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记忆粉丝福利群
期待你的加入
添加记忆君微信
邀请入群
本篇文章
部分图片转自
马巧珍老师、老史老师、独漂老师
老普老师、大槐树老师、王甲鹏老师等
在此表示深深地感谢
今天咱们好好聊一聊南口,有的朋友问了,我们这天天住在南口,从小在这里长大,还有啥好说的。
好的,那么记忆君问大家几个问题,您知道哪里是大南口,哪里是小南口吗?为什么这么叫,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
如果您不是特别了解其中的原因,那么,就一起来看看今天的文章吧O(∩_∩)O~
大南口和小南口怎么叫起来的
咱们先说说大南口和小南口是怎么叫起来的吧……
南口原指南口镇北1公里处的南口村,因清朝末年京张铁路通车,在南口设立火车站,原南口城里的商贾便纷纷转移至南口火车站附近,形成了今天的南口镇,南口镇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建设,城镇规模远远超过了南口村,所以,南口镇被称为大南口,南口村被称为小南口。
别看南口镇,也就是以南口火车站为中心发展起来的近代百年工业小镇叫做大南口,但南口的源起之地还是小南口,对于南口几千年来的发展脉络,可以用15个字简单概括,那就是,先有南口村,再有南口城,后有南口镇,南口城的位置与南口村自然村的位置基本一致。
先有南口村
那么咱们就先来说说南口村的故事吧,这个南口村以前是自然村,现在变成了行政村,自身下辖了多个自然村。
南口村下辖南口村、滑园子村、南庄村、东园子村、大堡村5个自然村。
南口村在北魏(公元386年—557年)时形成村落,按照中国北为上、南为下的传统,称为下口,北齐(公元550年—577年)时改称夏口,至迟金贞祐元年(公元1213年)已称南口,因位于40里关沟的南端出口处而得名。
南口村略呈方形,明代在此修筑南口城,有南北向主要街道一条,清代临街为商铺,经营粮食、布匹、杂货等,逐渐成为商业集镇,主要姓氏有张、王、樊等。
滑园子村,清末成村,因姓氏得名滑家园,有花园子、花家园之称,村东南原有北关村,1985年因修居庸关路占地,村民全部迁入该村。
东园子村,清末成村,最早为看坟人定居,后因村民以种菜为主,成村后称东园子,水泉沟村1981年迁入该村,原花椒园因国家占地也并入该村。
大堡村,明代成村,曾设急递铺,遂成村落,后住户逐渐增多,故名大堡。
南庄,清末成村,因村址位于南口旧城南门外,因此得名。
再有南口城
南口城位于燕山与太行山连接处,40里关沟峡谷南口,故以南口为名,与八达岭南北相对。
40里关沟峡谷,两山壁立,树木葱郁,一水旁流,其隘如线。欲过关沟,南口为必经之地,过南口城后地势开始抬升,才真正进入关沟之中。
修复前的南口城南城门
修复后的南口城南城门
南口城是居庸关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北口八达岭相对,起到巩固居庸关的作用。其位置选择在关沟两侧山脊逐渐消失的地段设城,盘查过往行人,阻止冲关之势。
南口城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前人有北方有事,南口必先受兵的精辟论断。
马车途经南口城老照片
汽车途经南口城老照片
《北齐书》记载,宣帝天宝六年(公元555年)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至恒州(今山西大同),九百余里。
《四镇三关志》记载,南口门堡城一座,永乐年建。
南口城俯瞰老照片
南口城南城门南面老照片
《西关志》记载,南口门在关城南十五里,其城上跨东西两山,下当两山之冲,为堡城,周围二百丈五尺,南北城门城楼二座,敌楼一座,偏左为东西水门各一空。护城东山墩一座,西山墩三座,烽糇九座。隆庆卫地方,里口紧要。
南口城城内主街老照片
《延庆卫志略》记载,明永乐二年建,崇祯十二年重修,东西城环跨两山,开设南北城门,颜其额曰,关南锁钥,北来者自八达岭进关沟四十余里,群山环抱,鸟道羊肠至此,稍觉开爽,是又一境界也。
南口城城内主街老照片
南口城城内主街老照片
综上所述,南口城建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到今天也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南口城北门附近菩萨庙老照片
南口城为不规则的长圆形,东西宽300米,南北长500米,跨东西两山,南北各开一个城门,整个南口城除南北城门和楼台用砖外,其它墙体均为虎皮墙,明、清两代又曾不断地加固、完善。
南口城西墩台老照片
南口城历经多次修缮,也经多次被毁,大部分城墙已不存在,南口城东西两侧山体由于长年累月炸山采石导致地貌全毁,南口城整体轮廓已难再现。
南口城西墩台老照片
