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秋夜,银辉洒满大地,世界沉浸于柔和梦境。微风穿窗,携凉意驱暑,留宁静惬意。窗前,人伴书卷,承载智者智慧。月光透隙,轻抚书页,字句镀银,跃动旋转,穿越时空。静文活现,绘生动图景,述动人故事,引人遨游知识之海,沉醉不已。

婵娟明月,是中秋佳节的象征,而一本好书,也能照亮你的心灵世界。在这个月圆之夜,除了吃月饼赏月,不如趁着月色,选一本好书,来一场文学之旅,换个角度领略中秋风情!

在这个团圆佳节,书籍成为了人们心灵的伴侣,月光则如同一位慈祥的守护者,静静地陪伴在侧。今天《思维品书》为读者朋友们带来了5本好书,让你读懂中秋,度过温暖团圆的秋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间有味》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在汪曾祺的文字里,生活是很有意思,有滋有味的。在他的笔下,简单的一茶一饭,一人一事,都洋溢着情趣。汪曾祺先生说自己是很爱逛菜市场的。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人间有味》前两辑尽写吃食,譬如:《昆明的吃食》中,写到过桥米线·汽锅鸡,干巴菌、牛肝菌、青头菌,护国路白汤羊肉,玉溪街蒸菜,葱油饼、锅贴、片儿汤,火腿月饼、酥皮包子,玉麦粑粑,洋芋粑粑,摩登粑粑;

《五味》中说到山西人能吃醋,辽宁人爱酸菜白肉火锅,北京人吃羊肉酸菜汤下杂面,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南方爱吃甜,四川人口味偏爱麻辣等让人不由在心中勾画起一张美食地图;

《故乡的食物》中,写到炒米和焦屑,淌着红油的鸭蛋,咸菜慈姑汤,各种河鲜、野味和田间地头的野菜;

《食道旧寻》中写老舍先生的好客、沈从文经常吃米线,陶重华、吴宓、张宗和、孙凤竹、崔芝兰、沈有鼎、吴征镒诸先生在牛肉面馆的定期聚会;写冰西瓜的技巧,写豆腐的各种做法……让人不由觉得垂涎三尺,美味藏在街巷和普通人的厨房里。

后两辑写亲情、友情、街巷之情和乡情,充满着浓浓的回忆。那种淡泊、洒脱、释然的心境透过纸被,直抵人心。

《人间有味》是汪曾祺写美食与爱的经典散文集,在他的文字里,生活是很有意思,有滋有味的。在他的笔下,简单的一茶一饭,一人一事,都洋溢着情趣。汪曾祺先生说自己是很爱逛菜市场的。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地上的家乡》

作者:刘亮程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这里的岁月清晰可数,让你活得如此明白、如此清静。我在这个村庄,一岁一岁感受自己的年龄,也在悉心感受天地间万物的兴盛与衰老。我在自己逐渐变得昏花的眼睛中,看到身边树叶在老,屋檐的雨滴在老,虫子在老,天上的云朵在老,刮过山谷的风声也显出苍老,这是与万物终老一处的大地上的家乡。”

菜籽沟村堆满了故事:鸡鸣中醒来,日出而作,且耕且读,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看树上开会的乌鸦,等一只老鼠老死,做梦的气味被一只狗闻见;想象开满窗户的山坡,关心粮食和收成,在一棵大树下慢慢变老。这些飘在空中被人视若寻常而熟视无睹的故事,都是他的生活大事。

世界也是一个更大的菜籽沟村。远路上的新疆饭慰藉的是旅人疲惫的身心;一条长达三百多公里的牛羊转场道路,每年有数百万牲畜浩浩荡荡行走其间,绵延数千年;藉藉无闻的老人,一生中所有的礼仪,似乎都是为樶后盛大的葬礼所做的预演……心安即是归处,花开花落,死生忙碌,我们樶终都会活成自己的家乡。

重新认领家乡:“我们都注定是要失去家乡的人”,心安即归处,每个人樶终都会活成自己的家乡 在刘亮程看来,我们都注定是要失去家乡的人,当以前的村庄不能再回去,家乡只是破碎地残存于大地上那些像家乡的地方。“菜籽沟便是这样一个我能在恍惚间认作家乡的村庄,她保留了太多我小时候的村庄记忆。” 每个人的家乡都在累累尘埃中,需要我们去找寻认领。“我四处奔波时,家乡也在流浪。年轻时,或许父母就是家乡。当他们归入祖先的厚土,我便成了自己和子孙的家乡。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家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礼俗之美:丰子恺岁时书》

