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至1992年间,英国导演菲尔·阿格兰拍摄了一部名为《云之南》的人文纪录片。该片以丰富的镜头,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当时丽江古城居民的生活场景。

片中,将较长时间的镜头给了一位在古城里卖粑粑的孃孃。只见在一个老旧的铺子里,一位头戴工作帽的孃孃,正麻利地在面板上擀着粑粑;铺子前,守候着买粑粑的人;铺子外街道上,一车车架满木柴的胶轮车次第走过……镜头一转,回到铺子里,来店里吃粑粑的人将开水注入搪瓷口缸,吃着粑粑喝着茶,有的在发呆,有的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袅袅炊烟中,丽江古城一天的生活,开始了。

随着纪录片的播放,丽江粑粑声名远播,从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市井小吃,成为了一张响亮的丽江餐饮名片。

接下来问题来了:当年这位卖粑粑的孃孃是谁?如今在哪儿?还在卖粑粑吗?

岁月如梭,当年很多人,已经走远;很多事,已成为记忆。经读本君多方打探,最后找到了这位在古城卖粑粑的孃孃——赵嘉红。

择一事,终一生,这或许是赵嘉红这一生的写照。1985年从婆婆手中传承了打粑粑的手艺后,赵嘉红一直在打粑粑、卖粑粑的路上。如今,身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她又把这项技艺传给了女儿。从青丝到白发,近40年的光阴,改变了赵嘉红的容颜,不变的,是那一口粑粑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丽江纳西人喜将做粑粑称为打粑粑,赵嘉红打粑粑的手艺,来自婆婆。

赵嘉红的婆婆杨凤仪是古城五一街人,原本在家中制卖豆芽,1950年代初赶上丽江饮食服务公司招工,心灵手巧的杨凤仪被招进了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凤仪

说到饮食服务公司,很多老丽江人一定不陌生,这是解放后原丽江县商业局成立的专门卖纳西小吃的一个机构。饮食服务公司在丽江城区有多个铺面,如在原丽江人民电影院(现百信商场对面)的东风饭店,在原三旅社(现民主路明珍广场附近)、官门口、民主路和福慧路交叉口等地的小吃店。这些小吃店经营各类纳西小吃,主要为丽江粑粑、凉粉、凉虾、凉面等。时至今日,东风饭店的丽江粑粑、小炒肉和那碗五分汤的味道,至今仍让无数老丽江人怀念。饮食服务公司的员工,被分配到各个小吃店,杨凤仪就被分在了东风饭店这一组,主要负责做粑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凤仪(后排右六)

在这里,有必要先介绍一下丽江粑粑的品种。丽江纳西族爱吃面食,早点多以粑粑为主,丽江粑粑品类繁多,有水焖粑粑、油炸粑粑、火烤粑粑、锅边粑粑……其中,油炸粑粑的制作最为繁琐,成本也最高。油炸粑粑有甜、咸两种口味,二者皆为千层粑粑,只不过甜粑粑中裹入的是红糖,而咸口的则是裹入盐、油渣和火腿。在艰苦年代,油炸粑粑算得上是丽江粑粑中的“牙祭”,并不能常吃到。只是后来随着旅游的发展,“油炸粑粑”反倒成了丽江粑粑的代名词,游客来到丽江,看到的、熟悉的也基本是油炸粑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进饮食服务公司时,杨凤仪虽说会做粑粑,但是技艺不精,只会做一些家常粑粑,但当时东风饭店主要卖的是油炸粑粑,这可把杨凤仪难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东风饭店里做粑粑的大厨,是“粑粑司令”李仲兴的传人,同时也是她的儿媳。说起“粑粑司令”,这里还有一段故事。

