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师节前夕,罗源县霍口中心小学一级教师兰海华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近日,记者采访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兰海华1976年出生于罗源县白塔乡南洋村,1995年从长乐师范学校毕业后,他来到霍口畲族乡,成了一名乡村教师。29年来,兰海华先后在岐峰小学、小王小学、福湖民族小学、霍口中心小学任教。

岐峰小学地处偏僻,兰海华每次回家都要花上半天时间,他干脆一个月回家一趟,把更多时间花在孩子们身上。“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是我最大的动力。”兰海华说,看到孩子们的成绩慢慢提高,他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1998年,兰海华被调往刚建成的寄宿制学校小王小学任教。他和学生们一样住在学校宿舍,利用晚自习时间为他们补基础、查缺漏,无微不至照顾他们的生活。有一次,一名寄宿生半夜忽然肚子痛,兰海华急忙背起他跑到村里的诊所。这名学生是因为吃了自带的已经馊了的菜,导致肠胃炎发作。从那之后,每到吃饭时间,兰海华都要检查学生自带的饭菜,和炊事员一起帮他们热菜,免费提供菜汤。

王廷洋村与小王小学隔着一条岱江,有一座桥连接两岸。该村的寄宿生周末都要过江回家,有时江水漫过桥面,兰海华不放心,就牵着大孩子、背着身材瘦小的孩子过桥,把他们一一安全送回家。“村干部和家长常说,小王小学的老师有爱心,孩子在那里读书他们很放心。”每次听到这些话,兰海华都无比欣慰。

如今,每逢节假日兰海华都会收到学生小雷的问候。小雷家住霍口卓贤垄畲族自然村,以前家庭困难,父母在外打工,她无心学习。了解情况后,兰海华经常上门家访,在学习上为她补缺补漏,生活上给予关心帮助,渐渐让她找到了人生方向。她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顺利考上大学。

“学校地处偏远畲乡,像小雷这样的留守儿童很多。他们缺少关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兰海华经常深入留守学生家庭了解情况,与家长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交流,帮助他们改变教育方式,更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在他的努力下,许多家长改变了观念,留守儿童也找回了亲情和快乐。

霍口中心小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现在很多孩子不会说畲语,更不要说唱畲歌小调了。”作为一名畲族老师,兰海华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想着把畲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深入民族村调研,向罗源县畲族非遗文化传承人学习,和他们交流和讨论。为了唱好畲歌,他曾向省级畲歌非遗传承人雷建银学习发音技巧。

近年来,兰海华组织学校老师共同编写了《畲乡风情》《畲族剪纸》等校本教材,组建了畲歌、畲语、畲族舞蹈等兴趣小组,亲自负责畲歌、畲语的教学。学校的民族文化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受到省教育厅、省民宗厅和福州市委统战部的肯定。

“为了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我愿意一直守在乡村。”兰海华的微信名叫“蓝闪亮”,他希望畲乡的每个学生都能闪闪发亮。(记者 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