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特约通讯员 白菲斐

通讯员 阮君君 阮薇

9月18日上午9时,湖北襄阳襄州区婴幼儿托育早教服务中心迎来了中秋节后忙碌的工作日。

41岁的宋女士把10个月的儿子小宝送到托育老师李梦婷的手中,向孩子挥手说再见:“小宝乖,妈妈一会儿来接你!”小宝宝安静地依偎在李梦婷的怀里,摆弄起手中的一块积木。不一会儿,大大小小的孩子们纷纷被家长送来,托育早教服务中心顿时热闹起来。

开设乳儿班,宝宝满月就能入托

“把孩子送到这里,挺放心的!”趁着每日登记签字的时机,极目新闻记者和宋女士攀谈起来。经过了解得知,宋女士的老公在外地工作,双方老人也不在本地,平时就靠她一个人带两个孩子。“老大上初中,中午还要回来吃饭,老二这么小,一刻都离不了人,在家连做饭的时间都没有。”宋女士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乳儿班场景(通讯员供图)

上个月,宋女士在邻居的介绍下,来到襄州区婴幼儿托育早教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得知该中心不仅开设有1-2岁的托小班,2-3岁的托大班,还针对1-12个月的宝宝开设有乳儿班时,她非常激动,于是就趁着9月老大开学后,把老二送了过来。

“小宝入托一个多星期,都挺适应的。”宋女士笑着说,把小宝送托后,她就回去买点菜、打扫卫生、准备午饭,一切收拾妥当后,再把小宝接回去。“以前没时间做饭,常常需要点外卖,现在老大、老二都能兼顾了,生活轻松了很多。”宋女士表示。

极目新闻记者步入乳儿班,发现十多平方米的房间被划分成三个区域。玩耍区铺着两块柔软的地垫,供宝宝在上面爬行,辅食区放置有热水和奶粉、米粉等,还有一个盥洗区,宝宝大小便后方便清洗。“目前,我们乳儿班接收了6个一岁以下的宝宝,由三名老师负责照看。”襄州区婴幼儿托育早教服务中心负责人宋丹介绍道。

据了解,襄州区婴幼儿托育早教服务中心依托襄州区妇幼保健院设立,建设面积达1200平方米,设置托位100个,提供1-36周岁婴幼儿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的托育服务,以及3岁以下特殊儿童的照护、康复及特训服务。

“满月即可入托!”宋丹表示,作为襄州区婴幼儿养育照护示范试点机构,该中心已在卫健部门进行备案,中心配备有婴幼儿养育指导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公共营养师、育婴师及幼师等,让家长更加放心,增强市民“托得好”的信心。

推行托育+,破解群众“带娃难”

“小朋友,坐好!认真吃东西哟!”在暻皇托育中心,10多名幼儿正围着餐桌吃着午餐,四名老师忙着在桌旁照看。进门的墙上,张贴着本周的托育学习计划和每日食谱,方便家长们随时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朋友就餐(通讯员供图)

“我们为每个幼儿建立了专属的家长联系群,幼儿在托的美好瞬间,老师都会记录下来发送到微信群中,与家长互动。”暻皇托育中心负责人葛娜介绍说,该中心将数字化技术手段引入托育服务,托育中心各个场所均安装有摄像头,家长可以通过云视频,随时查看孩子在托情况。除此之外,老师还会在家长群中发布日常动态、育儿资讯、科普宣教、在线解疑等,以“托育+智护”的方式,推进“数字养育”进家庭。

在襄州区婴幼儿托育早教服务中心,还设有保健室、中医馆,该中心将传统中医药儿童保健服务理念融入托育服务,大力开展小儿推拿、穴位敷贴、足浴等中医适宜技术。“秋冬季幼儿容易腹泻,午睡时,我们定期会用盐包热敷其腹部,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宋丹表示,“托育+中医”的健康服务模式是该中心的特色。

除此之外,依托襄州区妇幼保健院,襄州区婴幼儿托育早教服务中心还推出了“托育+慧养”的科学育儿方式。该中心还可与妇幼保健院联动,开展婴幼儿体格监测、营养喂养、发育监测、风险筛查、预防接种、疾病防控等系列儿童保健服务,打造集养育、医疗、保健、宣教、康复为一体的托育服务中心。

政策扶持多,襄阳托育机构已超600家

“截至今年6月底,襄阳全市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已达602家,可提供托位数24175个。”据襄阳市卫健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科负责人许万保介绍,近年来,襄阳结合实际积极推进托育服务工作,将通过实施“仁育在襄”“众育在襄”“慈育在襄”“优育在襄”“慧育在襄”“嘉育在襄”六大项目,引导托育服务安全健康、科学规范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幼儿在托育机构(通讯员供图)

为加快构建普惠安全的托育服务体系,襄阳鼓励社会资本独立举办,或者与社区合办托育机构,通过公办、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模式,构建多元化托育服务体系,并积极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普惠托育建设项目,2020年以来,襄阳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普惠托育建设项目22个。2023年底,在财政、卫健等部门通力合作、全力争取下,襄阳成功入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亿元。

2024年6月以来,襄阳市卫健委持续对托育服务从业人员开展在岗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托育服务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安全防护、专业技术、卫生保健、技能实操等方面,促进了托育服务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