1925年,云南军阀争权,唐继龄率部在丽江围剿土匪刘兴武,并将刘包围在马鞍山上。丽江官绅都很支持唐继龄,于是动员群众为唐团官兵送口粮。丽江百姓纷纷捐献粑粑,但无人敢送往前线,只有家住古城官门口的李仲兴挺身而出,邀约几个好友带头将粑粑背上了前线。人们佩服李仲兴的勇敢,于是称她“粑粑司令”。

因为这个名头,后来李仲兴干脆在官门口开了间粑粑店,并在原有丽江粑粑的基础上创新了咸、甜两种口味的油炸粑粑。再后来,李仲兴将做丽江粑粑的手艺传给了儿媳。饮食服务公司成立后,李仲兴的儿媳们加入公司,专门负责制作、售卖粑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开始,杨凤仪还在为自己不会做油炸粑粑犯难,好在饭店里有“粑粑司令”的嫡系传人,有现成的师傅,只要自己肯学,学成这门手艺不是分分钟的事吗?谁知对方却不愿将自己打粑粑的独门技艺传授与人。这倒也能理解,要知道,手艺人靠的就是手艺吃饭,这门手艺会的人越少当然就越吃香。

可公司经理已经给杨凤仪下了死命令:不管怎么样都一定要学会做油炸粑粑。“你们不愿意教,但我自己有眼睛有耳朵,不会偷偷学吗?”杨凤仪心下暗忖。于是此后每天,她早早赶到店里,从和面到揉面到擀面到放佐料再到放入锅中煎炸,大厨做粑粑的每一步骤,杨凤仪都看得仔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杨凤仪学会了制作油炸粑粑,开始在东风饭店独当一面。她们制作的油炸粑粑因其独有的味道受到百姓喜爱,在东风饭店买粑粑的人排成长队,成为了那些年丽江城独有的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2年,杨凤仪从饮食服务公司退休。从小操劳惯了,退休后赋闲家中,杨凤仪反倒不习惯了。想着自己有做粑粑的手艺,还不如开个粑粑铺。于是在退休后的第二年,她在古城官门口找了个铺面,开始卖粑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官门口,前述提到的“粑粑司令”李仲兴曾经也在官门口卖过粑粑,而当时官门口除了“粑粑司令”,还有“窨酒司令”和“松籽司令”。那个年代,纳西族有一个好玩的习惯,喜欢将某方面做得好、做得出名的人称为“司令”。“粑粑司令”“窨酒司令”不言而喻,意即粑粑做得好、窨酒做得好的人。那么,“松籽司令”又是什么?经读本君请教有关专家,原来“松籽司令”是一名住在官门口附近的老大妈,她炒的松籽果实饱满,皮薄,香脆可口,所以被民间戏称为“松籽司令”。老人凭着炒松籽的一手绝活,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

言归正传,杨凤仪在官门口开店时,虽然这里的商业比不上四方街繁华,但周围居民多、厂社多,机床厂、皮毛厂、妇幼保健院都在周边,里面的工人上班经过这里时,都会顺路带走一个粑粑。凭着杨凤仪30年打粑粑的手艺,经过口口相传,她的粑粑店,生意很快红火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5年,杨凤仪的儿子讨了媳妇,名叫赵嘉红。赵嘉红娘家住在古城义善,家中原本是蔬菜社,嫁过来后,杨凤仪便将打粑粑的技艺传给了她。从此,婆媳俩一起经营着粑粑铺。

