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出,二战期间,美国为什么不在苏联和德国两败俱伤后,对苏联采取军事行动?这个问题要从当时美国所处的世界地位和对欧洲的影响来分析,总的来看,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着美国还没有把苏联当作对手。
第一方面,美国对欧洲的影响力是从二战开始的,美苏冷战也因战争带来重大变化。
实际上,作为一战二战的主要参战国英法,在对待美国登陆欧洲的问题上是非常谨慎的,用放虎归山也好,用引狼入室也好,总之在一战时,美国就准备参与欧洲战事,但被英法巧妙地撵了出来,这也直接导致美国出台了中立法案,避免将战火烧到美利坚。
不过,当罗斯福当政以后,美国的综合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特别是以华尔街为主的资本经济成为主导世界经济的晴雨表,虽然一战后世界上出现了经济大衰退,但美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龙头,尤其是美国的军事力量和强大的军工制造业让准备发动战争的同盟国和轴心国都向美国靠拢,这一时期,美国是左右通吃全面撒网,在经济和外交以及影响力上让英法苏都望尘莫及。
但是,美国对欧洲的影响又因为二战而重新得到重视。从一定程度上讲,如果没有美国对英法及苏联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同盟国想打赢轴心国难度是非常大的。在争取美国支援方面,本身丘吉尔是不想美国直接参与欧洲战争,想通过借兵和借钱的方式让美国帮忙,但罗斯福却通过日本偷袭珍珠港调动了美国战争机器,不仅采取了先欧后亚的战略先登陆欧洲,还通过参与欧洲战争而坐上了霸主的宝座。
从这个层面讲,美国参与欧洲战事,不仅有军事上的考虑,更有政治上的打算。打赢二战,美国就成了欧洲的救世主,迫使英法让出欧洲的殖民地利益,美国还从中说了算。另一方面,苏德战争又让苏联成为可与美国争锋的军事强国,两强对抗就不可避免演变成了冷战思维。
第二方面,在同盟国没有获得完全胜利的情况下,美国是没有能力对苏联采取任何行动。
本身,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以后,美国就面临两线作战的威胁,而当苏德战争进入苏军全面大反攻阶段时,美国如果再不出兵登陆欧洲,其参与欧洲事务的企图就会落空,所以,在欧洲站稳脚跟比直接与苏联对抗在利益上是合算得多,这个账美国当然算得清楚明白。
另一方面,美军为什么非要亲自登陆欧洲作战,而没有让丘吉尔的借兵计划得逞呢?还是因为利益当头,美国想从中获得更多的国际威望和得到更多的战争以外的利益。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制约着美国不能有非分之想,那就是经过几年的苏德战争,苏联的军事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1944年苏军展开十次反攻作战时,苏军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1200万以上,其装甲坦克横扫欧洲无人能敌,空军和炮兵的建设更是欧洲最强,此时,美国除了在远程打击方面和拥有还在试验中的核力量外,并没有什么优势,为什么要与苏联作对自找苦吃呢?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美国虽然是帮助英法苏打仗,但在欧洲的根基不深,即使与苏联作战,也需要英法的配合,而此时,英法因跟德国的作战已经千疮百孔,自身都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此时如果把苏联作为对手,岂不是将苏联推向了轴心国的怀抱,那前面的作战等于白打了。
从这个层面讲,在欧洲战场没有完全结束,而美军又深陷太平洋战场与日军苦战,美国纵有与苏联为敌的野心,也没有打赢苏美战争的实力。所以,这个命题基本上是不成立的,虽然有人说丘吉尔曾经提出过在战争结束后对苏联展开一击,那都是他个人的一种设想,并不能代表整个同盟国的想法。
第三方面,美苏开战,美国占不到任何便宜。
本身,德军闪击苏联就是一次赌博和冒险,原本计划3到5个月的作战打成了4年,而且还被苏军打到了柏林,这场战争在巴巴罗萨计划展开时就已经埋下了失败的伏笔,这是由苏德双方的战争潜力和综合国力决定的。
而随着苏军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其战争潜力和军事实力也与日俱增,一方面是美国登陆欧洲需要英法主动让贤,否则美国在欧洲就没有话语权,而达到这个目的,美国需要付出代价和作出巨大的牺牲来争取;另一方面,即使美苏开战,美国是劳师远袭,成本太大,而苏联却是在家门口作战,优劣分明。
况且这里面还有更深一层的因素,那就是美国与苏联作对有什么好处呢?除了替英法消除对手,对美国毫无用处,因为二战时苏联还对美国构不成任何威胁。
通过上面的分析看出,二战期间,美国如果要对苏联动手,既没有内部条件支持也无外部因素支撑,真要是动手了,不仅将苏德推到了联盟的地步,还直接导致英法在欧洲的利益再度受损,对美国来说有百害而无一益。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二战苏德战争,为何苏军要用4年时间才打到柏林?时间换空间
二战敦刻尔克撤退,4万法军阻挡11万德军,还俘虏了1名中将
二战苏德战争,三线作战是最大压力为何还要东进?形势不容犹豫
二战爆发,为何欧洲统一难度非常大?两个关键问题无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