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我曾写过吉林城的巴尔虎门,也介绍过“倒座”观音古刹。这次不仅仅是修改原稿,也增加了一些新内容,进而努力把这座消失城门的文化内涵呈现出来。

算上民国时开辟的“北新开门”,始建于清代的吉林市古城墙上先后开有十座城门。随着时光荏苒、岁月变迁,时下所有的城墙与城门皆已不复存在,甚至一些以城门为源的地名也已荡然无存。例如光华路与昆明街交汇口附近,在如今常被俗称为向阳市场或者观音庙,其实那个路口南侧曾有一个地标——一座被叫做“巴尔虎”的老城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巴尔虎门历史可谓悠久。据史籍记载,在清乾隆七年(1742年)吉林城二次扩建时曾建有五座城门,其中原有土墙向东北扩展了约900米后所建的城门,被命名为巴尔虎门——这是五座城门中唯一特别取名的城门,而其他四座城门,无论多么繁华,也仅以大小和方位命名为西门、北门、大东门、小东门。到了清同治六年(1867年),吉林城墙再次改扩建,巴尔虎门原址未动。当时这座城门高12米,有一层门楼,远望去,城楼威严高耸、蔚为壮观。

巴尔虎门城楼一直留存到1929年,才为了方便交通而拆除。城门原址换为砖垛铁筋大门:门高3.6米,顶端有弧形钢筋相连,嵌有圆形厚铁板,铁板直径0.24米,上有楷书“巴虎门”——“尔”字已被省略。这座新的大门一直存在到1958年才被最终拆除。

与清同治六年建成的其他几座城门不同,巴尔虎门的城门之名并非取自汉家典籍中寓意深远的好词好句,而是得名于一个蒙古族部落名称。在今天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东侧,有一条叫巴尔古津的河流,河流周边草原古称巴尔忽真隘地,一部分东蒙古人世代在这里生息繁衍,被称为巴尔虎人。清代早期,巴尔虎台吉(台吉是部落贵族的封号)阿玉喜曾率领一部分部众归附,被安置在克鲁伦河两岸的呼伦贝尔草原上。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一部分巴尔虎人被编入旗藉,在一名叫阿拉肯的首领带领下由克鲁伦河畔来到吉林城驻防。据地方史料记载,整个清代吉林城的驻防蒙古旗人全部为巴尔虎人。

到达吉林城后,大部分巴尔虎人和吉林原有旗人一样分散屯居在吉林城周围,他们聚居的屯子名称通常省略掉“尔”字,被简称为巴虎屯。在今吉林市周边有很多叫巴虎屯或者巴虎的小地名,市区内延安路东侧和江南烽火社区,直到解放后仍保留着巴虎屯的地名(清代这两处属于城外)。屯居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巴尔虎人来到吉林后放弃了逐水草而居的习惯,开始了定居生活。不过有个有趣的现象,这些巴尔虎人即便是在城中居住,或多或少还保留着饲养牛羊的习惯(圈养)。笔者幼年时居住的昌邑区永昌胡同就有一户在旗的蒙古人,他家直到解放后很多年仍保留着饲养奶牛的习惯。

作为吉林旗人,巴尔虎人和满洲、汉军旗人一起肩负着守土保境的军人职责。这其中有一部分巴尔虎人在乾隆年间被安排驻守吉林城北侧新城门,那座城门也因而得名巴尔虎门。为何要让巴尔虎人值守东北侧的城门呢?除了这个城门可通往巴尔虎人到吉林城后形成的第一个巴尔虎屯(这也可能是城门得名的主要原因),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些“玄之又玄”的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

在各种说辞中,有一种解释与民间流行的风水之说有关。清代的吉林城,虽然满族人崇尚自然的旧俗仍在,但关内的一些五行八卦之说也随汉族人不断迁入而有所传播,当时无论旗人还是民人,房屋建造、衙署布置已悄然开始因循此说。如乾隆七年兴建的吉林文庙,就位于城市的东南角,这在八卦中属于“巽位”,也叫“文昌位”。而巴尔虎门所处位置为八卦的艮位,代表山岭,一般需要有“强悍”的“意气”立于此处作为“依障”,选巴尔虎人守卫此门,据说是巴尔虎人野性尚存,凶悍孔武,沾了一个“虎”字,可以立守八卦的“艮”位。

另外在清代,吉林城各门出入已有一定之规:皇帝来吉林走迎恩门,军队出征、凯旋走德胜门……这座巴尔虎门内侧是监狱、法衙的驻所,砍头正法的死囚历来皆由巴尔虎门押解出城。如晚清,著名的反清爱国烈士熊成基,正是一路对围观人众呼喊:“诸君!诸君勿疑我为盗、为奸、为杀人之凶徒,我固一慈善之革命军人也!”慨然由巴尔虎门出城,赴九龙口刑场就义。因此一提起此门,百姓不免心怀惴惴,颇有忌惮之情萦胸,于是借“巴尔虎”之凶悍,镇一镇“出大差”专用门的“煞气”。当然,仅靠名字镇煞是远远不够的。巴尔虎门内还建有一座大名鼎鼎的吉林城观音古刹。

