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原图文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需本人同意后方可转载!
学生在检查水稻播种质量 1954年 赵淮青摄
教师徐怀文(右三)讲解播种机实地调整播种量的问题
宁夏省在1952年春季成立了机耕学校,为国营农场培养拖拉机手和农场管理干部。这个学校分拖拉机驾驶和农业财务两科,共有学生220多人。校址设在宁夏省国营灵武机械农场内。
敏钟杰摄
宁夏国营灵武机械农场1954年计划播种水稻13000多亩,在5月25日已开始播种。农场有土地8万多亩,有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以及其他各种大型农具100多台,是当时西北区规模最大的机械农场。
1959年
1958年,由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灌溉研究所和宁夏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土壤改良试验站,在平罗县大兴墩的一块7分多恶性白僵土上,第一次试种水稻成功,结束了白僵土不能开发利用的历史。
1959年 哈治平摄
宁夏师范学院在银川市郊北塔区开辟了一块试验农场。学生们每周劳动两个下午,教师每周劳动一个下午。
1959年 哈治平摄
吴忠市吴忠人民公社机械农具修配厂为各生产队制造的打稻机。
1960年 哈治平摄
平罗县前进公社社办农业中学是1958年初创办的,全校师生边学习、边生产,到1959年耕地面积扩大到500多亩,收获的粮食除留足口粮、籽种、饲料外,还卖给国家余粮5万多斤。
1961年 哈治平摄
灵武县梧桐树公社史壕大队第二生产队,放假回家帮助秋收的小学生们正在田里拾稻穗。
1962年 石观达摄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厅派出飞机,帮助人民公社生产队防治稻瘟病。
王新著摄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著名的水稻专家丁颖应宁夏农学会的邀请,率领水稻技术考察团,于1963年8月上半月,到宁夏黄河灌区种水稻的公社和国营农场进行了考察和指导。
1972年 陈思禹摄
“土专家”丁学礼(左二)帮助青年社员掌握水稻塑料薄膜育秧的规律
吴忠县古城公社古城一队科研小组成员在自治区农科所人员的帮助下,研究自己培育的新品种“古城一号”水稻生长情况。
1978年 陈思禹摄
68岁的农民农业专家丁学礼,在宁夏引黄灌区试验成功麦稻两熟。十几年来丁学礼在改革水稻栽培技术、良种选育上都有突出成就,被选为宁夏农业学大寨的劳动模范。
1978年 陈思禹摄
灵武县不断提高科学种田的水平,许多社、队建立了温室,积极引进水稻无土育秧新技术。
1980年 陈思禹摄
吴忠县东风公社为了切实搞好科学种田,开办了由公社和大队两级干部参加的农业科学技术学习班,请农业技术员当教师,定期讲授有关农业科学技术知识。
1984年 陈思禹摄
承宁县养和乡王太村的粮食专业户团团围住来传授技术的水稻专家王德(左二),向他请教如何种好杂交水稻。
1988年 陈思禹摄
宁夏农学院副教授、水稻专家胡子诚(左),先后培育出“宁梗5号”、“宁梗7号”等优良品种。其中“宁梗7号”已成为宁夏的主要水稻品种,连年获得稳产、高产。
1995年
中卫县农民企业家韦永贵,出资10万元买下中卫县北部腾格里沙漠南缘2800亩荒漠的开发治理权。首期开发治理的500多亩农田有380亩种植了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