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在准备撰写回忆录的时候,叶飞上将却遇到了一件涉及到老首长粟裕的、非常棘手的事情。

这件事情,就是要不要把发生在1936年的、对闽东游击斗争造成了巨大伤害的“南阳事件”写进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段时间,叶飞的心里非常矛盾。在犹豫了很久后,叶飞决定还是先听听老战友的意见。于是,叶飞便向王必成请教。

听到老战友叶飞想写回忆录,王必成虽然自己不愿意写回忆录,但在心里是赞成叶飞写的,因此也就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叶飞。

在令他感到棘手的“南阳事件”中,叶飞差点儿就死在了粟裕的枪下。

1934年10月,在闽东北寿宁县境内,叶飞率领的闽东“独立师”,与刘英和粟裕的浙南“挺进师”不期而遇。

两军会师后召开了一次联席会议。会上,大家认为如果浙江、闽东、闽西三区取得密切联系,哪怕只在战略上配合一下,有所策应,也会有利得多,便成立了“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

原本,大家都推举黄道担任三块根据地的书记,但因为一时无法联系上他,而不得不由刘英任书记,粟裕任组织部长,叶飞任宣传部长。

本来这是一件好事,两军在初期合作的也十分愉快,并迅速打开了局面。然而,在后来的工作中,刘英和粟裕、叶飞却出现了一些思想认识上的分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候,由于与中共中央的联系被隔断,临时省委在处理这些矛盾的时候,出现了本位主义和山头主义,如:

刘英几次提出,让叶飞留在临时省委工作,借以调虎离山,使叶飞脱离闽东。对此,粟裕并不赞成,认为这样不利于坚持闽东游击根据地,也不利于协调两个地区的关系,而且不符合成立临时省委的初衷。

在这种情况下,刘英和粟裕、叶飞便经常不在一起办公,而临时省委的实际工作也变成了刘英一个人主持。这样,刘英便经常将个人意见强压下来,让人十分反感。

1936年2月,粟裕给黄道写了一封信,希望黄道出面召集会议,商讨三地游击区的协调配合。

期间,叶飞还见到了黄道本人,向他介绍了闽东、浙南的情况,也谈到闽浙临时省委的分歧,并提议成立闽浙赣省委,请黄道任书记,统一领导闽北、闽东、浙南三块游击区。

叶飞回来后,在临时省委会议上将他见过黄道的经过,毫无心机地说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了叶飞的话,刘英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便说:“我们现在不是很好吗?已经建立了闽浙临时省委,又何必去建什么闽浙赣省委?有错误我们自己会纠正。如果你们有意见,那叶飞来当书记吧。”

刘英的话说完后,叶飞感到十分震惊,难道促成三块根据地的联合,就是为了个人权力吗?

由于分歧很大,这次会议最终不欢而散,而刘英也下定了除去叶飞的决心。

这年秋,刘英给粟裕写信,要粟裕趁与叶飞见面的机会,将叶飞押送到省委。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刘英还派来了一支监督执行的武装。

不久后,粟裕在浙江庆元的南阳村约见了叶飞,并将叶飞扣押,“南阳事件”发生了。

然而,粟裕知道如果这时候将叶飞押到省委,叶飞必然十分危险,但却没有太好的办法,“幸喜在途中遇到敌人伏击,叶飞同志乘机脱险。闽东同志随即宣布退出闽浙临时省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在敌人伏击的过程中,叶飞趁机逃脱,但却被忙乱中的押解人员在左腿打了一枪。而粟裕也朝着叶飞逃走的方向,连开了几枪。

尽管如此,叶飞和粟裕的关系依然没有恶化,还在后来的革命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战友之情。

因此,叶飞在多年后准备撰写回忆录时,才会因为当年的南阳事件感到十分棘手,这才求助于同在粟裕麾下的老战友王必成。

那天,叶飞在几经犹豫后,还是感慨地说了粟裕的枪法太差,自己才在“南阳事件”中逃过一劫之事。

听了叶飞的话,王必成笑着说:“你孤陋寡闻了,不然不会有这样的顾虑。”说着,王必成还给叶飞讲了粟裕一枪就打中奔跑的野兔的往事。

这件往事,让叶飞确信粟裕的枪法绝不是他印象中的那样差,但还是有些疑惑:事后,粟裕为什么不跟他解释清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王必成解释说:“咱们这个老上司的为人行事,你还不知道吗?他最不喜欢报恩以报,自然闭口不谈。”

听了王必成的话,叶飞这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