南口城在明清两代、民国初年也曾兴旺一时,这里南北客商云集,街巷铺面林立,著名的老字号有经营茶叶的天瑞茶庄,经营布业的谦恒益和益聚公,以销售百货为主的进泰德杂货店等。
南口城西墩台老照片
城内粮店最多,能叫得上名号的就有20多家,与此同时运输业极为兴旺,名字叫得最响亮的当属至顺大车店和富源大车店。
南口城北门附近龙王庙及东墩台老照片
最值得一看的南口城遗迹
时至今日,当我们再走进南口城故地寻访的时候,依稀还能够看到南口古城的一些痕迹,城中的一些文物古迹,它们有的已经经历几百年风雨沧桑,在这里静静地向人们诉说着南口城的厚重历史积淀。
关于南口城,我们今天还可以看到的古城遗址包括南口城南城门、南口城南城墙、南口城南城门外影壁、南口城东墩台与南口城西墩台。
记忆君特别建议看看南口城南城墙,原装的就地取材鹅卵石城墙,虽然有小1米的城墙被埋在地下,但仍然可以感觉到南口古城小小的巍峨。
还有一处非常不错的景观就是南口城东墩台,这是一处可以游山玩水的线路,首先经过的就是横穿南口城东河套之上的水渠,水渠中常年奔流着从关沟峡谷深处汇集而来的溪水,但由于上游已经经过多次融合、节流,所以水质并没有泉眼处那么纯净,但是洗洗手还是可以的,尤其是夏天,清凉无比。
顺着这条水渠一路上山,有非常成熟的山间小道奔向南口城东墩台,大概登山30——60分钟左右,即可登顶南口城东墩台,从山下远远望去感觉不大点的南口城东墩台,当你站在它的面前时,才能感受到其本身的宏伟与坚固,历经几百年依然挺立,墩台一角还有南口战役时期日本大炮攻击的炮弹坑。
从这里环顾四周,往北望去,关沟南口至居庸关段一览无余,远处金柜山上蜿蜒盘旋的居庸关长城十分清晰,往南望去,南口城、南口村、南口镇尽在脚下,远处的昌平城区、北京城区尽收眼底。
天气好的时候,沃德兰城堡、昌平火车站附近的北京水泥厂、吉利大学仿美国国会山图书馆、蟒山天池、国贸三期、鸟巢大钉子、盘古大观、中央电视塔用肉眼均可看到,虽然这里海拔没有多高,也不用爬很长时间,但由于此处是山地平原交界处,墩台的位置又是一个断崖,前方一览无余,正可谓会当凌绝顶,一览昌平小。
当您沉醉于南口城东墩台四周无限美景的时候,千万不要忽视墩台正后方几块巨石上雕刻的文字,罗团阵地,坚如磐石,这些文字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南口战役期间,中国军队罗芳珪团战斗守卫的地方。
坚守南口村、虎峪村、苏林口、马鞍山一带的罗芳珪团首当其冲,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与10倍于自己之强敌连续血战,几天后,罗芳珪身负重伤,仍大声呼杀,不下战场,全团官兵大部分牺牲,但士气旺盛,同仇敌忾,视死如归,与敌激战不止。
罗芳珪团抗击外侮、宁死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壮举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壮烈的一页,被中外赞誉为英勇抗战的抗日战争四大名团之一。
南口城内外保留下来的其他文物古迹
李公墓
李公生前为明代中期宫廷太监,才华出众,在朝供事多年,死后,厚葬于此,该墓清朝年间及民国初年两次被盗,现存墓前石望柱、石门、石牌坊等石雕刻。
马国柱墓
马国柱,辽阳人,汉族,清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以诸生直文馆,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授理事官,汉军旗制定,正白旗;顺治元年(元年1644年)授左佥都御史,同年七月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顺治二年(1645年)十月兼兵部侍郎;四年(公元1647年)七月,加兵部尚书,七年(公元1650年)加太子少保;十一年(公元1654年)二月加太子太保,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二月卒,同年葬此。
马国柱墓清朝末年、民国初年两次被盗,现存龙首、龟趺墓碑,墓碑为汉白玉石质,立于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碑文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至今保存完好。
南口村清真寺
南口清真寺,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坐西朝东,四合院布局,现存正殿、南北配房,鹅卵石台基,垂带台阶四步,殿前有由光绪年间重修清真寺时,麻兆庆撰文残碑一块,属南口地区较早的清真寺。
南口村东岳庙
南口村东岳庙,清式建筑,现存坐北朝南前后殿各三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