回忆往事,赵嘉红记得那时她们的铺子每个月房租16块钱,大概有三四十平米,铺子靠门边砌着灶台、工作台,房子中间摆放着几张木桌和配套的板凳。除此之外,空余的地方全部整整齐齐堆码着木柴。那时的丽江,没有液化气,更没有燃气,烧火做饭,都是烧柴火。所以,柴火是必须要准备充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天早晨5:30,天还未亮,赵嘉红和婆婆便从五一街的家中赶往粑粑铺。此时,月朗星稀,古城还包裹在一片静谧中,偶有几声公鸡的打鸣会打破这宁静。步行十几分钟,便到了粑粑铺,接下来婆媳二人便分工合作,一个揉面,一个烧火,每一步都进行得有条不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点左右,古城在初升的阳光中逐渐醒来:街巷里开始有上班的、上学的,大家走过路过,互相打着招呼:用大竹篮背着菜准备去四方街卖菜的菜农,用胶轮车拉着木柴准备去集市上卖的村民……川流不息。而此时,赵嘉红和婆婆已经制作好了两托盘粑粑,诱人的香气,馋得过往行人都忍不住上去买上一个。时间充裕的人,会在店里就着茶水吃;赶时间的,要么路上吃,要么等到了目的地再慢慢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店里卖的粑粑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油炸粑粑,有甜、咸两种,另一类是干粑粑。每天卖出多少个,赵嘉红也没具体统计过,但上百个肯定有的,因为从铺子门一开,婆媳俩便不停歇地在打粑粑,直到下午2点多关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很累,但赵嘉红觉得日子有滋有味。和家人一起干活,凭手艺吃饭,不需要求人,不用看人脸色,每天的付出都有回报……有这样一份自由的工作,赵嘉红很满足。虽然每天总在重复一样的劳作,但总能看到来来往往的面孔,一天,仿佛一眨眼就过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复一日,赵嘉红和婆婆的粑粑店,几乎成了官门口片区的一个据点。一个刚出锅的粑粑,一杯免费的清茶,很多古城人的一天从粑粑铺开始。他们中,有手上架着老鹰的放鹰人,有单车上驮着鱼竿准备去钓鱼的人,有闲来无事的阿罗阿奶……买粑粑的、不买粑粑的,都喜欢在铺子里坐一坐,大家谈天说地、冲阔子,这里,宛如古城的一个万花筒,将古城的世间万象通通收罗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年轻的赵嘉红最怕的是放鹰人手上架着的那一头鹰。老鹰双目炯炯四处逡巡,似乎在找寻自己的猎物。每每此时,赵嘉红总不敢与老鹰对视,生怕老鹰一时失控猛扑上来啄人眼珠子。可恶的是,老鹰还喜欢随地大小便,时不时“pia-ta”一声拉下一泡屎。更让人郁闷的是,放鹰人只顾起吃粑粑,或与人唾沫四溅地吹牛,哪里顾得上清理自家宠物的劳什子。清理鹰屎的光荣任务,自然就落到了赵嘉红身上。

“这老鹰屎,怕是世界上最难清理的屎了,用牛皮纸都擦不掉,还得用水清理。”忆起往事,赵嘉红笑了。曾经让她倍感头疼的事情,经过岁月的洗刷,如今也成为了让她莞尔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老人哪怕不买粑粑,每天都要拿个喝茶的口缸来粑粑铺报到,边喝着店里免费提供的茶水,边听铺子里的人海吹。但是,天天占着人家的铺子,还喝着免费的茶水,终归是有些不好意思的,于是在忙碌的时候,很多老人便会主动帮赵嘉红她们添加柴火,或者帮着收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丽江文化名人周孚定(周霖先生的儿子)也是粑粑店的常客,几乎每天都要来店里买粑粑。吃来吃去,吃出了感情,店铺的招牌“丽江粑粑”四个大字,最后便由周孚定先生亲笔题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赵嘉红的记忆里,大约1985、1986年左右,宣科先生也常来粑粑店,但并不是为了买粑粑,“宣科先生只偶尔买,貌似不是很爱吃粑粑。”宣科前来,是和其他几个会演奏纳西古乐的老艺人碰头。那时的宣科,正在筹谋将散落在民间的懂古乐的人召集起来,组建一支纳西古乐队。而不管是宣科先生还是其他古乐艺人,来时每人都会随身带一碗米、一块巴掌大小的肉。大家的生活都不富裕,谁都不好意思一堆人去到别人家蹭饭,这些食材是用来打拼火的,基本就固定在某个住得较近的人家里一起做饭吃。