吉林城的观音古刹是一座形制奇特的“倒座”寺庙。历史上,吉林的佛、道、儒三教皆来自关内,和北方其他城市一样,吉林的庙堂建设一般遵循坐北朝南的内地规制,这种营造方式也可有效躲避冬季凛冽的北风并尽可能多地获得光照。巴尔虎门内的观音堂却是坐南朝北建造,属于民间所说的“倒座庙”。倒座寺庙在中国北方并不常见(吉林城也只有观音古刹和龙潭山的观音庙为倒座式),传闻将观音堂建为倒座的形式,正对着城门,借观音大士“南来北上”之名,可阻挡城门外刑场上游荡的厉鬼入城作祟,安抚城内百姓民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

观音在佛教中代表着慈悲,在清代,是关帝之外,最受旗人崇敬的神明,救苦救难的传闻比比皆是。关于吉林城观音古刹的建造,民国版的《永吉县志》记载:“相传乾隆元年,某总管得大士金身于清溪之中,供奉茅庵,后总管出征,屡蒙神佑,遂于乾隆三十五年,特建是庙”。寺址选在巴尔虎门里的“裤裆街”岔口,正对着城门,是周边衙署依靠的中枢。与其他城门内外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不同,巴尔虎门内外一派肃杀之气。观音古刹左右两厢衙署仓廪密集,其中又以吉林驻防满洲各旗的专门管理机构“关防处”——协领衙门最为集中,在清代吉林城名副其实的“衙门街”。

据《吉林外纪》记载:满洲……镶黄、正白、镶白、正蓝为左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为右翼。左、右翼国语(即满语)曰达斯欢噶喇、哲伯勒噶喇。清代北京城八旗驻防即以皇城为中心,东侧为左翼四旗防区,西侧为右翼四旗防区。在吉林城虽没有分区驻防之例,满洲八旗关防处位置参差排布,但大致如同满洲八旗分两翼拱卫皇城一样,分两翼簇拥着观音古刹。只是不知何故,镶蓝旗、镶红旗两个关防处被安置到今庆丰小区西北角,不知是否与晚清正蓝旗关防处被迫迁往翠花胡同西端(吉林巡防督办孟恩远占为私邸)的情形类似。

清末民初,虽然八旗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但巴尔虎门内观音古刹仍护佑着众多新出现的衙署和机构,如高等检察厅、提法伺、提学司、民政厅、测量局、文报局、禁烟局等等。到了后来镶黄旗关防处旧址又变成民国吉林省陆军训练处,正白旗关防处旧址则成为吉林城六大驻军营房中唯一设在吉林城内的训练处大营。等到伪满时期,吉林市政筹备处(伪吉林市公署前身)也迁到观音古刹南侧原正黄旗关防处附近……

由于观音古刹自建寺之日起,就与吉林旗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清朝灭亡后,旗人互助组织——旗族会还将会址设在寺内的禅房里。可见依观音菩萨庇佑,保一些政府机构行政平安的说辞,对巴尔虎门内有着很深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

其实观音古刹本身在吉林市的历史上也扮演过特殊的角色。观音古刹也叫观音堂,直到近代一直为吉林佛教最大的寺院。观音古刹的庙会十分有名,仅观音菩萨,每年就有二月十九诞辰日、六月十九得道日、九月十九涅槃日等三场大型庙会。《永吉县志》记载,在清代每逢六月十九庙会时,各旗协领、参领“董其事,演戏祀神”,即官方出面举办酬答观音的庙会。此时正值炎炎夏日,观音古刹北侧演戏楼旁边,还会搭建“茶楼”,茶楼中间建有高棚以便给参加庙会、观看演戏的各旗协领、参领蔽日遮阳。

观音堂庙会虽然由官方主办,但一年中规模最大的法会却是七月十五的盂兰盆会。盂兰盆会也叫鬼节,对吉林城而言,安抚亡魂似乎是观音古刹肩负的重要职责之一。盂兰盆节当日,观音堂举办的法事已然跨出了寺庙本身的范围。《吉林市区文物志》记载:“(解放前)这天在寺内搭经棚,请外地名僧来吉诵经外,还举办水陆道场,设斋供十方僧众”。盂兰盆会的举办范围也超出了观音堂的地界,“入夜以后,在北山上悬起千百朵莲花灯,灯光如群星争灿……还要备舟,舟内满载荷花灯,从临江门顺流而下,随着缓缓舟行,荷花灯撒满江面。船上僧人则身着法衣,吹奏佛家乐曲,直至船和灯过东莱门外为止……”

另外,作为作为解放前吉林城佛事活动的中心,观音古刹一直藏有官刻全套《大藏经》。关于《大藏经》在吉林市的情况,历来有很多说法,最重要的为两个。其一是清代朝廷赏赐,一度存放在观音古刹,后存于省立图书馆,民国时期毁于火灾。其二是释如莲法师(本名张焕臣,民国时官吏,1921年在北京极乐寺出家,返吉林后修建广济寺并担任监院,后担任观音古刹方丈,1947 年任吉林市佛教会会长)1936年从北京请来,藏于观音庙,用作镇寺之宝。这套《大藏经》目前仍保存在观音古刹的藏经楼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至今日,巴尔虎门早已踪迹全无,其周边景物也经历了天翻地覆,唯有观音古刹得以留存,静静地伫立尘世风中,见证着城市的变迁。2024年,随着朝阳、德胜两座城门被市政府复建,坊间于是也对巴尔虎门生出些许期盼,或许不久的将来,那座古老的城门也能在原址重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鸣谢贾大为先生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