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季,儿时的我们总是怀着对大自然的向往,期待着父母或祖父母的带领,踏入山林的怀抱。
这一季节,山林间的野果纷纷成熟,对于物质条件尚不丰富的年代,这些野果成为了农村孩子们珍贵的零食来源。
或许你会质疑,野果有何特别之处?然而,这些未经人工栽培的果实,尽管缺乏人类的照料,其产量却相当可观。
更重要的是,许多野果不仅能满足味蕾的需求,还能作为应急的食物来源。在生活条件艰苦的过去,许多老一辈的人正是依靠这些野果度过了难关。
又到一年秋风起,山间的野果再次迎来了成熟的季节。尽管在现代社会,这些野果已不再是生存的必需品,但它们依然吸引着众多农民朋友前往山林采集。
原因在于,一些野果在市场上成为了热销商品,既可以供自家食用,也可以出售以换取一些额外收入。如果不及时采集,这些资源便会迅速被他人抢占。
目前,最受欢迎的野果之一便是野生板栗。在我的家乡,许多农民在水稻收割完毕后,便会携带背篓或麻袋前往山区收集野生板粟。
我们这里的野生板栗通常被称为“毛栗子”,与人工种植的板栗相比,毛栗子的体积较小,剥开坚硬的外壳后,内部含有2至7颗较小的果实,而人工种植的板栗则通常较大,且内含单一果实。
板栗的收获季节通常在10月,但对于野生板栗而言,成熟时间稍早,大约从8月中旬开始逐渐成熟。
到了9月中下旬,大部分野生板栗已经完全成熟,是最佳的采摘时机。一旦采摘下来,去除外壳即可食用,不仅味道香甜,而且口感脆嫩,无需烹饪处理。
然而,野生板栗的采摘并非易事。由于野生板栗树通常具有较长的生长周期,许多树木已经有数十甚至上百年的树龄,因此它们的身高往往非常可观,有的甚至高达十几米。
这与人工种植的板栗树形成鲜明对比,后者的树高通常仅有两三米或四五米。
在我们所在地区的山地中,野生板栗树的树最高可达18至20米。
为了收集板栗,有两种常见的方法:一是训练有素的人员攀爬树木,通过摇晃树枝使板栗落下,另一人在树下拾取;二是准备一根足够长的竹竿,用以击落树上的板栗后再进行收集。
至于等待板栗自然脱落,这种方法虽然可行,但可能存在问题。自然脱落的板栗往往质量较差,因为优质的板栗可能已经被鸟类啄食。
因此,主动摇晃或击落板栗再进行收集是更为理想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板栗的外壳覆盖着一层锋利的刺,直接用手拾取可能会导致手部受伤。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建议先截取一段竹子,将其削成厚片并弯曲成简易的钳子形状,这样可以更安全地夹取板栗。
采集野生板栗虽然是一项体力消耗较大的工作,但其收获之丰富却是相当可观的。想象一下,一棵生长了几十年的板栗树,体积庞大,正处于盛产期,其产量自然不会低。
通常情况下,一次采集活动能够收获数十斤板栗,若多采集几棵树,收获得以上百斤也是常有的事。
在我们家乡的山林中,野生板栗树分布广泛,尽管每年都有许多农民朋友争相采集,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带回数十斤的收获。
人们热衷于采集野生板果的原因有多方面。记得祖父曾经讲述,在他们年轻时,食物短缺是常有的事,为了缓解饥饿,他们会到山中采集野菜和野果。
野生板栗便是当时常见的应急食物之一。由于长期的采集习惯,对于许多人来说,每年不去采集一些板栗,似乎总会感觉生活中缺少了些什么。
当前,野生板栗在市场上的价值已经显著提升,售价可达每斤4至5元。因此,采集更多的板栗不仅可以满足自家的食用需求,还能通过出售剩余部分来增加收入。
此外,现代消费者越来越偏爱原生态食品,这使得野生板栗在市场上极为畅销,往往在短短半天时间内便销售一空。如果不积极采集,市场上的供应可能难以满足需求。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野生板果的味道优于人工栽培的板栗。尽管野生板栗的品质可能不如人工种植的稳定,但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使其成为值得采集和消费的选择。
如果你的家乡也有野生板栗树,不妨尝试采集一些,既能享受美味,也可能带来经济收益。
亲爱的读者们,现在又到野生板栗成熟的季节了,你是否去采摘了呢?在你所在的地区,是否也有人热衷于上山采集野生板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