那时,丽江的旅游还没发展起来,古城里基本是本地人,时不时也会有几个金发碧眼的老外,从粑粑铺门口经过的老外,对杨凤仪和赵嘉红两婆媳做的粑粑甚是惊奇,“这是什么?”“味道怎么样?”这些老外总喜欢操着不纯正的中国话问东问西,杨凤仪的汉话讲得没有赵嘉红好,赵嘉红便会用纳普耐心给他们解释。让赵嘉红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一个女老外一口气吃了两个油炸粑粑,“粑粑分量很足,有些人一个都吃不掉,没想到她一个女的一下子吃了两个,说是比她们的披萨还好吃,看来是很喜欢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日里,古城的街巷都是熟悉的面孔,但每到正月十五,随着棒棒会在丽江古城举行,丽江各地以及丽江周边大理、迪庆等地的人也纷纷来赶会,一时间,古城里热闹异常,尤其是官门口,因为有“巴黎圣母院”这条商业街,更是人潮人海。每年这个时候,赵嘉红的粑粑铺也是生意最红火的时候,“大理、鹤庆人最喜欢买我的粑粑,一买就是好几个。”

那时,车马很慢,古城的一幕幕,粑粑铺里、铺外的一天天,如今都成了旧日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1年,看婆婆年事已高,赵嘉红不忍她再操劳,便让婆婆回家养老,自己开始独立经营粑粑铺。

1994年,由于铺面租金上涨,赵嘉红将粑粑铺搬到了古城七一街崇文巷,她租的铺面,正好是古城杀猪能手和崇合奶奶家的铺子。与原来官门口的铺面相比,新租的铺子面积不大,只有10多平米,但因为打出了名声,哪怕搬了新址,生意照常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赵嘉红没想到的是,1990年代初期,拿着摄影机来粑粑铺里东拍西拍的那一伙人,让她做的粑粑走出丽江,走向了世界。

“那天,有几个人(其中有老外)拿着摄影机说是要在我的铺子里拍点东西,我也没在意,拍就拍吧,我照常该做什么做什么。他们一会儿拍我做粑粑,一会儿又对着铺子里的柴火拍,当时我还嘀咕,‘一堆木柴有什么好拍的’,现在想来,拍柴火人家是想体现原生态。过了几年,我才知道当天拍的就是《云之南》这个片子。”如今想来,赵嘉红还有点遗憾当时没跟摄影师要照片纪念一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之南》纪录片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之南》纪录片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之南》纪录片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到本世纪初,随着旅游的发展,丽江这座西南小镇越来越广为人知,来丽江拍摄的摄制组也多了起来。

除了《云之南》摄制组,赵嘉红的粑粑铺还被来自台湾、湖南等地的摄制组拍摄过。“有人跟我说,这些摄制组是要出广告费才请得动的,人家愿意免费给你拍,真的是幸运了。幸不幸运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老老实实打好我的粑粑,只有粑粑的味道不变,才是真的。”所以,每每有摄制组来,赵嘉红都淡然处之,从不会刻意去做什么。

直到有一天,一个在湖南工作的亲戚回到丽江,跟赵嘉红说起在湖南电视台的一个栏目里看到在放她的粑粑铺,勾起了无尽的乡愁,赵嘉红这才体会到,原来宣传的作用还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3年,七一街铺子的租金涨价,赵嘉红跟婆婆和丈夫一合计,决定不再租铺面,干脆回桑吉家中,一面做一面卖。

2013年,丽江旅游发展如日中天,古城桑吉村的很多人纷纷将房子出租,搬出了古城。和村里很多人一样,赵嘉红也将房子租出去,搬到了祥和领域。此后,她不再开铺子,就在家里按订单做,买家回头客居多。