作者:丰子恺

出版社:长江出版社

传统的习俗节日是生活中十分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也是我们情感的纽带、信念的支撑。合家团圆、相爱相守、缅怀故人、爱国思乡......不同的节日中包含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情绪,它已然成为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符号。

本书是著名文学、艺术大师丰子恺先生以传统节日习俗为主题的散文、漫画精品集,收录与元旦、上元、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相关的精彩佳作,图文相得益彰。

丰子恺先生用通俗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趣味成长故事,让我们得益于传统文化的滋养,遇见传统节日之美。

年已经过了!父亲派工人送叶心哥哥归家。我们送他出了门,各自去睡觉。我梦到『美意延年』的画境里,在那松下海边盘桓了多时。醒来时,元旦的初阳已照在我的床上了。

华明在庭中的雪地里小便,他父亲——华先生——罚他在家里读书。弟弟同情于华明的受罚,早就对我说,想和我一同去望望他。但他因为那天冒雪到外婆家走了一趟,得了重伤风,母亲不许他出门。今天他好全了,才同我去看华明。

我们出门时,母亲吩咐我说:“逢春,今天是阴历元旦。虽然阴历已被废了(注:曾一度废除阴历,提倡阳历。),但我们乡下旧习未除。倘使华先生家正在招待贺年的客人,你们应该早早告辞,不要也在那里扰闹他们。”我答应了,就同弟弟出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月亮全书》

作者:【英】比尔·莱瑟巴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我们都会在中秋来临之际抬头望一望月,对于月亮,除了嫦娥奔月,还有诸多关于它的故事、历史。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人类对月球的观测历程,不仅揭示了月球的历史,讲解了其诞生、形成及构造,还展示了人类对月球探索的各个阶段及研究成果,包含近百张来自NASA等机构的图像,并对想要亲自观察月球的读者提出了实用的建议。丰富的史实、宏大的叙事、过硬的知识、精美的图像,人类月球探索伟大瞬间全记录,带领你全面而充分地认识我们的月球。

无论是业余的天文爱好者、的天文学家,还是对太空中离我们最近的邻居感兴趣的人,都可以把月球当做抬脚即达的踏板,去往更远目的地探索性:大咖讲解月球的前世今生探寻从古典时期到太空时代人类对月球认知的发展历程。

你将看到在月球的观测历史长河中,伽利略、朗格伦、赫歇尔、威尔金斯等个人观测者、绘图师、地质学家、理论学家以及探测器是如何在月球科学这幅锦绣长卷中各自编织出自己独特的一针一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风月同天》

作者:侯印国

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

中华文明的起源,并非一地一端,而是“八方雄起”,这些如群星一样的文明,经过交融合流,终都依附于同一个主流,形成我们独特的文明。

中华文化漫长的演变过程经历着纵横两个尺度的文化交融,横向是各类外来思潮的影响,本书关注的重点则是纵向的历程,即中国古代文化变迁中的文化融合与碰撞问题,涉及主题从与人们生活相关的饮食(火锅、月饼、螃蟹)、服饰(秋裤)、社会生活(厕所、垃圾、快递、追星、阅兵、抗疫)到节庆(春节、清明节)、习俗、信仰(灶神、哪吒、玉兔)等。本书不同于那种宏大的叙事,而是着眼于古人生活日常,选择从文化变迁的细节来观照历史,这种边缘文化史为思考当下社会文化碰撞提供了一个别样的切口。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极具特色,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的规模远超历代。在经济与文化的广泛交流合作中,也不乏文明冲突、新文明冲突的论调。只要打开朋友圈,就会发现这种论争绝不仅仅是学者和思想家之间的纸上战争,也深刻地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如何看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被视为划分一个人思想倾向的重要指标。

在当前中国社会,文化的交融有纵横两个尺度,从横向来说,是其他地域外来思潮的影响,这一方面,很多学者有非常深刻的论述,中国文化发展本身也融合了不少其他地域的文化,佛教的中国化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就是一个突出的案例。当前社会如何看待外来思潮,已经有不少学者有多种形式的精彩讨论。本书关注的重点是纵向的历程,即中国古代文化变迁中的文化融合与碰撞问题。我选择了两个少人问津的细节领域,展示中国文化发展的两个切面。

思维品书