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经常关注车企的财报,不难发现,大多企业都喜欢用“重大利好”“扭亏为盈”“营收上涨”等词汇来“粉饰”业绩。然而,比亚迪作为销量、营业收入、净利润三增长的车企,却在单车利润方面持续下降。这到底是状态佳,还是不佳?
比亚迪2023年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6023.2亿元,同比增长42.0%,净利润300.4亿元,同比增长80.7%,当时就有人估算出,比亚迪的单车利润,只有8600元。
到了2024年上半年,比亚迪集团总营收达到3011亿元,同比增长15.8%;净利润136.3亿元,同比增长24.4%;毛利率20.0%,同比增长1.68%,但是单车利润却只有8500元——反而下降了。
别的维度都在涨,只有单车利润在降——核心是比亚迪更看重薄利多销,赢得广大用户认可才是比亚迪的首要目标。用时下流行的话说:少赚点钱,多交个朋友,真香。
最新数据显示,比亚迪8月零售销量超过37万辆,比大众丰田两个品牌月销量之和还多,将合资企业狠狠甩在了身后。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28.5%,超过约161万辆;净利润同比增长24.4%,达到136.3亿元。销量增幅带动净利润增幅,业绩看整体,比亚迪“稳得起”。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研发费用达到201.8亿元,不仅是全部上市车企第一,更是所有A股上市公司第一,而同期的净利润136.3亿元,远低于同期研发费用。截至目前,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已经将近1500亿元,甚至超出一些公司的市值。也就是说,如果当初比亚迪攒下这笔钱,都可以收购不少企业了。
但比亚迪没有如此,而是将真金白银用在了技术研发上,以这种“浇水灌溉”的方式,帮助企业发展和成长。这其实并不奇怪,毕竟这家企业原先就是靠敏锐的洞察力,发现能源行业的“技术机遇”,并抓住了风口,成为引领者。正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
有统计数据显示,从2011年至今的14年里,比亚迪有13年的“研发成本”高于“净利润”。这种落差有时候甚至多达几倍,卖车赚的钱还不够研发费用的零头。
念念不忘,终有回响。经年累月的研发投入,不仅让比亚迪收获了丰硕的“技术果实”,同时还顺利度过了“技术储备”过程中比较艰难的时期,直到如今的“爆发期”。最近,比亚迪又发了一波新车,从2025款海豹(参数丨图片)、海豹07 DM-i,到秦L DM-i、宋L DM-i,再到汉家族全面焕新,比亚迪产品阵容正在将动力系统、车机系统、智驾系统,进行彻底强化升级。
另外两个举措虽然没有那么直观,但效果不容小觑。一个是成本控制,正所谓“开源、节流”,缺一不可。比亚迪为此愿意花大力气,努力优化研发和生产制造体系,实现垂直一体化、规模化、高端化,还能适应海外市场需求。这样的研发和生产体系,将更加灵活、协调、合理、高效。
就比如最近一段时间,得益于锂电池上游材料成本的减少,比亚迪也迎来一波“降本增效”的利好。比亚迪马上将这些利好,全部投入到了产品当中,让用户受益。
另一个就是开拓海外市场。这一点从比亚迪诞生之日起,就是刻在骨子里的“潜意识”动作。要知道还在“想当初”的时候,比亚迪电池就已经销往海外,电动大巴在世界各地已经走街串巷,甚至连完善的保养补能体系,也是“遥遥领先”。
如今,比亚迪的乘用车更加智能、更加环保,也更加豪华了,中国也成为了全球新能源市场的风向标。这正是比亚迪进一步扩展海外市场的良机,当然他们也没有错过风口。
远如欧洲,近若日本,都能看到比亚迪“小车们”在道路上飞驰的身影。不仅如此,像仰望、腾势这些高端品牌,也已经触及海外中高端市场,让外国人看到中国新能源车本就该有的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