2015年,婆婆杨凤仪去世,享年84岁。自此,家中会做丽江粑粑的,只剩赵嘉红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赵嘉红从不在意宣传,但凭着传统且精湛的手艺,她先后被评为古城区、丽江市制作丽江粑粑的非遗传承人。2019年,更是被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丽江粑粑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这些年,几乎每年赵嘉红都会受丽江市文旅局、丽江市商务局之邀,去昆明参加云南省旅交会、南博会、美食博览会等展会,展示制作丽江粑粑的技艺。

而几乎每次去,赵嘉红丽江粑粑展位往往是最热闹最受欢迎的,排队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有一次一位老婆婆来买粑粑,排队的人太多,老婆婆说能不能先卖给她。一个排在前面的小姑娘看婆婆年纪大了,主动让位,可后面的人不依,生怕老婆婆买得多他们排在后面的就买不到了。”赵嘉红笑道,她的粑粑,在这些展会上,几乎都到了靠“抢”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我们去参加展会,很多人只知道喜洲粑粑,对丽江粑粑没有概念。”因此,赵嘉红也想在展会上多卖几个,让更多的人品尝到丽江粑粑的味道。可惜制作丽江粑粑,揉面是一门技术活,揉的时间要刚刚好。特别是每逢展会,都在夏天,天气热,揉早了面会发酸,所以不能大量地揉,只能现揉现做,且现做现卖口感最好,因此赵嘉红哪怕心有余但现实条件也不允许。

为了能在展会上体现最正宗的粑粑,制作粑粑的面粉和水,都是从丽江拉上去的。“面粉用的是丽江本地产的麦面,制作丽江粑粑对水的要求比较高,丽江的水碱性重,最适合做粑粑,所以必须用丽江的玉泉水。”而赵嘉红的这些做法,源自婆婆的经验总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2年,婆婆杨凤仪和饮食服务公司的几名同事一起,被派去参加昆明的一个展会。当时,饮食公司租了一辆车,一群身穿纳西服、头戴“谷姿”(纳西妇女帽子)的纳西妇女浩浩荡荡杀往昆明,大家跃跃欲试以期让丽江粑粑在昆明一炮打响。可惜,她们做出来的粑粑却没有如预期般一炮打响,因为没有在丽江做的那个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奇怪了,面粉用的是一样的面粉,佐料没变,制作手法也没变,怎么味道就变了?一群纳西妇女研究了一天一夜后,终于参悟了其中奥妙:水的原因。做丽江粑粑,一定要用碱性大的玉泉水,用昆明或其他地方的水都不行。后来,杨凤仪将这个“秘密”告诉了儿媳赵嘉红。

也因此,赵嘉红牢记婆婆的这一经验教训,此后每次参展,面粉和水都一定要从丽江拉上去。

食材加上路途中的舟车成本,丽江粑粑的制作成本也增加了。展会组委会让赵嘉红一个粑粑卖20元,但赵嘉红每次只按成本价卖。“我来参加展会又不是来赚钱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吃到纳西粑粑,收回成本就可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于1959年的赵嘉红今年65岁了,从1985年到现在,她做了近40年的丽江粑粑。此间,不是没有机会从事其他工作,但她就喜欢做这份自由的工作。而且越到后面,随着会做丽江粑粑的人越来越少,做丽江粑粑对赵嘉红而言,已经不止是一门营生,更是一份责任。

