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的初秋,吴佩孚过的并不顺心,因为他发现自己又一次被包围了,虽然他还担任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头衔高的吓人,全国的地盘大部分看起来都和他同一阵营,好像从未改变。但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让这位曾经的常胜将军也感觉到力不从心,他完全没有放在眼里的北伐军势如破竹,打得他节节败退。

从苏俄转了一圈回来的冯玉祥,也赚得盆满钵满在五原召集军队,准备东进向吴佩孚开战,而北边的结拜大哥也趁机落井下石,公然向他的地盘内驻军,还美其名曰为了保护他的安全。面对三面围攻的局面,吴佩孚反而时常拿着一本四字史书《吴越春秋》细细品读,他又在想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自三面的围攻

冯玉祥从仓皇下野到底气十足的再次回归,主要与他的坚持有关,无论面临着哪种困境,只要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并且坚持下去,都会获得北方大国无私的援助。据说他这次从那个大国归来,带回了价值高达千万卢布的援助,当然这个数值不一定准确,但也可以从流传出来的一份援助清单上可以窥探一二,在这份清单上,详细的列出了飞机多少架,大炮多少,炮弹多少,枪支的类型和数量。

当然冯玉祥从来不会承认这个清单,说这是污蔑,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他这次归来让他的军队整体升级,从武器装备到战术理念和战术指导,都是清一色最新的北方大国出品。这就给吴佩孚带来了很大的难题,以前大家打来打去水平差不多,现在冯玉祥突然像充了钱一样疯狂点升级,就成了压倒性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北伐军虽然地盘少,仅有广东广西的一些地区,但有革命信仰的加持和同样来自北方大国一船一船的援助,也迅速的拉起了浩浩荡荡的队伍,打的吴佩孚的毫无还手之力。按理说这个时候,作为结拜兄弟的张作霖应该派兵援助老大哥,而张作霖也确实派兵了,不过是派到河南,以保护吴佩孚为借口,抢占了不少的地盘,面对这样的情况,吴佩孚也只能苦笑。

吴越春秋中的感悟

据美国记者鲍威尔记载,他曾经在这个时候拜访过吴佩孚,吴佩孚虽然三处受敌处于劣势,但仍然保持着儒雅的姿态,言语谈吐间丝毫感觉不到大厦将倾的压力,眉宇间丝毫没有接连兵败的焦虑,他的手里握着一本《吴越春秋》,《吴越春秋》是一部记述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史事为主的史学著作,那在这样的情况下,吴佩孚看《吴越春秋》会有怎样的感悟呢?

第一,怀念曾经的巅峰。吴王夫差极其好战,多次对外发动征伐,这样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快意人生,像极了巅峰时候的吴佩孚,那个时候他是国内的最强者,有着众多的追随者,想打谁就打谁,谁要有怨气都得像冯玉祥一样憋着。哪像现在呢?谁都敢在他的碗里抢饭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后悔放过了张作霖。吴王夫差因为放过了越王勾践,才给了勾践重新崛起的机会,最后灭掉了吴国报了仇。在第一次直奉大战以后,吴佩孚大胜张作霖,但最后因为日本的强力干涉而放过了张作霖,现在想想,如果当初要顶着日本的压力强行派兵入关,彻底消灭了张作霖,那他的地盘应该比现在要大吧,也不至于夹在中间,让张作霖当枪使。

第三,想学勾践的卧薪尝胆。在吴越春秋中,勾践因为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折磨和屈辱,卧薪尝胆,甚至品尝粪便,最终活了下来,带领越国人民走向了胜利。面对现在的这种不利局面,吴佩孚也做好了卧薪尝胆吃苦的准备,因为他知道,只要人活着,就有翻盘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吴佩孚不知道的是,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不再是儒家经典著作里记载的国度,短短的几年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他可以从古书中寻找慰藉,但找不回失去的民心,这才是导致他失败的最大原因。

欢迎关注青木新史观,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观点。

(资料来源:约翰·本杰明·鲍威尔《我在中国的二十五年》,《密勒氏评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