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们本是亲戚,我提供图纸请他帮忙建房,结果他却半途而废,把房子建得乱七八糟!现在还来告我,我还想要他赔我的损失呢......”被告老张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及应诉通知书后,情绪激动地来到法院陈述。
原来,在2019年11月,老张为了改善住房条件,出于信任和照顾,找到了作为亲戚关系的侄女婿大刘承包房屋的修建。在房屋修建过程中,因大刘认为老张提供的房屋图纸需要改进,于是跟老张提出修改建议,老张则答复大刘说“你是师傅,你看怎么改好就怎么改”,之后大刘把楼梯改变了位置。同时,因为老张提供的图纸中没有标注大门的尺寸。大刘做好大门后,老张觉得楼梯、大门、墙面等问题太多不满意,随后双方发生争执,大刘在未完工的情况下停工了。2021年4月,大刘找到老张索要工钱,因为房子还没有完工,老张就给大刘出具了一张欠条,承认欠大刘4万余元并承诺半年内付清,但条件是在完工并全部检查合格后才付清。因为双方已发生争执,关系闹僵,大刘也不再去施工,老张也表示不再要大刘继续修建了,大刘最终选择向法院递交一纸诉状,将老张告到了榕江县人民法院。
大刘起诉后,就发生了前面的那一幕。
“法官,我建议他修改,他也同意了的,现在反过来不承认!”“你是师傅,该怎样做你不知道吗?”“是你自己同意这样做的,现在想赖账?”“一个人一辈子建几栋房子?谁不想建得好一点?”……在庭审过程中,老张和大刘对簿公堂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当庭调解失败。
开庭之后,承办该案的贵州省榕江县人民法院法官蒙会立认为,老张和大刘本来就是亲戚,以老张的角度,咱们普通老百姓一辈子能有几次建房的机会?倾其所有才作出的决定,最终达不到自己想要的那种结果,搁谁心里都会有些许不甘。以大刘的角度,自己起早贪黑最终拿不到工钱,也是有一肚子憋屈。现如今双方因这个事积怨已深,如果继续一纸判决下去,有可能导致作为亲戚的双方这辈子都不会来往了,作为法官,蒙会立也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化解双方的矛盾。合上卷宗材料,看来出具这判决书并不是本案最佳的解纷方式,“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走到基层就都是办法”。想到这,他立即电话联系老张和大刘,约定时间到现场进行勘验。
两天后,蒙会立带着两名干警驱车前往距离县城40余公里外的老张房屋,查看、测量、拍照、记录……在老张和大刘的配合下,大家忙碌了一个上午。
“法官,你看嘛,这个楼梯从这里跑上去,又占空间又不好用”“法官,我也想来继续做的,但是他一直不配合”……老张和大刘一边配合勘验一边争执不休,双方的情绪越来越激动,整个勘验过程在一片争吵和劝解中艰难完成。
勘验结束后,蒙会立组织老张和大刘坐下来,全面分析建造成本、图纸设计、施工过程等细节,分别指出双方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详细向双方解释法律规定。
“法律规定刚刚也跟你们普及了,你们本来就是亲戚,法院根据法律规定作出判决没有问题,但是你们自己想一想判决能不能最终化解你们各自的心结?我们的目标是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让你们化解矛盾、冰释前嫌,但并不意味着让你们做无谓的妥协。这个事情,双方都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刚刚已经指出来了,希望你们各退一步,大家心平气和地把这个事情解决掉,以后大家该是亲戚还是亲戚”……经过从法理、事理、情理多方面对双方进行耐心劝解,最终老张和大刘各退一步,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法官,你看我家门口这一块葛根长势很好,甜得很哩,今天你们辛苦了,到时候成熟了我带点给你尝尝吧!”调解结束后老张说道,“谢谢你的心意,不用啦,我们也有相关工作纪律规定,能看到你们双方冰释前嫌,我觉得比吃葛根更甜。”蒙会立欣慰地笑着上车离开老张的家,回头看身后,老张和大刘在路口并排有说有笑地目送他们离开。
“案结事了人和”,是法官工作中最大的成就之一。坚持“如我在诉”的司法理念,办好每一起民生案件,以蒙会立为代表的榕江县人民法院法官,办案多跑一段路,也便更容易接近案件事实的真相,同时也用自己的脚步缩短了群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一结果不仅实质解决了双方的纠纷,更体现了人民法院能动履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宗旨。
来源:榕江县法院
审 核 :赵映 金晶
编辑:沈重阳 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