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妙法莲华经》有言:

若人散乱心

乃至以一华(同“花”)

供养于画像

渐见无数佛

“花”

作为佛教六供养之一

以之供佛,利益无穷

那么

佛前供花有何讲究?

又能带来怎样的功德利益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佛前供花

自古以来,佛教与花就有着很深的因缘。

相传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前,已有花供养一事。佛教发源地印度常年气候温暖,花的品种甚多,人们有戴花、献花给神和尊者的习惯。

中国有关“佛前供花”的较早记载,来源于《南史》中一个弘扬“孝心”的故事。南朝齐武帝的第七子晋安王子懋,清恬且廉让好学,子懋七岁时,母亲病危,请僧团做法事,当时有人献莲花供佛。

“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说明在当时,献花供佛是常事,而且知道把花放在水里进行保鲜。

“子懋流涕礼佛曰:‘若使阿姨因此和胜,愿诸佛令华竟斋不萎。’七日斋毕,花更鲜红,视罂中稍有根须,当世称其孝感。”

子懋流泪祈佛,若我母亲能好起来,愿诸佛让花在这七日斋戒里不要枯萎。等到斋戒期满,花不仅开放,还长出了根须,他母亲身体也开始好转。大家都说,王子有孝心,感动了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供花功德

以花献佛,是佛教重要的供养方式之一。不管是四供养、六供养还是十供养,都包含花供养。花为因,结子为果,花谢叶败,种子熟落,进入下一场轮回。因此,就表法而言,花供养十分重要。

佛经中最有名的供花记载,是《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里关于释迦牟尼佛的供花。

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有一世是名为儒童的菩萨。有一次他为大众说法,众皆欢喜,付五百钱给他。当他到了另一座城市,看到好多人欣然匆匆,平治道路,洒扫烧香。问为什么?众人告诉他,定光佛(燃灯佛)要进城说法。

儒童看见有个女孩拿着七朵青莲,想正好用那五百钱来买莲花供佛。姑娘卖给他五朵莲花,并请他替自己把剩下的两朵花献给佛。儒童拿青莲献佛,他的五朵青莲,止于空中,当佛头上如根生,无堕地者,姑娘的两朵则挟住佛的两肩。佛赞叹他:“所学清净,降心弃命,舍欲守空,不起不灭,无猗之慈,积德行愿。”并授记说:“汝自是后,九十一劫,劫号为贤,汝当作佛,名释迦文。”

这就是供花的功德。儒童买花献佛,定光佛为他授记。

“今生貌美为何因?前世鲜花供佛前。”经典中记载的供花功德及果报也很多。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云:

若有众生,奉施香华,得十种功德。一者处世如花。二者身无臭秽。三者福香戒香、遍诸方所。四者随所生处、鼻根不坏。五者超胜世间、为众归仰。六者身常香洁。七者爱乐正法、受持读诵。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

佛教重视因果,修善因,自然得乐果。

佛前供花,提醒我们多播种成佛的因,以一切利他善行、发露忏悔、大愿精进等,铺就转凡成圣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法供花

那如何如法地供花呢?我们来看看佛经是怎么讲的。

《苏悉地羯罗经》云:

若献佛华,当用白华香者,而供养之。

若献观音,应用水中所生白华,而供养之。

若献金刚,应以种种香华,而供养之。

若献地居天,随时所取,种种诸华,而供献之。

若无华献,应用苏啰三枝叶,或莽噜闻华,滩敦叶,耽忙罗叶。

如无此等枝叶,应用嚩落迦根、甘松香根、卷柏牛膝根及诸香药根,香果根等,亦通供养。

以上可见,供不同的菩萨、金刚,应用相应的花。如果没有上面所说的花,还能供佛吗?当然可以。如果无花献,可以用香叶或带香味的根茎代替,如果连这些都没有,还可以供养一些带香味的果子。

那如果这些都找不到怎么办?不用着急,看《苏悉地羯罗经》怎么说:“若无如上华叶根果献者,曾见曾闻献供养花,或自曾献花,随所应令运想供养,最为胜上供养尊法。”如果看过、听过别人供花,或者自己曾经供过花,可观想供养,亦为殊胜供养法。

《大智度论》提出的供花原则:“陆地生华须曼提为第一。水中生华青莲华为第一。若树生华若蔓生华是诸名华种种异色,种种香薰,各持天华来诣佛所。”只要有香味,有异色,都可以拿来供佛。这些花的共同点:“色好多香,柔软细滑。”所以坚硬、带刺、有异味的花,一般不建议供养。

看了诸多佛经里的佛前供花“指南”,我们不难发现,佛教提倡的供花,是依众生种种能力而提供方便法门,非常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花悟道

花者,法也。佛前供花所隐含不同层面的意义,都是为了表法。为什么要供花?除了可得相应的功德外,在供花的过程中,还可以生出不同的体悟。无常的人生,就像花朵,倏忽间就凋零了。我们通过供花,体会到生命的无常与脆弱,从而更加坚定修行的信念。

择法如择花。我们以恭敬心,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花来供佛,从想到做的过程,也是择法修行的过程。于花于法来说,是互相对应的。这是善法观。所以“谁说法句,如择善华……善说法句,能采德华”,我们选择法门来修行,就像选择最好的花来供佛一样。

在供花时,我们能看到花朵的大小、颜色、质感,闻到各样的香气,或清雅、或浓烈,感受到花材的柔软或坚硬。我们在体会这些的过程中,也会观想花的一生、人的一生、佛法的慈悲与精妙,思考什么是短暂的?什么是恒久的?什么是虚幻的?什么是真实的?

再美丽的花,不过几日就枯萎。就像我们的生命,刹那寂灭,转头成空。什么香可以遍布宇宙?戒香,戒定真香。我们严净持戒,所散发的香,定能胜过花香。

佛前供花,愉悦众生的同时,更是提醒自己:多种善因,坚定修行,破除虚幻妄想,方能到达智慧解脱的彼岸。供什么花及供花的形式并不重要。美,也只是供花的表层涵义。能在供花的过程中,增上虔敬与清净心,体悟佛法的智慧与圆融,才是最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字|见月 图片|传媒中心

美编|妙能 编辑|梦觉

来源|空林文教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2022)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