“现在市场上卖的丽江粑粑,很多都不正宗。正宗的丽江粑粑揉面时不能添加发粉这些,但很多人为图快,用的是发面,吃出来就没有那种酥脆的感觉。做千层油炸粑粑时,面如果揉擀到位,是可以很长地拉开的,但是现在很多人做起来拉都拉不开,最终就成不了千层。另外,咸粑粑里放的油渣和火腿,也不知道正不正宗。”每每看到有的人打着丽江粑粑的名头卖着不正宗的粑粑,口感也不行,赵嘉红就心痛不已,“很多人都是在做游客生意,反正只是一锤子买卖,所以只要卖出去,食材、口感这些都不去管。但是再这样搞下去,丽江粑粑的名声就要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己老了,再干几年也干不动了,那丽江粑粑怎么办?虽然当下能制作正宗丽江粑粑的人还有一些,但数量已不多,而且自己身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如何将自己的手艺传承下去?这是赵嘉红这两年开始考虑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四月,在上山捡蕨菜时,赵嘉红不慎摔伤了腿,长达几个月的时间没法站立,可粑粑订单却依然每天都有。为了不让大家失望,赵嘉红开始指导着大女儿李彦芸来制作粑粑。

事实上,从小在奶奶和妈妈的粑粑铺里长大,李彦芸对做丽江粑粑并不陌生。小时候,在古城的铺子里,李彦芸总是很好奇简单的食材是怎么制作出那么好吃的粑粑的,放学回到铺子里,李彦芸帮长辈在灶台里添加柴火的间隙,总会研究奶奶和妈妈是怎么做粑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耳濡目染,加上母亲的指导,李彦芸很快上手了。“现在她做的粑粑,不管是外观还是口感,跟我做的基本差不多了。”经过几个月的历练,赵嘉红如此评价女儿的手艺。而在她们家订了很多年粑粑的本地人,也几乎吃不出母女俩做的粑粑味道有什么不同。

李彦芸此前在保险公司上班,后来生了二孩后便辞职在家照顾孩子。这次母亲腿摔伤,之前只是帮妈妈做辅助工作的她被推到了做粑粑一线,也让她萌生了以后传承妈妈的手艺,将丽江粑粑持续做下去的念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彦芸今年38岁,或许是受家庭的影响,在这个80后身上有一股浓浓的传统味。李彦芸说,回忆是那么美好,但是随着丽江名气越来越大了,如今,很多纯粹的东西也在慢慢消逝,就像别人说的,灵魂没有了。自己身为纳西族,身为这片土地的土著,感觉很痛心。“我们一个平凡人能做什么,那就是守护属于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化、饮食。我们家祖辈就在做民族饮食,我身在这个家,就有义务挑起这个担子,将这门技艺、这种文化延续下去。可能改变不了丽江的商业化进程或者说是丽江的变化,但至少还因为有像我们这样一些人的存在,能让原本属于这个城市的一些东西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这份信念,李彦芸和母亲便在祥和公馆租了个铺面,重新又挂起了之前挂了近40年的“丽江粑粑”这一牌匾。现在每天,母女俩一起做粑粑,卖粑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0年,面粉从之前凭购粮本购买到后来市场放开,从一开始的几毛钱一斤到现在的4元一斤;粑粑价格从1.6元一个到后来的2.5元到6元到现在的9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变化的是价格,不变的是食材:放在粑粑里的红糖是最好的纯红糖,油渣自己炼,火腿自己腌,用来腌制火腿的猪肉,也一定要在知根知底的那一家买。“原材料只有自己动手才放心。”李彦芸说,妈妈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不喜欢将就,做什么事情,都要“以老以实”。当然,这一点,也是妈妈身上最让李彦芸敬佩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李彦芸在传承母亲手艺的基础上,对丽江粑粑也做了创新。甜粑粑除了原本只有红糖一种外,新增了玫瑰口味和桂花口味,根据消费者口味一点点尝试创新。而且,粑粑的包装也从原本的牛皮纸包裹,到现在有了真空包装,就连瑞士都空运过去了。“现在,我除了不会腌制火腿外,其他的技术倒都从妈妈那里学会了。”李彦芸笑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择一事,终一生。一年又一年,40年就这么过去了,做了一辈子丽江粑粑的赵嘉红,用手工的温度,用温暖忙碌的生活,留住了古城味道,以及关于古城那一份难舍的记忆。并且,这份记忆,将通过她的女儿、女儿的女儿,一代一代传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