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这其实是一个误解。
武侠剧里,主角们动不动就闯荡江湖,去江湖历练,仿佛我们今天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样。
但武侠小说中的江湖,却并不是每个时代都有的。
历史上很多朝代,比如汉、唐、明,都没能造就一个生机勃勃的江湖世界。
江湖的最大特点便是流动性,即允许人口的自由流动,否则怎么走江湖?
秦汉至隋唐,就有限制流动性、禁止人口自由流动的社会制度,叫“过所”。简单来说,就是人们不能私自出远门。实在要出远门的,要先跟有关部门申请一张“过所”,要说清楚你出门干嘛、去多久、什么时候回来、你不在的时候谁给你承担赋役等等。基层单位逐级上报,签字批准,“过所”才能拿到手。
“过所”上会注明持有人的姓名、身份、年龄、所携带随员的身份与人数、所携带财物数目、往返的地点,等等。政府会在各个关卡勘验,没有携带“过所”出关的人,会被问罪。
我们想象一下 :盛唐之时,有一位任侠的少年,想出远门当游侠、闯荡江湖,不想刚经过某州的关禁,就遇到官府检查“过所”,任侠的人哪里有什么“过所”,所以立即被抓起来。还闯荡个啥的江湖?就算躲过了关卡的盘查,入夜之后,想要找个酒店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却发现整个城市的酒店都歇业了,根本没什么夜市,你只能待在客栈里,洗洗睡。如果想溜到大街上逛逛,很可能就会被巡夜的兵丁捉住,痛打二十大板。
但是这种通行证到宋代几乎就见不到了。宋代只有类似身份证一样的东西,走州过县都是自由的。
而且宋代的坊市制完全解体,人们沿河设市,临街开铺,到处都是繁华而杂乱的商业街。宵禁也没有了。
于是,江湖就形成了。宋代为江湖人士创造了生存的空间,不管是“月黑风高杀人夜”,还是“夜
深灯火上樊楼”,江湖中适合在夜晚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在宋代实现。
而金庸明确以明代为背景的,只有一部《碧血剑》。明代这个充斥着锦衣卫和西厂东厂公公的时代简直可怕,根本不适合江湖侠客与绿林好汉生存。
朱元璋亲自颁布法令,要求士农工商四民都必须固守本业,农民老老实实待在农田上,不可脱离农业生产。想弃耕从商?那是必须禁止的,只准在农隙之时卖点土特产;而且,农民也不准脱离原籍地,平日里,每天的活动范围都应该控制在一里之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邻里之间要彼此知晓作息安排;就算碰上饥荒,逃荒外出,官府也有责任将他们遣送回原籍 ;从事医卜之人,也不得远游,他们的出入作息,乡邻也要知晓。
实在需要出门的,就跟汉唐一样,办个“路引”。擅自出远门,后果很严重,轻则打板子,重则充军、处死。
怎么样治理那些游手好闲的人呢?朱元璋在南京修建了一座“逍遥楼”,命令官兵凡看到市井中有下棋的、养禽鸟的、游手游食的,都抓起来,关入逍遥楼,让他逍遥个够,活活饿死。在京的官兵,如果有学唱曲的,割了舌头,下棋的,斩断手 ;踢球的,砍断脚 ;做买卖的,发配边恶地方充军。
好可怕!如此井然有序的中世纪社会,还有哪一个人敢出去闯荡江湖?
本文摘自《金庸细读:一部严肃的古代社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