来寻找自己的位置。这种“逆流”的参与方式,反映出台湾部分网民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自我定位迷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文化隔阂与信息茧房:道德感缺失的背后

网络空间的特殊性在于,它为任何声音提供了一个“扩大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湾部分网民的反应背后,反映的是信息茧房效应的加剧。长期以来,台湾社会受到的国际信息与大陆、甚至全球主流媒体的视角有所不同。这种信息隔阂逐渐形成了他们对全球事务的片面认知。

他们嘴上说着我们有墙,殊不知自己的墙才是最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台湾的社会媒体环境,也让这种信息隔离现象更为显著。在缺乏多元信息输入的环境中,网络狂欢的参与者难以意识到全球灾难的普遍道德准则,也因此丧失了对人类共同苦难的基本同理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项立刚提到的“智商洼地”和“道德洼地”虽然带有一定的情绪化色彩,但其背后揭示的却是台湾部分群体在全球化语境下的道德与认知的隔离。这种“洼地”现象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智商问题,更是台湾社会在全球议题上与世界共鸣能力的缺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全球化与去中心化的时代:台湾的失落感

进入21世纪后,全球化的进程不仅加强了国家间的相互联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去中心化”了国际秩序。在这一过程中,像台湾这样的小型经济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身份认同危机。全球化的规则强调共赢与合作,而台湾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政治和地缘的特殊性,始终难以找到自己的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湾部分民众的反应,正是对这种“失落感”的一种反击。他们不再尝试在全球化的规则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是通过与全球主流情感的对立,来获得一种“虚假的主权感”。这种反应模式,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对抗性认同”,即通过与主流情绪的对抗,来获得自我存在的证明。

你大陆越是支持什么,我就越是反对什么,“逢中必反”都反迷失自我了。

比如想强行把“中秋节”改成“台秋节”、使用了“大陆文化”就挨岛内魔怔人批斗、卸载抖音(卸载这个词也是大陆发明的)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对抗性的认同不仅体现在对黎巴嫩事件的反应中,也可以在其他国际议题中找到相似的轨迹。台湾部分群体对外部世界的这种对抗心理,实质上是其在全球化进程中,无法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的表现。

当然,台湾的普通民众中也有许多正义感十足的人,他们看到这些不合时宜的言论时,同样感到愤怒和羞耻。但无奈的是,这些理智的声音,往往被网络上那些叫嚣者的喧嚣所淹没。

结论

台湾部分网民在信息茧房的包裹下,他们似乎越来越脱离全球主流的道德共识,而这种冷漠与自私的反应,正是“智商洼地”和“道德洼地”的最佳注脚。

全球化的浪潮终将会逼迫每一个个体与社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与位置。对于台湾社会而言,反思这一事件的深层原因,也许是迈向更成熟、更融入全球的关键一步。如果仅仅沉浸在自我麻醉的狂欢中,台湾社会最终只会离世界越来越远,成为“洼地”中的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