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里面,陕北人是没有结局的。
无论是少安少平,还是田福军。乡镇企业家,煤矿工人,还有年龄和学历都不占优势的干部 …… 80年代里他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90年代,会有一道坎在那里等着他们。
可惜路遥再不能写下去了。
对于那些90年代大放异彩的人来说,路遥写的仍是他们的生命之书。西安城里的能人高玉涛,给路遥报销了住雍村饭店的费用。路遥下笔自己最后的作品时,为了躲人,在当时还是省委机关招待所的雍村饭店住了半个多月。
这本书就是《早晨从中午开始》。
雍村饭店最便宜的一种房型一天只要100多块钱,没有窗户,我称之为“路遥房”。因为住在这里,你的生物钟不会被阳光唤醒。所以你和路遥一样,“早晨从中午开始”。
这本书第一次从钢笔字转换成油墨印刷,就在作协大院门口的打印店里。如今还有一家打印店在这里,想来已经不是当年的那家了。我经过的时候,影影绰绰看到一个姑娘在复印机前面忙碌着。
当年站在复印机面前的小姑娘,一边读手稿一边哭,“路遥写得太好了”。
多年以后,高玉涛为办路遥文学奖,又拿出了几百万,还收了路远远的律师函。其实路遥和他,在80年代只有几面之缘。他也是路遥去世后,才知道路遥的经济情况如此糟糕。但是路遥笔下的人物,是他走不出的过去,这是他对路遥的责任。
《平凡的世界》是80年代的产物。很多人读了《早晨从中午开始》,惋惜路遥写得太拼。如果停笔缓几年再写,会不会书和人就两全了?
其实留给《平凡的世界》的时间窗口只有一年左右。如果1988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如时到来,第三部却不能随着李野默那深沉而富有磁性的男中音传进千家万户,《平凡的世界》就会被紧接着到来的90年代遗忘。
中国人对80年代的回忆真的已经模糊了。但是其实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是80年代人。他们爱读书,爱较真,爱探讨一些本已经有答案的哲学问题。他们的思想相较于身边的人已经活跃起来了。但最后还是遗憾的,回归于某种传统文化或者俄罗斯文学的范畴。
一言以蔽之,“历史要回归,人要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