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奇特的碉堡式建筑,四四方方像个“回”字,过去大门一关,外面的人压根攻不进去,从里面防御反攻却易如反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州是广东省东北部的璀璨明珠,是客家文化的摇篮,也是客家菜的发源地之一。

梅州旅游,不能不提大埔县,这里曾经归属潮州府管辖,不过大多数民众说的是客家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埔有很多古镇、古村、古民居。几次到大埔,我们都游览了独特的泰安楼,这座“碉堡”式建筑,曾让看到卫星云图上的外国人误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泰安楼坐落于大埔县湖寮镇龙岗村,主楼伴以书斋、门坪与花台,从空中俯瞰,布局宛如一个巨大的“回”字,与周围的田园景致和谐相融,展现了客家先民对风水与实用的精妙考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泰安楼,历经两百多载风雨,被誉为“客家的水立方”、“民间迷你故宫”,是中国罕见的方石楼围屋典范。其坚固的构造,无论是方形主体还是内部祠堂,均体现了围屋作为“中国最牢固建筑”的特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泰安楼内共有两百间房舍,通过回廊相连。回廊上红灯笼高挂,洋溢着温馨与喜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座“回字形”碉堡式建筑不仅是生活起居之所,更是固若金汤的防御堡垒。虽然面积很大,但只设计了一个大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样的设计确保了楼内所有居民的安全。围屋的墙壁上设计了小孔,便于居民观察外面的情况。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可以提前储备粮食,即便被围困数月也可保安然无恙。在那个风云动荡的时代,这样的设计非常实用,也很高明。现在是太平时代,围龙屋的防御功能基本用不上,但细节设计依然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围龙屋和客家人聚众而居的习惯表现了他们的团结精神和现实需要,见证了客家人互爱互助、共御外侮的历史,反映了他们因战乱迁徙至梅州山区后,不屈不挠的生存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泰安楼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经两次修缮,保持历史原貌,吸引着八方游客。

虽然时日变迁,楼内仍有蓝氏家族后代居住,对络绎不绝的访客已习以为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泰安楼,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客家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梅龙高铁开通后,到大埔比以前方便多了,虽然大埔没有设站,但从梅州西站过去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