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源想要报考理想的大学,可是当时,因为他的特殊身份,别说是被大学录取了,就连想要考试都很困难。此时刘源内心也十分烦躁,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鼓起勇气给邓公写了一封信,信中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却让邓公大受感动,也帮助刘源实现了一直以来的理想,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刘源是刘少奇之子,他的前半生可谓是充满了荆棘和险阻,而这一切还要从他的父辈说起。当时正值动荡时期,刘少奇同志和王光美同志都受到了影响,在监狱中遭受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恐怖惩罚,刘少奇同志身心都承受着折磨,痛苦不堪,最终不幸离世。而王光美虽然存活了下来,但整个人也被折磨得不成人样。据当时见过那一幕的人回忆,王光美当时十分瘦削,几乎完全就是皮包骨的状态,眼窝也塌陷着……
刘少奇同志去世了但这件事造成的影响并没有停止,在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之后,刘少奇同志的大儿子在悲痛欲绝和在居心叵测者的屈辱,然后选择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父亲和兄长的接连离开让刘源意识到事情已经越来越严重了,为了避免更不可预料的后果,他带着妹妹四处辗转,过上了居无定所的生活。
就在不久之后,周总理听说了这件事,对兄妹俩的遭遇也是十分同情,随后,在周总理的安排下,他们总算是过上了安心的日子,也不需要再为了生活东奔西走了。然而,每当想起父亲和哥哥的事情时,刘源的内心总是不能平静,他也觉得自己不能就这样安稳的生活下去,只有努力为我党和国家做出贡献,才算是没有让父亲和哥哥白白牺牲。
然而也是在这个时候,刘源发现自己似乎什么都做不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学习,为了能尽快融入这种生活,1968年,他来到了山西省的一个农村,并决定在当地打磨自己。当时那里的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也是乐此不疲,经常主动无偿帮助当地的村民做农活,虽然有些事做得还不好,但因为其勤恳努力,还是很快得到了认可,同时,他还自学中医,为那些受疾病困扰的农民们免费治疗。
村民们都十分感谢刘源,还经常为他送上一些糕点、鸡蛋、肉类等等。在当时那个年代,这些都是村民们过年都不舍得吃的好东西。1975年,刘源再次返回北京,1977年他听说高考制度终于恢复,马上提交申请想要参加高考,可很快他的申请被驳回。因为当时刘少奇同志和王光美同志还没有平反,他的身份比较特殊,不被允许参加考试。这是他一直以来都在等待的机会,无论如何都不想就这么放弃。
为了能正常参加高考,刘源给邓公写了一封信,虽只有寥寥数语,但是每一句都显得格外真诚。在信中他表示:因为不能参加考试,我不甘心,但如果给我这个机会但我没考上,那也不怪别人。邓公收到信后备受感动,一想到还有很多和刘源情况相似的人才都不能参加高考,他更是痛心不已,随后,他马上联系了当时的教育部门,并表示“不能搞区别对待”,应该给每个人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也正是因此,刘源终于如愿以偿地参加了考试,成绩也是相当优秀,足以到北大去继续深造。
可是正在这个时候,命运又和他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北大方在收到刘源的入学申请后不久又给打回了,因为当时北大作为国内最出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在各方面都比较严谨,考虑到刘源的身份可能会影响到学校,只能拒绝。刘源虽然心里苦,但也无处倾诉,只能选择了相对差一些的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历史专业。
毕业后,刘源拒绝了母校提供的安稳工作,而是直接下到基层去做了一个村官,他还像之前做知青一样,为了百姓办实事,无论是多么小的事情,只要是关乎百姓生活,他都会当成头等大事来处理。后来,他从一个小村官逐渐成了河南省的副省长。1992年,他进入了武警部队,成为了高级指战员,但此时他还是没有忘记百姓,多次出面为百姓解决了实际性的问题。2011年,他又以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的身份进行反腐行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党政的歪风邪气。
到了2016年,已经到达最高服役年限的刘源退居二线,此时的他年龄也已经不小了,但他仍然没有放弃为国家和百姓做贡献。出生于那个动荡的年代,刘源的一生都充满了阻碍,一步一个坎,但他却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并坚持着走下去。也正是因为有很多像他一样不辞辛苦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的人,才铸就了这个美好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